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研究了Na2CO3/HPAM复合驱介质中溶解氧,以及由碳钢腐蚀产生的Fe^2+和Fe^3+等对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降解及粘度变化的影响,并讨论了其作用机制,发现在无氧气氛下腐蚀所产生的Fe^2+对HPAM的粘度变化影响不大,而在曝氧环境中,由于Fe^2+自动氧化成Fe^3+产生了,OH自由基,使HPAM主链断裂而降解,粘度下降很大,降解后的HPAM分子链由于Fe^3+的交联作用而沉降。  相似文献   

2.
一株多环芳烃降解菌在焦化废水降解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提高焦化废水的生物降解率,以萘普惟一碳源分离出1株细菌CN3d。降解萘、吡啶、菲、芘时,其降解率分别达到93.0%、90.0%、99.0%和72.5%。纯培养的CN3d对焦化废水的降解率为33.6%,将其投加于活性污泥,降解率达到51.8%。鉴定CN3d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将葡萄糖和FeCl3加入改良污泥,焦化废水的最大降解率达到55.0%,这时若将焦化废水稀释至原浓度的1/2,降解率可达70.2%。试验结果表明,CN3d对焦化废水有降解潜力,改善降解条件有利于提高投菌法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3.
掺杂金属离子对α—FeOOH的形态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EM、HREM、DTA和XRD等表征方法,研究了掺杂Ni^2+、Cr^3+、La^3+和Ce^3+四种金属阳离子对α-FeOOH粒子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掺杂Ni^2+和Cr^3+可明显提高α-FeOOH粒子的轴比,而掺杂La^3+和Ce^3+则不能;Ni^2+、La^3+和Ce^3+亦可抑制α-FeOOH枝叉的形成。研制发现,杂质离子改变了铁黄表面和本体结构,且提高铁黄粒子轴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黑加仑色素可见光谱变化的分析,研究了Na^+、Mg^2+、Ca^2+、Fe^3+、Al^3+等金属离子对黑加仑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a^2+可使黑加仑色素吸光度略有提高,有稳定作用;Cu^2+可使黑加仑色素吸光度略有降低,可能是黑加仑色素不稳定因素之一;Al^3+、Fe^3+可使黑加仑色素色调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红热钒渣吹氧氧化仅10min左右,经碱浸压煮提钒,钒浸出率可达90%以上。吹氧过程中,增添CaO,控制合适MgO与钒渣的重量比,减小供氧速率,可获得高的CFe^3+/CFe^2+。碱浸时,钒浸出率主要随CFe^3+/CFe^2+的增大而升高,保温时间、浸出温度、Na2CO3和NaOH的加入比,渣水质量比对钒浸出率都有影响,碱浸压煮时充氧和水洗残渣也可以提高钒的总浸出率。  相似文献   

6.
用穆斯堡尔谱研究研究了在不氧,不净化的通常环境中在80℃下Fe^2++Fe^3++OH^-体系的反应产物,发现加入添加剂的或添加剂+联氨的Fe^2++Fe^3++OH^-体系能够一步得到高纯的单一Fe3-wO4产物,文中还讨论了的反应物对Fe3-wO4合成机制,结构,纯度和产率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Fe^3+,Fe^2+的连续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酸性溶液中,Fe^3+、Fe^2+共存,以磺基水杨酸作指示剂,用EDTA滴定Fe^3+、终点由紫工色突变至亮黄色。然后加入H2O2氧化Fe^3+,继续用EDTA滴定至终点由黄绿色至黄色,实现了Fe^3+、Fe^2+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金属Cu还原Fe^3+的方法,提出了将铜粒填入还原柱中,使含Fe^T3+的待测试样在硫酸介质中,通过铜还原柱,调节呈定的流速,Fe^3+能定量还原为Fe^2+,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滴定定。可测出总铁含量。  相似文献   

9.
投菌法在焦化废水降解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投菌法用于焦化废水降解的效果,从武钢焦化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8个能以萘或吡啶为惟一碳源的优势菌株,对其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和脱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试验了它们对焦化废水的降解效果。结果是CN3,CN4和DB2对焦化废水的降解率分别33.6%,32.3%和26.4%;在活性污泥中投加优势菌株后,降解率分别达到51.8%,49.1%和38.6%,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降解率提高了16.3%,13.6%和3.3%。研究表明,应用投菌法有利于提高焦化废水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离体根和根细胞质膜(PM)为材料,研究了加铁培养和缺铁条件下EDTA-Fe^3+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NR)各自的活性差异,并比较了加入EDTA-Fe^3+和铁氰化物对缺铁和加铁培养的根细胞质膜上NR活性的影响。发现缺铁条件下根细胞PMEDTA-Fe^3+还原酶活性比对照高约15-23%,NR活性比对对照下降17-43%,离体根实验也证明缺陷铁条件下EDTA-Fe^3+还原酶活性高于加铁培养,  相似文献   

