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授课势态语言是一种表现方式,其具体表现为在授课时伴随其它语言的比划走动、音容笑貌、眼神表情等动作。它和有声语言,类语言一起构成整个交流手段,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要表达的完整又确切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通过自身某一部分形态的变化传达信息,不是随便一举动一颦笑就可以把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而是要通过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自我修养才能把握,准确表达势态语言不在于外表而是在于内在,成于内而形于外,要注重自我修养,不断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内在训练,只有修炼到家,才能在运用的时候得心应手,表达的完整而又确切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授课势态语言是一种表现方式,其具体表现为在授课时伴随其它语言的比划走动、音容笑貌、眼神表情等动作。它和有声语言、类语言一起构成整个交流手段,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要表达的完整又确切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通过自身某一部分形态的变化传达信息,不是随便一举动一颦笑就可以把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而是要通过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自我修养才能把握,准确表达势态语言不在于外表而是在于内在,成于内而形于外,要注重自我修养,不断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内在训练,只有修炼到家,才能在运用的时候得心应手,表达的完整而又确切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授课势态语言是一种表现方式,其具体表现为在授课时伴随其它语言的比划走动、音容笑貌、眼神表情等动作.它和有声语言、类语言一起构成整个交流手段,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要表达的完整又确切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通过自身某一部分形态的变化传达信息,不是随便一举动一年笑就可以把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而是要通过教师长期坚持不懈的自我修养才能把握,准确表达势态语言不在于外表而是在于内在,成于内而形于外,要注重自我修养,不断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内在训练,只有修炼到家,才能在运用的时候得心应手,表达的完整而又确切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正在逐渐走向消亡,情感性的语言成了语言教学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以往的情感化语言研究,大部分研究者的瞩目点都在教师授课的有声语言上,研究者对情感化语言的解释也仅仅限于充满感情的朗读,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等,对教师无声语言的研究却微乎其微。事实上,无声的语言胜过有声的语言,它更能触动学生的灵魂,它的效力是诙谐、幽默的有声语言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5.
为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应,教师会有意识地游离出所授内容范围,传递一些其它的与授课内容内在联系不很密切的信息,称之为“课堂非内容语言”。它包括有声语言、形体语言和一些道具、图示等。它不占据主导地位,出现的频率不高,如果没有对授课内容传授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有对教学将有所裨益,起到意想不到的效应,使课堂教学趣味盎然,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要通过多种形式同时进行。教师在授课中伴随有声语言,眼神表情,音容笑貌等,这就是体态语言的具体体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是交流师生感情,沟通知识信息的另一种重要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伴随着教学全过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从知识、情感、意念等方面塑造着学生。  相似文献   

7.
为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应,教师会有意识地游离出所授内容范围,传递一些其它的与授课内容内在联系不很密切的信息,称之为“课堂非内容语言“。它包括有声语言、形体语言和一些道具、图示等。它不占据主导地位,出现的频率不高,如果没有对授课内容传授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有对教学将有所裨益,起到意想不到的效应,使课堂教学趣味盎然,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8.
为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应,教师会有意识地游离出所授内容范围,传递一些其它的与授课内容内在联系不很密切的信息,称之为“课堂非内容语言“.它包括有声语言、形体语言和一些道具、图示等.它不占据主导地位,出现的频率不高,如果没有对授课内容传授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有对教学将有所裨益,起到意想不到的效应,使课堂教学趣味盎然,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9.
陈翔高  熊建武 《科技信息》2009,(21):I0246-I0246,I0230
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的职业是“演讲”。既是演讲,就得锤炼自己的语言,用好自己的语言。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个别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正确迅速解题,忽视了课堂语言。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及实践效果,就有声语言应达到什么程度,怎样达到这个标准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张宝岭 《科技信息》2010,(22):I0037-I0038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讲授法授课方式的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很多的教师过多的强调了有声语言的教师主导作用,忽视了学习主体学生的无声语言——身体语言的信息反馈功能。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身体语言的认识、学生身体语言的分析和教师应对策略等三个方面帮助教师来正确地解读学生在听课时表现出来的身体语言,进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语言上,课堂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科学、正确、得体地运用教学语言,是每位老师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作为合格的教师,教堂语言应是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不良教学情绪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危害在于影响有声教学语言、体态教学语言,书面教学语言等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应从提高教师的职业兴趣和增强教师的情绪控制能力两方面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大学教师授课语言现状的分析,认为大学教师也应该追求授课语言的艺术美。主要追求使用普通话、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用充满激情的语言、使用情感丰富的语言、使用准确节奏的语言、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侯秋果 《科技信息》2010,(33):I0279-I0279
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是教师向学生传达知识的主要载体和媒介.教师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授课效果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得到提高,但教师教学语言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个自发、被动的过程.它中间有一些内在的规律可遵循。  相似文献   

15.
郑穗嫔 《科技信息》2012,(34):I0098-I0098
在授课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语言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语言的运用,教师授课手法变换多样,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课堂活动生动有趣,达到了教学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授课技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艳 《科技信息》2009,(22):127-127
教师的教学能力突出体现在能否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而传授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教师所掌握的授课技巧。在处理授课过程中严密与生动的关系,课堂气氛的控制以及授课语言的运用等这些关键问题上,需要采用一定的授课技巧。  相似文献   

17.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主要靠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修养和基本功.物理教师的语言功力如何,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语言分有声语言、无声语言和板书语言.  相似文献   

18.
非语言要素是伴随有声语言并辅助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声音现象或人体行为,是信息交流的载体。在教育教学中正确运用非语言要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补充、强化教育教学口语,同时还能传递情感信息和控制调节教学,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体态语言是英语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信息和知识除了靠教师有声语言传递外,还要通过教态、体态等非语言因素辅助完成。良好的体态语言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知识讲解的效果,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的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听、说、读、写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可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人体动作语言有声语言要有鼓动性,简洁性,启发性,针对性,时空性,果断性,客观性。无声语言要适时,恰当,正确,恰到好处。良好的语言对于上好一堂体育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