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氨浸法回收含砷石灰铁盐渣中锌,研究了不同浸取剂、浸取剂的组成、总氨浓度、氨水与铵盐配比、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锌浸出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锌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以氨水和碳酸铵组成的浸取体系为浸取剂,当总氨浓度为5 mol/L,氨-铵盐摩尔浓度比为2∶3,液固比为4∶1时,锌的浸出率为56.21%.由宏观模型得出锌的浸出在温度为288~323 K内遵循"未反应核缩减"模型,受内扩散控制,浸出动力学方程为:1-2α3-(1-α)2/3=232×exp(-32245/RT)t,浸出表观活化能为32.24 kJ/mol.  相似文献   

2.
PET/PEN共混物的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惰性气氛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共混物的非等温热分解行为及其动力学.研究发现,不同PET/PEN共混物的热降解为一个主要的热分解过程,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随着共混物中PEN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的起始分解温度逐渐升高,共混物的热稳定性逐渐提高,而且共混物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也逐渐增加,这是由于PEN分子链中萘环的热分解温度比PET中苯环高,因此分子链的热稳定性比PET要高.共混物中萘环的化学组成含量越高,则热稳定性愈高.  相似文献   

3.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聚丙烯(PP)、聚丙烯,硅灰石(PP/W)和聚丙烯,聚丙烯-g-甲基丙烯酸甲酯,硅灰石(PP,PP—g—MMA/W)的等温结晶过程。用Avrami方程对上述过程进行分析,n、K、t1/2 tmax、G1,2等参数表明,W和PP—g—MMA的掺入改变了PP的结晶成核和生长机理。用Laurimen—Hoffman异相成核理论对PP球晶的生长速率进行了分析,△E数值表明,W有较强的成核活性,PP—g—MMA的掺入不仅进一步提高其成核活性,同时对PP大分子的扩散起阻碍作用。总之,PP—g—MMA对PP,W复合材料起增容作用,充分发挥了W的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N-乙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EP-CaCl2)溶剂体系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合工艺进行探索,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PTA聚合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MP-CaCl2)溶剂体系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提高PPTA在聚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并相对延长了反应时间、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的比浓对数黏度,PPT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提高了40%.PVP水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VP不是酸吸收剂,溶剂体系中加入PVP不影响PPTA的化学结构.对PPTA缩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知,在NEP-CaCl2、NMPCaCl2和NMP-CaCl2添加PVP的3种溶剂体系中缩聚反应均为二级反应,PVP在聚合过程中并非起催化剂的作用.研究结果为PPTA缩聚反应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以三甲氧基苯甲醛(TMB)为原料合成甲氧苄氨嘧啶(TMP)的缩合反应的反应液进行原料和缩合产品的含量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和,得到了298.15K和308.15K两温度下的动力学方程式,求出TMB的反应级数为0.37,反应活化能Ea=71.73kJ·moL-1.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N,N-二缩水甘油对氨基苯酚缩水甘油醚环氧树脂(AFG-90)/四氢邻苯二甲酸酐(THPA)的固化工艺,采用非等温DSC法研究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制备了添加空心玻璃微珠(HGM)的固体浮力材料.结果表明, mAFG-90:mTHPA=1:1为最佳配比;Kissinger法计算的表观活化能E为67.72 kJ·mol-1,指前因子lgA为8.20 s-1;最概然机理函数为Avrami-Erofeev方程;固化工艺为100℃,1.0 h,125℃,2.5 h;添加HGM的固体浮力材料的密度为0.90 g·cm-3,压缩强度为113 MPa.   相似文献   

7.
PET/LCP反应性共混酯交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 HNMR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与液晶共聚酯 (LCP)在少量扩链剂双 (2 唑啉 )BOZ存在下反应性共混的酯交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设反应性共混的酯交换反应是二级可逆 ,则在 2 70、2 80、2 90℃下的酯交换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1.5 5×10 - 2 、2 .2 0× 10 - 2 、3 .0 1× 10 - 2 (min- 1 ) ,均比不含扩链剂的体系的酯交换速率快 ;取得酯交换的活化能为 84.4(kJ·mol- 1 )较一般的PET/LCP的酯交换反应活化能低 ,这些均表明BOZ的加入对于PET/LCP的酯交换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碱熔融法合成了两种单一沸石矿物种的NaA和NaX型沸石,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这两种沸石对水溶液中亚甲蓝(MB)的吸附特性,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和pH值条件下,合成NaA和NaX型沸石对亚甲蓝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静态饱和吸附量(Qm)分别为37.81和43.02 mg.g-1;氢键作用是影响亚甲蓝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动边界模型研究表明,两种沸石对亚甲蓝吸附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为液膜扩散,且亚甲蓝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方程.  相似文献   

9.
研究甲醛对锯缘青蟹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 EC 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酶活力呈指数下降.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甲醛浓度(失活半衰期,IC50)为0.60mol/L。酶在低浓度甲醛溶液中的失活过程显示为可逆失活.用底物反应动力学方法考察酶在甲醛溶液中的失活动力学.测定游离酶(E)和酶-底物络合物(ES)在甲醛溶液中失活的微观速度常数。并比较游离酶(E)和酶-底物络合物(ES)的正向反应的微观失活速度常数k+0〉k’+0.表明底物对酶被甲醛的失活作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正向的失活速度常数k+0和k’+0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逆向的速度常数k-0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酶变性越来越快。而活力恢复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斑铜矿的浮选行为,并通过吸附量测试、红外光谱、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计算研究丁基钠黄药(简称NaBX)在斑铜矿表面的吸附机理.斑铜矿在pH为5~9时可浮性较好,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属Freundlich模型的多分子层吸附;当 pH 为12时可浮性差,属于Lamgmuir模型的单分层吸附.NaBX在矿物表面吸附符合二阶动力学方程,是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过程,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出pH 为9时的吸附反应比pH为12时更容易发生.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当pH为5~9时NaBX在斑铜矿表面的吸附产物为Cu(BX)2,Fe(BX)3和(BX)2,而当pH为12时的吸附产物为Cu(BX)2.  相似文献   

