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科技双刃剑效应产生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技术:天使抑或魔鬼?对于这样一个大问题,如果硬要在这里做出一个明确而简洁的回答,显然是困难的,但由此提醒人类应该正视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却是非常有益的.在对这个问题产生的成因探讨之前,我们想先提出三个前提性论点,以便下一步讨论的展开.一是虽然科学和技术确实是两个概念,但由于它们的紧密相联,故一般情况下不必严格区分,所以双刃剑效应的主体是科学技术;二是科技双刃剑效应确实存在,而且有的问题已很严重,这已由事实所证明,值得引起人类警觉;三是虽然科技的主体是人,它的负效应和人类的贪婪、非理性以及人类社会制度的种种缺陷有关,但不能就此得出这样的观点,即"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是人的问题,所以科技双刃剑效应是由人赋予的而不是科技本身的问题."诚然,人类采取的任何行为,包括科技在内,当然都和人有关,是属于人的问题,但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要讨论的重点却显然不是属于这个层面,否则就不要讨论"科技"的双刃剑问题了.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认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决定了真正的科学绝非纯粹的关于自然的物的科学,而是"关于自然的人的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即历史的科学。这样的科学,才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相似文献   

3.
科学理性的人文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理性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所持有的一种精神。它能够使人类社会在遵循规律当中有序地向前发展。但是,科学理性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其负面效应限制了人类向对象世界进行更深入的探寻。对科学理性进行人文反思,倡导科学理性的人文关怀,是有效地克服其局限性及其负面效应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技术理性”与技术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飞跃,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的转型。尽管学术界对扩大招生给予了肯定,但由于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在发展中存在的缺陷,扩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知识失业”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  相似文献   

6.
几千年来,人类在奋力追求“客观真理”,精心建构“客观精神”和顶礼膜拜“客观理性”的对象化实践过程中,渐渐忘却了“自我”,淡远和生疏了对“主观真理”的内向追求,忽视了对“主观精神”的内在建构和对“主观理性”的本体执守。由之,模拟外部世界运动机制的机械主义认识论及客观理性主义法则,才会逐渐主导人的心智坐标与思想轨道。诸如理性预设主义、决定论、还原论和客观知识论,科学价值中立论与工具理性论,教育上的“知识主导论”与“唯智能论”等实用理性观,便是科学文化对人类思维与行为方式所产生  相似文献   

7.
科学危机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科学真理危机、科学价值危机和科学生存危机。海德格尔所关注的是科学价值危机,他对这种危机的批判与解决是要通过技术的本质揭示和“追问”来达到。他的观点和途径存在着根本性缺陷,目的也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8.
9.
如果把当代技术与"(近)现代技术"看成技术的两种不同的历史形态,那么前者并不是"后现代"意义上对现代性的消解,也没有本质性的超越,而是现代性的提升和优化。从现代技术到当代技术,是科学由"开辟疆土"转入高度分化和综合的状态下,技术与科学互动的方式发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只不过在与科学的关系上,当代技术显得更为"自主"。  相似文献   

10.
“技术一文化”论:一种对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新阐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在概括以往关于技术与文化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化视野中的技术和技术视野中的文化以及技术、文化一体化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技术-文化”这一新概念,建构了“技术-文化”系统,并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深刻阐述了技术与文化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时常听到这样的提问:台湾把计算机(computer)称为"电脑",不是很好吗,而且在社会上,很多人把计算机称为电脑,我们为什么不定为电脑,偏要定为"计算机"呢?这说明,很多人十分关心名词的定名,同时又可能不大了解大陆和台湾对计算机定名的实际情况.现就这个问题作一点说明和介绍.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首先提出了反“私人语言”论证。但是本文认为,他的论证并不充分。为了令人满意地论证“私人语言”或私人概念的不可能性,人们不能不求助于人有理性这一事实。在该事实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这一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道家"道法自然"观念的核心内容即是通过"法天地"而体悟其中的"自然"之道以为人类所用。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为人类安身立命,二是借以救治失性的病态人类。"道法自然"的理论根据在于道家认为大自然是至善至美的,而且还认为正是体现于天地万物之中的理性的自然精神造就了这种至善至美。"道法自然"并非机械模仿天地万物尤其是动物的某些个别的、具体的行为,而是要学习它们的不同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某些共同的理性精神,也就是说,"道法自然"一定要透过现象而抓取其本质。  相似文献   

14.
从“醛固酮逃逸”的概念入手,结合国内外多篇文献,全面解读其含义,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以便能够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15.
简·劳登是19世纪科普作家,出版了20余部植物学和园艺学作品,《给女士写的植物学》是其植物学代表作。在高度性别化的维多利亚语境中,劳登的生活和职业都受到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为园艺师约翰·劳登的妻子,她有学习植物学和园艺学的动力;丧偶和债务让她走上职业科普作家之路;采用低成本的黑白木刻插图,注重其解释功能而非美感;紧随植物学家的步伐,走向现代化的植物学,包括采用自然分类系统、再版去除有性别指向的标题;告别老传统中女性喜欢的书信体和对话体植物学写作,采用男作家更认可的教科书风格等。劳登和这本书既体现了她作为传统的中产阶级女性和职业的科普作家的两面性,也体现出科普写作老传统和新传统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讨论了库恩和罗蒂在解放的合理性与认识论的合理性、可通约性与不可通的性以及对传统认识论关于“共同根基”构想的质疑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相同和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1枚传世银白色花纹钢剑的外部形态及其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其材质、成花工艺、影响花纹钢性能的某些工艺因素进行了一些推测。该剑底色青黑,其上满布银白色重圈纹和组丝纹;它们都是平面花纹、自然花纹;看得见,难触摸;可摄影,不可拓摩;既自然流畅,又有一定规则。从科学分析可知,除铁外,基底和花纹都含有少量的铬、锰、铜。这种剑应是以两种含碳量相差较大且皆含有少量铬、锰、铜的铁碳合金加工成的;重圈纹和组丝纹的基本工艺当与髹漆中的犀皮相似,应是在多层积叠的钢铁料上,进行“做坑锻平”等一系列加工。该钢剑耐蚀能力较强,应与原料选择较好、锻打较为充分等都有一定关系。这种花纹钢的制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的高超技艺,以及在古代世界花纹钢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最小作用量原理之统计解释,将作用量等价于物理场背后潜在统计系统之自由能。由此导出系统之绝对温度正比于位能,提出真空具有相应于其温度的真空辐射及真空位能。并对量子隧道效应提出了不同于海森伯测不准原理的新解释,预言粒子穿透隧道所需时间正比于隧道长度之平方,建议用隧道二极管做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自从美国学者S.约汉森的学术专著《界面文化》发表以来,许多学者对界面概念以及界面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界面与界面文化在不同的学术语境中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从哲学角度看,界面就是辩证法研究的中介系统,是理解世界的发展图号和联系图景的基础。界面文化实际上是基于界面和信息技术的一种集成性的文化。这种文化在当代以电子界面和网络世界的方式存在。界面文化集成了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它提供了多视角解释文化的可能性。界面文化以信息技术为中介,在经历了文字符号的界面体现、机械复制、比特信息传播、因特网的虚拟交互等阶段之后,实现了真实的物质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对接。界面文化演变为文化体现与交互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20.
艾哈迈德.哈桑与唐纳德.希尔合著的《伊斯兰技术简史》阐明了各种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也是伊斯兰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翻译运动一直延续到十五世纪欧洲海外活动的扩张这段时期内,伊斯兰世界在技术上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伊斯兰世界的衰落和欧洲的崛起都不是偶然的事件,面对技术和科学的态度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实际上与宗教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