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免疫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尼罗罗非鱼抗TNP特异性IgM,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bl/c小鼠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 免疫的小鼠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筛选获得两株抗IgM重链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3B3和9D12. 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3B3和9D12在1 mg/mL浓度下其抗体效价分别为740,741和359,712 units/mL. 利用制备的单抗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发现,膜结合型IgM位于B细胞膜表面(IgM+ B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尼罗罗非鱼IgM+ B细胞的免疫组织分布,发现IgM+ B细胞分布存在组织差异性,其中在外周血(PBL)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7.6%,其次是脾脏(SPL),占百分比33.7%,头肾(AK)占比例约为23.9%,而后肾(PK)占比例约为20%. IgM+ B细胞荧光微球的吞噬能力分析发现,IgM+ B细胞对0.5 m的荧光微球吞噬能力强于1 m. 另外,IgM+ B细胞的吞噬能力存在免疫组织差异性,其中对于0.5 m荧光微球的吞噬,PBL明显高于其他组织,而AK IgM+ B细胞对1 m荧光微球的吞噬能力最强. 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制备了鼠抗尼罗罗非鱼IgM单抗工具,并利用其IgM单抗发现IgM+ B细胞具有吞噬能力且其吞噬能力存在组织差异性,表明IgM+ B细胞在先天性免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不同有机酸-低温乙醇纯化腹水,确定纯化效果最好的有机酸为正己酸,纯化的IgM纯度可达95%,收率将近90%;用正己酸沉庭法配合低温乙醇沉淀法分别纯化不同抗原免疫的三种IgM型单抗,对多数IgM类抗体纯度可达到85%以上,IgM回收卒大于85%,表明这种纯化方法适用于多数IgM类单抗的纯化;用硫酸铵沉淀法及正己酸-低温乙醇沉淀法纯化相同的抗体,对活性都不影响,但正己酸-低温乙醇沉淀法纯化的抗体纯度远高于硫酸铵沉淀法、因此正己酸-低温乙醇沉淀法是一种简单、快速、温和的从小鼠腹水中纯化IgM方法,可满足一般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抗体是动物有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具有抵抗外源物质侵袭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大分子糖蛋白,是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较多的物质,研究与应用都要求较高的纯度和生物活性,这对此类物质的分离纯化提出了很高要求.文章以IgG和IgM为目标抗体,重点阐述了其纯化技术,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优化条件及优缺点,以期为今后分离纯化IgG和IgM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使用辛酸沉淀-凝胶过滤法提取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并通过其纯度鉴定等探讨提纯效果.通过辛酸沉淀法粗提免疫球蛋白,再结合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法纯化获得IgM,利用SDS-PAGE电泳法和AlphaEaseFC凝胶成像分析软件测定其分子量和纯度、Bradford法测定提取蛋白浓度并计算其得率.结果显示辛酸粗提能够去除大部分杂蛋白,凝胶过滤获得两个洗脱峰,其中第一峰通过电泳鉴定含有IgM,纯度63.8%,得率1.28 mg/ml血清.利用辛酸沉淀-凝胶过滤法能够获取纯度和得率都较高的IgM,纯度可满足普通要求的实验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gM类HBsAg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宣宪  王之英 《江西科学》1991,9(2):107-112
以羊IgG抗人IgM为包被抗体,以HRP-抗HBs为指示抗体,建立了一种较简便的检测IgM类HBsAg免疫复合物的捕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实验证明,该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用本法对乙型肝炎的6种临床类型检测表明,IgM类HBsAg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与临床类型有关.其阳性率在无症状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重症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分别为3.2%、36.7%、28.6%、54.4%、55.6%和61.2%.同时还发现,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IgM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有较强的激活补体作用,提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下降与IgM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激活和消耗补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吸附免疫分析法调查了温度对虹鳟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和皮质醇的影响,同时也调查了在温度变化的条件下固醇类激素对血浆IgM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血浆中IgM和皮质醇的浓度是温度依赖型的,即高温时它们的浓度升高,反之低温时它们的浓度降低;(2)伴随着温度变化,皮质醇和睾丸酮都抑制血浆IgM的水平;(3)低温时在饲料中添加皮质醇能提高这种鱼的死亡率,这些结果说明,提高血中性激素水平或降低水温,都能降低免疫能力,因此当水温急剧下降时,应尽量避免剧烈地刺激鱼类,防止皮质醇水平的突然升高,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2010—2011年宾川县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宾川县麻疹有效接种率状况,为预防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10-2011年麻疹IgM抗体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宾川县2010-2011年共检测麻疹血液标本781人份,其中麻疹IgM抗体阳生率95.51%,7~10岁组阳性率最高达96.36%,0~1岁组阳性率最低为94.56%。结论:宾川县近年来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成效明显,人群麻疹IgM抗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下一步要继续抓好麻疹基础免疫接种工作,注重接种质量和效果,消除人群免疫空白,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经典免疫学理论有2个基本模式阐述抗体免疫反应的发展和功能:(1)亲和力成熟依赖于机体本身的和通过突变形成的高亲和力抗体的抗原驱动选择过程;(2)抗体的生物效应功能是由抗体的类型所决定的.最近研究发现硬骨鱼的免疫系统通过调控结合抗原的亲和力大小来改变分泌的IgM抗体同质异构体结构的比例,从而影响其抗体在血清中的半衰期.这种独特性质的发现是对经典免疫学理论的补充和扩展.文章概述了硬骨鱼IgM抗体结构和功能的亲和力驱动调节,并介绍维持体液免疫记忆的长寿命浆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的性质以及抗体分泌细胞(如原浆细胞、浆细胞)在体液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了解硬骨鱼IgM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不同分化阶段B细胞维持体液免疫反应的机制,将有利于探索构建硬骨鱼免疫评价体系,并为高效的渔用疫苗开发和疫苗效果精确性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探索了三种物质对IgM抗体中和能力,选取5例0型孕妇产前检查标本,分别采用唾液、DTT、2-Me三种物质中和IgM抗体,检测IgG抗体效价。5例孕妇血清经唾液中和,测得IgG效价分别为抗A:0;抗B:0;抗A:1:2;抗B:0;抗A:0抗B:0;抗A:0;抗B:0;抗A:0;抗B:0。采用DTT中和后测得IgG效价分别为抗A:1:8;抗B:1:16;抗A:16;抗B:1:16;抗A:1:16;抗B:1:8;抗A:1:8;抗B:1:8;抗A:1:16;抗B:1:16。采用2-Me中和后测得IgG效价分别为抗A:1:2;抗B:1:64;抗A:1:128;抗B:1:4;抗A:1:32;抗B:1:128;抗A:1:16;抗B:1:32;抗A:1:64;抗B:1:32。结果表明唾液型物质不仅中和IgM抗体,而且中和部分IgG抗体,DTT对IgM抗体中和能力较差。2-Me对IgM抗体中和能力较强,而且对IgG抗体破坏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制备针对EGFRvⅢ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在实验中利用耦联了血蓝蛋白的EGFRvⅢ特异性的PEP3合成短肽进行动物免疫,制备抗血清;构建了pET30a/E33XI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了融合蛋白His-E33(EGFRvⅢ的部分胞外区);以此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制备了抗体纯化柱,通过柱上纯化的方法从抗血清中提取针对EGFRvⅢ的特异性抗体.利用U87、U251、HeLa和HEK-293细胞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来检验抗体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兔抗鸭IgM和5.7S IgG血清,以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北京鸭腔上囊中B淋巴细胞的分化,得到以下结果:(1)B淋巴细胞表面和胞质免疫球蛋白出现的时间:胚胎11天,CIgM;胚胎15天SIgM;胚胎18天 SIgG;胚胎21天CIgG。(2)B淋巴细胞分化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胚胎11~15天),CIgM~+淋巴干细胞分化为SIgM~+前淋巴母细胞;第2阶段(胚胎15~21天),SIgM~+前淋巴母细胞分化为SIgM~+、SIgG~+淋巴母细胞;第3阶段(胚胎21~28天孵出),SIgG~+淋巴母细胞分化为中、小淋巴细胞,并开始从腔上囊迁出。(3)北京鸭腔囊中B淋巴细胞分化过程与鸡具有平行的时间关系。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Ionexchangeisthemostfrequentlyusedchromatographictechniqueforthe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ofchargedbiomolecules ,especiallywhereasmallamountofproteinistobeextractedfromalargevolume[1 3] .Gelfiltrationisatechniquethatcannotonlyseparateproteins ,…  相似文献   

