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优质粳稻—豫粳6号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新乡市水稻研究室该品种系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1995年通过省审定命名为豫粳6号。1995年12月获第二届中国农业科技博览会育种项目金奖。该品种属中晚熟粳稻。竖叶直穗高光效。株高中等,茎秆粗壮。分...  相似文献   

2.
马香花 《河南科技》2003,(9X):10-10
我省小麦育种家培育出了一大批小麦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也不断更新,优良的品种必须有合理的栽培技术才能有高产优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九五”以来,我省积极开展优质专用型育种和抗逆性育种,取得重大突破。如在小麦品种方面,先后育成了综合性状优异的高产品种豫麦34、豫麦47等适合加工饼干、蛋糕、面包、面条的优质专用型小麦品种。我省广泛开展生理生化、遗传规律和种质资源创新等农作物育种基础性研究工作,先后采用了诱变育种、太空育种、花药培养、离子束及同位素辐射、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先进的育种手段,促进了育种水平的提高,缩短了品种选育周期,加快了品种选育步伐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沿黄地区夏粳稻高产栽培技术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王书玉郝成张栩薛应征赵新明水稻是我省沿黄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0万亩左右。八十年代以来,该区水稻单产一直徘徊在每亩400-500公斤。近几年随着竖叶高光效品种豫粳6号等的育成,我所开展了水稻...  相似文献   

5.
为了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的抗性基因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的影响,以及小麦对连续一个月寒潮且平均气温突降10℃以上的适应能力,以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6个品种为材料,在四川绵阳进行单播和混播处理,并和当地小麦进行比较分析.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研究了条锈病在单播和混播条件下的发病情况和寒潮对小麦抗病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种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条锈菌的反应型差异显著(P0.05),不同近等基因品种单播和混播的枯芯率差异显著(P0.05),同时,结合当年寒潮的影响,四川小麦品种适应当地异常环境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豫农010豫农010系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和郑州市邙山区种子公司等单位合作选育而成的弱春性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79B1/郑州761//濮阳5号。该品种1991-1992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中的预备试验,在开封农科所亩产...  相似文献   

7.
<正> 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常因环境的不同而异,或高产稳产,或高产而不稳产,或稳产而不高产,也有的既不高产也不稳产。为了对小麦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适应范围进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我省育种工作者运用辐射育种技术,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稳产的小麦、水稻优良品种,为我省农业丰收和辐射育种研究做出了贡献。辐射育种是一种利用各种射线诱发生物遗传变异,有效的、经济的、较新的育种方法,也是原子能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我省从六十年代开始进行农作物辐射育种,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相继培育出小麦、水稻、谷子等许多品种,其中近年来培育成功,并获得省级成果奖或通  相似文献   

9.
小麦耐盐机理及盐碱地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耐盐小麦抵抗盐胁迫是以渗透调节为主的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渗透调节中甜菜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盐胁迫耐盐小麦应该具有相应的结构特征。耐盐小麦生物学性状与形成产量的关系是耐盐小麦育种的理论基础,在生产实践中,选择优良耐盐品种结合覆膜技术使耐盐小麦各种生理指标都得到改善,获得了6600公斤/公顷的高产量。鉴于甜菜碱的独特作用,如果经济成本允许应该考虑耐盐小麦田间甜菜碱施肥。  相似文献   

10.
<正> 豫麦13(郑州891)是当前河南省正在推广的一个小麦优良品种。为了掌握该品种的主要生育特性及其高产潜力,1989~1990年在本院试验地和新郑县七里井村一户的责任田内进行了高产栽培试验。其产量结果是: 新郑县七里井村张荣西责任田,经新郑县小星火办公室实地验收,豫麦13小麦实收面积4.2亩,总产2646公斤,平均亩产630公斤。收获时取点测产(每点6m~2),平均亩产608公斤。陕农7859小麦1.2亩,小区实收亩产392公斤。本院内试验田的豫麦13,因后期严重倒伏,产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小麦所常规室小麦产量试验7年的数据,研究了同一品种不同年份各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主要性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主要性状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气温、降水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比较突出。不同生态类型品种产量要素与产量间的相关差异较大,根据不同生态类型试验品种的特征特性探讨克字号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向,即西部应在保持新克旱九号小麦千粒重的基础上,增加株粒数;东部则应在保持克丰三号小麦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兰考三号小麦新品系是河南省豫东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利用小黑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而成的易位系小麦新类型。为探讨该品系的特征特性,1997年我们在本所试验地进行了3亩高产试验。尽管在小麦生长发育期间出现了多种不利的气候环境,全省小麦普遍减产,但兰考三号小麦...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小麦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之一。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提高小麦千粒重或使小麦千粒重稳定在本品种的应有水平很不容易。气候条件的千变万化,栽培措施得当与否,使千粒重忽高忽低,极不稳定,严重地影响小麦高产、稳产。 1979年豫北地区小麦千粒重普遍降低4—5克,大家认为是干热风的危害,但1976年小麦成熟期干热风并不明显,而千粒重降低幅度却更大,尤其是高产田块比较突出,以郑引一号小麦为例,只有34—35克,比正常的粒重要低3—4克,显然是由于肥水措  相似文献   