11.
通过热重法、差示量热扫描法以及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由3,3',4,4'-benzophenone tetracarboxylicdianhydride(二苯酮四酸二酐,简称BTDA)和4,4'-(1,3-phenylenedioxy)-dianiline(CAS:2479-461)所形成的一种新型聚酰亚胺的非等温热分解过程,测得其失重5%温度为492℃,失重10%温度为530℃.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和Ozawa法求取活化能Ea,用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求算的比较法判断出可能的机理函数.新型聚酰亚胺热分解的活化能为160.30kJ/mol,指前因子lnA为17.67.推断出可能的热反应机理函数为F2,其微分式和积分式分别为(1-α)2和(1-α)-1-1.  相似文献   

12.
通过热重(TG)及微商热重曲线(DTG)分析技术研究LiBF4的非等温和等温热分解情况. 结果表明, 两种情况下得到的表观活化能Ea与反应级数n的一致性均较好. 以等温热分解所得指前因子A和按碰撞理论计算LiBF4的分子半径r,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 表明LiBF4的热分解反应基本符合碰撞理论模型, 同时也验证了ln A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新型环境材料,改进治理技术以控制或修复污染水体中Cr(Ⅵ),采用NaBH4还原Fe3+制备纳米级零价铁(NZVI).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制备的纳米铁颗粒纯度高、粒径小、粒度均匀.以Cr(VI)为研究对象,批试验考查了溶液初始浓度、NZVI投加量、温度等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了NZVI对Cr(VI)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室温、pH值为6-7时,NZVI加入量为0.15g/L,水体中Cr(VI)浓度为30.0mg/L时,Cr(VI)最大吸附量为198.02mg/g,Cr(VI)在NZVI上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零价铁能快速去除水体中Cr(VI);溶液初始浓度、NZVI投加量等是影响Cr(VI)脱除的主要因素,Cr(VI)去除率随反应温度和NZVI投加量升高而升高,随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实验表明,该纳米铁在废水除铬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条非等温的DSC曲线,从研究PFA热降解的最可几反应机制及其活化能入手,推导出在等温条件下反映热稳定性的降解率,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简单关联式。结合红外光谱对PFA热降解过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用“多化一”最小二乘法建立吸附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若干个一元最小二乘法,建立多元经验公式;以吸附动力学方程为例,取得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用一个二维的数学模型研究微重力条件下溶液法晶体生长的晶体生长界面和溶解界面的稳定性以及界面动力学对界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管是否考虑界面动力学效应都存在稳定的晶体生长界面和溶解界面,其形状都是上部适当后倾的适当形状的曲面.计算了在各种情况下晶体生长稳定界面和溶解稳定界面的形状.界面动力学使晶体生长稳定界面的倾斜度变小,使溶解稳定界面的倾斜度略微变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聚苯醚(PPE)/三烯丙基异氰酸酯(TAIC)体系的相图.结果表明,PPE/TAIC体系具有最高上临界温度行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相分离是完全可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线和浊点曲线在PPE含量约为60%(质量分数,下同)时相交,当PPE含量小于60%时,PPE/TAIC体系的玻璃化温度约为323K;当PPE含量大于60%时,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溶液是均匀的,不会出现相分离.根据原子力显微镜(AFM)实验及其推理,固化后的PPE/TAIC体系是通过反应诱发旋节线分离而产生相态的,它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药品性.采用红外(FTIR)和程序升温的微差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PPE/TAIC体系的固化反应和固化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碳纤维(CF)表面阴离子接枝尼龙6(PA6)对CF/PA6复合材料中PA6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PA6的等温结晶过程主要为成核作用控制;未接枝的CF对PA6结晶起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A6的结晶速率;表面阴离子接枝尼龙6的CF对PA6结晶仍起异相成核作用,但由于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同时又会阻碍PA6分子链的迁移运动,导致表面阴离子接枝PA6的CF/PA6复合材料中PA6组分的结晶速度虽比纯PA6大,但比未接枝PA6的CF/尼龙6复合材料小,且结晶度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了阿斯匹林的热稳定性及热解动力学.方法采用TG热重仪测定药物的热解曲线,用多条升温速率法Freeman-Carrollde 法和 Ozawa 法处理热重数据并比较热解活化能和热解温度.结果计算出阿斯匹林的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指前因子、反应级数;热解动力学方程为dα/dt=1.15×108e-96.04/RT (1-α)1.91.结论阿斯匹林片剂的热稳定性大于原药.由于阿斯匹林对温度敏感,应低温储存.阿斯匹林在室温下分解10 %约需2.08 a.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H2 SO4介质中 ,高碘酸钾氧化偶氮羧I的反应。研究发现痕量铋 (III)的存在 ,可以强烈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羧I的反应 ,由此建立了一种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铋量在 0~ 0 .2 μg/mL之间 ,检出限为 2 .30× 10 -9g/mL。该方法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可用于人发、天然水及合金中铋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