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诗经》受到了刘勰的高度重视,在《文心雕龙》里,刘勰对《诗经》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他充分肯定《诗经》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全面总结了《诗经》的艺术成就,认为《诗经》具有鼓舞天下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典雅美丽的艺术“风骨”。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初,是建国以来《诗经》研究的第二高潮。通过对诗经成书、流变、创作方法;孔子与《诗经》的关系;《毛诗序》、《雅》、《颂》;《国风》中的典型篇目的研究,是对这一时期《诗经》研究的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3.
孔子、汉儒以来,一直把《诗经》作为政治教科书,而忽略其文学价值。刘勰《文心雕龙》的问世,才开始扭转这种局面,刘勰在前贤评述《诗经》的基础上,承继发展,革故鼎新,就《诗经》的地位、体制、世情、写实、意境、风骨、影响等思想与艺术诸方面的问题,第一次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评价,所论多发前人所未发,实避难以可贵,刘勰所确立的诗经观,为《诗经》的文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诗经》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价值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宗经》篇认为"经"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是总结了历代文化精髓的经典。《诗经》则由于其艺术特性而最能深入人心。但"五四"新文化运动颠覆了《诗经》的经典地位,造成了《诗经》研究的偏差。今天,我们应联系经学史的发展过程,重申《诗经》的这一历史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5.
虚实美学是我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早在《诗经》里就广泛运用。本文从"懂得源头便懂得本质"这一思想出发,对《诗经》虚实美学的具体表现进行梳理、评论,以期有益于《诗经》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接受的角度审视方玉润对《诗经》的阅读,揭示《诗经原始》与姚际恒《诗经通论》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可以发现,方玉润的《诗经》接受具有完整系统的鉴赏阐释体系,重视情感特征和意境的把握,既推求诗之本意,同时又对《诗经》的艺术表现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分析,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其评点文字本身颇具文采,俨然是阅读《诗经》有所感悟的再创造。《诗经原始》在晚清具有集大成式的意义,对"五四"时期《诗经》文学面貌的重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棋君 《科技信息》2011,(18):I0148-I0149
《诗经》的经典化过程,是经历了从西周到汉朝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诸子百家对《诗经》的推动,而最有贡献的,当数孔予。这其中一方面有《诗经》本身文学成就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和孔子的认识经历以及他“忠、恕”的思想观念分不开的。正是有了孔子对《诗经》的推崇,《诗经》才能在汉武帝时“政教合一”,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经典与民族精神的积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表现理想"、"抒发激情"、"想像丰富"、"神话传说"等四个方面,论述了《诗经》的浪漫主义色彩。《诗经》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是很丰富的,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吴超华 《科技信息》2010,(18):I0151-I0152
姚际恒是清代众多研究诗经学的学者之一,他的《诗经通论》完成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两百余年后,顾颉刚点校此书并开启研究《诗经通论》的风气。此后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姚际恒,并掀起了研究《诗经通论》的热潮。  相似文献   

10.
《诗经》诗学是《诗经》学的组成部分,也是《诗经》研究的薄弱环节,清初学者姚际恒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从创作诗学、修辞诗学、阐释诗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见姚氏的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1.
学会、研究会与我国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学会、研究会在开展学术交流 ,促进高校科研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术性是学会、研究会的生命线 ,学会、研究会学术活动是高校教师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渠道。学术刊物是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 ,是记载科学成果的载体与文献库 ,学会、研究会学术刊物是高校教师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阵地。学会、研究会科研课题是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群众性是保证学会、研究会学术力量的源泉 ,是学会、研究会的基础 ,高等学校是学会、研究会工作的坚强后盾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论述了加强学术研究是推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动力;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的主要程序;加强学术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技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对高校学术产出重视力度日益加大,高校科研生产对政府和市场的资源依赖性不断增强,其组织场域呈现外部基于学术性标准的分层和内部学术与行政权力分权的双重特质。作为高校外部组织场域和内部科研生产的中间变量,学术治理机制集中体现了组织场域位置与组织内部技术要素的互动。学术-行政权力耦合是我国高校学术治理机制的主要构型,与外部行政化的场域特征相契合。学术治理机制存在层间异质性和层内同质性,处于场域位置顶层的院校学术权力主导及专业化分工的治理特征明显,师均科研产出较高;处于场域位置底层的院校行政权力主导或学术-行政融合治理的特征鲜明,师均科研产出较低。学术治理机制从结构层面的学术决策权力配置模式、关系层面的学术-行政部门非正式关系以及文化层面的学术氛围3个维度作用于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高校场域位置优势既可直接也可间接通过影响大学学术治理机制,进而影响院校科研产出。应通过高校分类定位、错位发展、多元评价,松动固化的高校组织场域布局,构建以同行评议为核心的学术治理机制、校内学术与行政部门的专业化-支持性关系,优化高等教育场域的组织生态,激发多样化的学术生产活力。  相似文献   

14.
学位论文的文献价值及其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位论文在反映高校、研究机构整体学术发展水平的同时,亦是特殊而宝贵的文献资源。阐述了学位论文的特点、学位论文的价值、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及其数据库建设,指出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建设可大大提高学位论文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而经费是其科研事业前进的动力燃料.不同高校因其学科特色而具有不同科研经费结构和水平,经费增长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经费角度,对高校科研工作驱动、成果转化实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1987年开辟“王船山研究”专栏以来,本着砥砺学术思想、继承文化传统、弘扬船山精神这一宗旨,吸纳各方英才,在船山哲学思想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对船山哲学新的理论命题的清理与发掘、学术史研究的开展与推进、学术视野的开拓与创新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关于红色资源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红色资源的研究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近十年来,学术界对红色资源的研究经历了起步和转向发展两个阶段。在起步阶段,学术界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只是初步的,研究的人数不多,成果也少。随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以后,红色资源的研究引起了专家学者更为广泛的关注,研究逐渐深入,成果日益增多。目前学术界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在逐步深入,处于由起步转向发展的阶段,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需要有关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以期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首批64家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确立,对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研究有相当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效益,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医药学术流派的分类和形成原因,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了解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以期有益于今后科研人员深入开展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有启迪于民族医药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研究认为,学术流派研究中,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不可偏废其一,都需要投入相关人力资源进行研究,需要加强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医学各科特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黄修己先生从作家研究和文学思潮研究起步,到独立的文学史著述进而到学术史整理这一宏阔的的学术研究理路,指出其实证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研究精神,总结了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独特贡献,认为其不断修订与自我超越的学术研究心态在当下普遍浮躁的学术语境中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20.
张鸿雁  王宏高  王顺 《科技信息》2011,(21):I0175-I0175,I0397
传统观点认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注重于教学,一般其科研比较薄弱,但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经过自身不断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科研工作方面很大的进展,其学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下面就以榆林学院为例,就其科研工作中的SCI论文进行分析,试论其近几年来科研的发展状况,希望对其它地方性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