14.
小麦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亩穗数较易控制,而粒重则因品种、年份和栽培措施的不同变化很大。因而,高产小麦除保证穗大、穗多、粒多外,促进粒重对小麦高产有重大影响。本文仅就在哈尔滨地区克丰2号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过程及哈市不同年份气候条件对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粒重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记者获悉,2020年5月11日,中国科学院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种子精准设计与创造"启动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专项领导小组组长相里斌出席会议。"种子精准设计与创造"先导专项于2020年1月3日经中国科学院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正式立项。该专项针对我国新时期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及供给侧改革等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主要农作物(水稻和小麦)和水产动物(鱼),通过理论精准控制、技术精准设计和产品精准创造,创制"一增两减"(增产提质、减投提效、减损促稳)设计型新品种,引领育种技术从分子育种到精准设计育种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正> 为探求千斤小麦的吸肥规律,为高产小麦科学用肥提供依据,我们从1976——1977,及1981—1983年,前后进行三年研究。试验在本所二号地进行。供试品种为安选5号、百农3217及宝丰7228。试验面积,分别为1.6、7.09及7.28亩。试验地土壤为粘壤质石灰性褐土,土壤基础养  相似文献   

17.
<正> 自从Arther(1891)首次报道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以来,世界各小麦产区都开展了大量的品种抗性鉴定工作,筛选出一批抗(耐)病品种和抗源在生产和育种上应用,对控制赤霉病的危害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河南省是赤霉病的偶发区,过去选育和推广小麦品种,只注重对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因而导致近几年我省赤霉病连续发生。因此,我们1984—1987年利用本省菌系对我省现行推广的小麦品种和一批有希望的品系进行抗赤霉病性鉴定,希望筛选出抗病良种和抗源材料,为生产上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抗病育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品种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既是生产资料,又是培育新品种的种质基础。为了培育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必须广泛搜集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认真的鉴定、研究并加以改良和利用,使原始材料具有多种优良性状及抗逆抗病能力,以期提高丰产潜力和籽粒品质的改善等。为了提供小麦高产优质育种的迫切需要的抗源和优异材料,我们从1975—1986年对来自国内外的1300余份亲本材料,累计达4000—5000份次,进行了抗病性、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9.
<正> 玉米是高光效的C4作物,它的净光合效率为小麦,水稻等谷类作物的2-3倍,是高产作物之一。前几年,美国有60.7亩玉米,创单产1480公斤的高产纪录,据科学家预测,本世纪末最高亩产将达到2000公斤。玉米不仅可食用和饲用,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它的加工产品已达2000种以上。我省是国内种植玉米大户,播种3千万亩,总产量约85亿公斤。为使我省玉米变资源优势力加工优势,进而成为经济效益优势,现介绍几种玉米的加工产品如下: 1.玉米制酒精自国际石油危机以来,巴西、美国以玉米为原料  相似文献   

20.
曹煜 《河南科技》1991,(12):29-29
<正> 由于今年麦播期间遇到严重干旱,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晚播小麦面积大、至今还有一部分没有播种上,因此,掌握好晚播小麦栽培技术,把小麦种足管好,对保证明年小麦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选用早熟、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春性品种。春性品种一般具有生长快、所需积温少,春化时间短、发育早、起身拔节早,而且春性品种播期比冬性品种晚5—10天,能够适合小麦播期适合我省晚播小麦春性品种有:豫麦18(矮早781)、豫麦17(内乡182),宛7107,豫西832。二、抗旱浇水种麦,提高播种质量,培育晚播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