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对某一会计事项又多种不同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用一种不导致企业虚增盈利的做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风险。为了避免在损失发生时,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严重影响,企业必须面对的风险和可能发生的损失或费用作出合理估计。  相似文献   

2.
陈昶 《科技咨询导报》2007,(23):197-197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相似文献   

3.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的实质是: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但要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是市场经济不稳定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不确定的风险,给企业的未来造成难以确定的损失。为使这些不可避免的损失与企业的当期收入相配比,正确计算当期的经营成果,会计  相似文献   

4.
许娜 《科技资讯》2006,(18):224-224
1.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冲突 谨慎性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真实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这与真实性原则相矛盾.  相似文献   

5.
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要求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相似文献   

6.
何丽 《广东科技》2009,(22):27-28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作为一种通用商业语言,会计信息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合理采用谨慎性原则,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和资产结构状况,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给报表使用者,满足与企业发生利益关系的各社会群体,也可以在企业风险发生之前化解风险,并对防范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浅谈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企业成为风险的直接承担,章从谨慎性原则的角度出发,在会计处理上必须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是西方企业会计核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到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提高警惕,以应付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到或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十八条明确指出:“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提出和实施是对原会计制度的一个重大突破,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谨慎性原则在新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全面、深入的运用,新制度不仅严格限制了公允价值概念的使用,扩大了计提财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而且在修订准则中明确规定,在会计核算中必须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非正常的经营业务交易不确认收益,只确认损失。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笔者为此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新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新制度更加明确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本文主要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及其在我国现代会计中的具体运用,指出在实际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过程中应防止过度谨慎,论述了谨慎性原则的完善以及运用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它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要充分估计  相似文献   

14.
在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一个显的特点是谨慎性原则得到更多的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使会计能更好地核算经营风险,提高资产质量,减少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状况得到更客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马文娟 《甘肃科技》2010,26(23):108-111
详细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概念、我国会计制度贯彻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和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及其应用方向,重点论述了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及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谨慎性原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无形资产在给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无论是资产取得时的价值核算、使用期限内的价值摊销以及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时,都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在风险发生之前将之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叶孝锦 《海峡科学》2009,(10):81-82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态度,当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有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供选择时,企业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谨慎性的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谨慎性原则可以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从会计结构的角度论述了我国新会计制度采用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我国会计结构中包含谨慎性原则,以及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现代会计工作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广泛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防止虚夸资产和收益,合理估计负债和费用,以及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避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