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叶灵凤的情爱小说进行了梳理 ,指出他的性心理描写虽然有形而下的自然主义流露和颓废色彩 ,但基本倾向是健康的 ,在反封建意义上 ,是超越了传统伦理道德评价的。在艺术形式上 ,叶灵凤小说的主要特色是灵活精巧和清奇怪异。他的文本中存在的缺陷 ,不足以抹煞他的成绩和贡献 ,同时 ,指出对叶灵凤小说的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应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美学意义的角度对叶灵凤的情爱小说进行赏析,并对叶灵凤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性爱描写是郁达夫小说的鲜明特点。郁达夫小说性爱主题在揭露政治黑暗、控诉社会不公时 ,又往往是和反帝反封建的意义、人道主义的思想、爱国主义的精神以及历史事件、革命运动联结在一起的 ,它是特定历史与时代的产物。这也正是郁达夫小说的人文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鲁迅小说的人物塑造和情节描写入手,详细论述了鲁迅小说表现手法上的荒诞色彩。这种荒诞色彩的出现与鲁迅广泛接受西方文学创作技巧和吸取传统小说精华有很大关系,鲁迅找到了反映生活的最佳角度,用荒涎手法再现荒诞的现实,深化了作品的美学蕴涵。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以暴露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为己任,常通过性意识、性心理的描写来反映性与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矛盾,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刘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小说理论,主要以三种形态保存下来,首先是依附或夹杂在史籍、笔中存在的零星从谈,其次是大量存在于小说作品前后附附的序跋,再次是以对小说作品的评点形式存在的评论文字。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是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文学批评形式,也自有其体系,应进入深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鲁迅小说以暴露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为己任 ,常通过性意识、性心理的描写来反映性与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矛盾 ,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8.
向培良对小说创作虽是"无心插柳",却别具特色,成就不俗,具有唯美而不颓废的特点。向培良的小说分为婚姻爱情和生命力两大主题。艺术表现唯美而含蓄,具体体现为细腻的感官及环境描写,深入的心理刻画,唯美的语言运用及含蓄节制的叙述。  相似文献   

9.
萧红小说对传统文体模式形成冲击。其作品多用情理线索结构,具有浓郁的情色彩,表现出独特的美学意趣。萧红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描写进行了两种相异的解读 ,指出这种相异性源于作者双重文化心态而造成的双重创作身份 :既是新文学者 ,又是旧式文人 ;并进而探究影响作者双重文化心态形成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莫里亚克以其独异卓绝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为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他对现代西方社会资产阶级家庭丑恶内幕的敏锐体察、深入开掘及其成功独到的艺术表现,不仅为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崭新的题材、内容;也使得其小说创作的中心主题──—“爱的沙漠化”,成为高度概括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本质特征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2.
忧患意识、性爱意识、女性意识是“五四”时期和新时期婚恋小说表现的主要心理内容。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作家认识的不同,二者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刚刚起步的“五四”时期的婚恋小说,自然是成功的喜悦中伴随着失误的苦痛;而沿着“五四”时期留下的轨迹,向着纵深方向发展的新时期的婚恋小说,在超越历史的同时,也有偏差与迷失。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废名向来以作品晦涩难懂而著称。其晦涩主要表现在语言的简练含蓄和主题的含混模糊,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互文与反讽混合的修辞手法,二是文本的复调意味,三是作品中的禅道意蕴。晦涩作为废名小说的标志性特征,不仅仅是一个文本现象,而是上升到了诗学和美学的高度,体现了废名对小说美学的独特追求。废名在中国小说现代转型进程中的选择和努力,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香港“新移民文学”代表的颜纯钩用细致的笔触剖析新移民的生存困境,挖掘身份追寻的迷茫和焦虑,以探索生存的要义。在新旧环境的转换过程中新移民因为无法调和分裂的因素,如窘迫的生存处境、漂泊的性爱解脱而造成身份认同危机,于是死亡及关于死亡的想像就成为摆脱身份危机和焦虑的隐喻。  相似文献   

15.
王慧 《中国西部科技》2015,(4):72-73,87
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艾德加·爱伦·坡的私室》具有明显的历史元小说特征,作者特意聚焦被传统历史小说忽视的边缘历史人物和事件,运用带有高度自涉性的叙事策略传递了卡特一贯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现了她对历史开放性解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在搜集20世纪20年代至今的逾百种鲁迅小说版本基础上,以时间为脉络,对其封面设计的美学共性、时代个性和风格流变进行研究,以此窥见新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今后鲁迅小说的封面设计以及其他小说封面设计的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小说技巧》视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的继承之作。然而,从詹姆斯到卢伯克的理论观点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涉及应用和精简,更体现了提升。这关乎对小说本质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对立的概念。卢伯克通过深入、系统地分析小说写作形式和意义,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他主张小说主题决定小说形式。在创作中,小说形式应平衡画面和戏剧性写作。这为后来的小说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鲁迅的动物题材小说评论甚少,本文就《免和猫》、《鸭的喜剧》的深刻蕴舍、超前性思考及艺术成就等方面,作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以期引起人们的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张资平情爱小说中的性爱描写一直是引起学术界批判的首要因素,但从历史语境和当前语境的对比看却可以发现新的意义所在。即张资平的性爱描写与当时个性解放思潮的契合,并且突破了五四以婚姻自主为争取解放的初级模式,揭示了性欲望的自由与婚姻形式的固定之间永恒的矛盾困境,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反思小说起源、发展、作家、作品、题材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对反思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新质进行总结,由此得出结论:反思小说在文学精神发挥、主题展示、知识分子地位改变及艺术表现等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反思小说的历史局限也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出超越性不强、批判性不彻底,前瞻性有限等特点,从而导致了反思小说思潮的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