13.
北京鸭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分离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氯仿—乙醇分级分离,丙酮沉淀以及DE-32纤维素柱层析的方法,从北京鸭红细胞中分离得到纯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4升鸭血红细胞的SOD制品总活力为375,400u,比活力为13,410u/mg蛋白,回收率为64%。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制品呈淡蓝绿色,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58nm。测得该酶分子量为32,000,亚基分子量为16,000。该酶亚基由1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不含色氨酸,并测得它的N—末端氨基酸为丙氨酸。  相似文献   

14.
用Blue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的甲鱼LDH_5、甲鱼LDH_1和北京鸭LDH_5,进行比较研究。从分子量、等电点、氨基酸组成、平均摩尔差异百分比及在BlueSepharose·CL·6B层析柱上洗脱特性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个不同纲的动物(甲鱼和北京鸭)的LDH_5的A亚基之间的差异大于同一种动物的LDH_5的A亚基和B亚基之间的差异,并说明不同纲的动物LDH_5之间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鸭26日胚、胚后3周龄、7周龄、10周龄、12周龄和16周龄的腔上囊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北京鸭26日胚、胚后3周龄和12周龄是腔上囊及其淋巴上皮滤泡发育的3个代表性阶段。26日胚腔上囊组织结构已基本发育成熟。胚后3周龄腔上囊进入发育高峰。胚后12周龄腔上囊出现退化。综合分析光镜和电镜的观察结果,以及不同分化阶段淋巴细胞的数量统计,表明胚胎后期及胚后腔上囊发育过程中,分化早期的前淋巴母细胞和淋巴母细胞在细胞群中的优势逐渐被分化晚期的中淋巴细胞和分化成熟的小淋巴细胞的优势所代替。  相似文献   

16.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ephadex G50、CM-Cellulose 32柱层析,从中华眼镜蛇中分离出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er,NGF)。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法证明所得以的NGF为单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10^4。经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测得NGF等电点PI约为7.0左右。经HPLC及电泳图像分析系统测得纯度为98%。此NGF等8d鸡胚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