11.
利用01-N1~#菌强化处理焦化废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每升 5 g接种量接种 0 1 - N1 # 菌处理焦化废水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处理 96h,其中 COD初始含量在 1 2 0 0 mg/L以下 ,去除率为 90 %以上 .NH3 - N初始含量在 5 90 mg/L以下 ,去除率达到 98% .挥发酚初始含量在 1 70 mg/L以下 ,去除率达到 99% .0 1 - N1 # 菌接种量一般应在每升 5~1 0 g.焦化废水中 COD、NH3 - N和挥发酚初始含量较低时处理效果好 ,含量高时处理效果较差 .COD、NH3 - N和挥发酚含量低时处理时间一般为 2~ 3天 ,其处理效果基本能达到以上指标  相似文献   

12.
微波强化铁屑─焦炭处理活性艳红X-3B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活性艳红X-3B为主要对象,在传统的内电解处理法的基础上,利用微波使铁炭床再生,强化处理染料废水,并初步探讨铁炭内电解和微波强化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铁炭体积比为4:3,铁屑粒径为2-4mm,染液pH为5,反应时间为90min时,处理染料浓度为0.75g/L的染液,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脱色率也达99%。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研究微波对铁炭床的强化作用,结果显示原始的铁炭床可以重复使用4次以上,当处理效果有明显下降时,利用微波再生铁炭床2min,处理效果恢复,且还可继续使用两次,再次再生,铁炭仍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微波不仅加强了铁炭床的处理效果,还延长了铁炭床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3.
对焦化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将原清水池改成生化总出水池,老二沉池改造成清水池,粗苯换热器出水接至改造后的老二沉池,改造好氧池消泡喷头,接通至熄焦池的污泥管道,将二沉池中过多的污泥一次性排至熄焦池。改造后焦化废水70%用于好氧池消泡,30%用于焦化炼焦车间熄焦,实现焦化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4.
均相和非均相Fenton型催化剂催化氧化含酚废水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研究了均相和非均相Penton型催化剂催化氧化含酚废水.对均相催化氧化反应进行正交试验和单因数试验,确定其氧化降解特定废水的最优化条件.在Fenton反应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Fe^3 在均相和非均相条件下的催化氧化机理;制备了Fe^3 /人造沸石和Fe^3 /活性炭催化剂;进行了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高浓度含酚废水的试验;比较了均相和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均相反应能大大提高苯酚降解率,使用Fe^3 /活性炭为催化剂时可使苯酚的降解率达到93.02%.  相似文献   

15.
A2/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A^2/O^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各构筑物的功能和各构筑物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述评,分析了A^2/O^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缺点,并提出适于处理焦化废水的A^2/O^2工艺。  相似文献   

16.
唐楠  王骁  陈非 《科技资讯》2010,(26):2-4
以人造板厂生产废水为实验对象,探讨利用微电解法处理木质素废水。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微电解是一种有效的处理该类废水的方法,COD去除率可达89.2%。微电解处理时废水的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还有铁炭比和反应时间等。最佳反应条件为:进水pH值在3左右,最终出水pH值调为8~9,温度为室温,铁炭比为1:1(100ml废水用铁量为5g),反应的最适时间为40分钟。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焦化废水脱氰优势菌种和连续进水的固定化生物膜系统,研究了焦化废水中有代表性的难降解污指标—总氰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铁碳微电解法用于模拟染色废水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地研究了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模拟染色废水时影响脱色效果的各因素。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后获得的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时间60min,铁刨花和焦碳之比因染料而异,焦碳粒径为5-10mm,固液比1:10,曝气量4m^3/h,酸性大红和甲基橙的模拟废水在酸性条件下脱色效果较好,碱性紫模拟废水在碱性条件下脱色效果较好,而分散黄模拟废水的脱色效果与体系酸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相还原法在制备Cu2O的前驱体中加入LDH/Fe3O4制备出LDH/Fe3O4@Cu2O复合材料,将其对盐酸四环素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催化剂的投加量、光照强度、pH值和共存离子对LDH/Fe3O4@Cu2O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光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结果表明,制备出的LDH/Fe3O4@Cu2O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与单纯Cu2O相比,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光催化降解的速率和效果.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的最佳条件: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1 g·L-1、光照强度为500 W、pH值为10,对50 mg·L-1盐酸四环素的降解效率达到95.2%.溶液中存在阴离子Cl-和HCO时会降低光催化效率,自由基抑制实验证实光催化过程中·O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