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春 《科技信息》2011,(13):414-414
近年来,电视新闻平民化已成为了一种趋势。党中央强调,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这从根本上促进新闻走平民化道路。本文通过对我国电视新闻平民化的现状研究,肯定其发展前景但又指出其种种缺憾,针对电视民生新闻目前遭遇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能够在"求新"、"求变"、"求活"中走的更长、更远。  相似文献   

2.
翻译界历来重"硬新闻"而轻"软新闻"。这给同类题材的翻译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基于此,文章以《今日中国》为例,对软新闻的翻译教学实践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从来就不是绝对客观公正的。美国新闻语篇亦如此,其实际的新闻操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文章以语用预设理论为切入点,从信念预设、观点预设和事实预设三个方面剖析了美国新闻语篇字里行间所隐含的主观倾向性,旨在揭示美国主流媒体操控社会舆论的"说客"本质。  相似文献   

4.
"融合"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新闻进化方式,使得新闻从业者个人从"新闻信息管理者"转向"知识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筛选、整合、诠释、评论海量零碎的新闻资讯变得至关重要。作为融媒时代的新闻评论人才必需这些特质:即时评论力、新闻判断力、整合策划力和多媒体语言表达力。然而,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在融媒时代表现出诸多的局限性,亟需革新教学理念、课程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以建构媒介融合教育的全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报纸版面上图文互补互渗能够实现信息的增值效应。但在"泛视觉化"倾向中,泡沫图片导致了新闻信息的减值甚至于产生负值,为此,新闻图片的把关人,要提高相关素养,实现版面创新有"度"和图片处理有"度"。  相似文献   

6.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是大家的共识,新闻主要是一种展示,而不是评议(新闻评述除外)。因此,新闻写作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忠于事实,叙述准确",要能"把真实的情形描写出来"以引起读者深思并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去领悟、去得出结论。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排斥一切必要而恰当的议论。"用事实说话"固然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但文无定法,  相似文献   

7.
沈广彩 《科技信息》2010,(22):I0363-I0364
"5W+1H"历来被奉为新闻写作的经典模式。自提出以来,长期被视为简明扼要报道新闻的重要手段。随着媒介环境的变迁,"5W+1H"模式的意义由最初的概括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逐渐向叙述新闻事件转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的源流进行了考辨,进行了学理探究。学理渊源:客观报道思想;新闻"5w"理论之延伸;"系统论"思想。并对体育新闻兴起原因进行了社会学解读: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使然;体育受众"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使其成为必要;体育媒体的社会责任推动了体育深度报道的崛起;体育深度报道是新时期媒体竞争的利剑。  相似文献   

9.
董晓波 《科技资讯》2013,(31):230-230
本文通过分析"自媒体时代"传播环境、模式的改变,分析其对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影响,论述了"自媒体"时代对报纸记者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其中包括:及时通过"自媒体"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甄别"自媒体"信息真假的能力;同质新闻对比,挖掘深度的能力等几方面内容。具有这些素质,报纸记者才能及时适应自媒体时代的传播要求,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报纸的综合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0.
县级电视台如何提高农业新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敏 《科技信息》2011,(14):360-360
县级电视台"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置身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腹地,其收视群体几乎是农民和基层干部,电视新闻是地方台最重要、最权威的节目,因此提高县级台新闻节目中农业新闻的质量,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指导性、实用性,应是县级台的首要任务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云 《科技信息》2010,(27):I0412-I0412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编排成新闻大餐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基本上都是成稿,是已经完成的作品。但是,对于编辑而言,它们只是编辑合成新闻节目的一些素材。编辑的"成品"应是一组完整的、高质量的、符合编辑意图和宣传思想的新闻组合。这就要求编辑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要按照当前的宣传中心工作。按照新闻的价值进行组合和编排。这就是编辑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2.
熊梦雪 《科技资讯》2010,(10):213-213
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信息传达的速度加快,特别是在以网络在载体的"第四媒体"的兴起的大环境下,软新闻不仅成为了新兴媒体的主流,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下,软新闻越来越得到关注,更多的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来自软新闻。因此针对软新闻的发展趋势研究也就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本文就软新闻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得到广大老师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吴静 《科技资讯》2012,(9):178-179
"案例工作坊"是一种兼顾理论指导与实践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应用一般遵循教师拟定计划、教师宏观指导、教师模拟情境提问、学生分组讨论和总结反思五个步骤展开,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了新闻教育兼备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社会生产力对信息传播的决定作用和战争对新闻传播的催动作用,阐述了文书的"中介性客民"角色。  相似文献   

15.
《太原科技》2012,(1):1-2
从2004年起,太原科技战略研究院连续八年组织"太原市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011年,太原科技战略研究院继续与太原日报、太原科技信息网共同组织太原市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活动,邀请省城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科技顾问、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参与评选。我们相信,通过2011年度太原市十大科技新闻这些"点",能够清晰地串起过去一年里太原市科技事业前行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邵飘萍和徐宝璜都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及新闻学教育家,他们的新闻思想都具有相当的时代性和典型性。两者新闻思想的相同点主要包括:"新闻纸"应作为社会公共机关、强调新闻报道要对社会大众发挥教育指导功能、采访报道中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以及重视报社的经营管理。而徐宝璜和邵飘萍新闻思想的相异之处,主要有:办报理想不尽相同;对记者的核心要求不同;对报道的方式方法认识存在一定差异;另外,徐宝璜更重视"创造正当的舆论"。  相似文献   

17.
读图时代,针对高校校报忽略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效应或走入"泛视觉化"的泡沫图片误区,校报编辑需从图片新闻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构思运作,做好图片新闻的策划组织、筛选把关、裁剪修补、编排布局、文字说明、手机摄影队伍建设工作等,最终使新闻图片生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这一事件入手,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再从新闻生产的过程入手,通过这一现象考察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都有哪些外界的社会压力导致新闻生产的偏隅。从而对影响新闻生产及其外部环境有一个图景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张岩 《科技资讯》2012,(22):244-244
新闻"五要素"是贯穿整个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任何新闻的采访,都离不开事件的本质。电视这一媒体的介入,更需要声音、形象、背景的介绍和铺垫。新闻的包装,要有美学的积淀和认知,这是对新闻报道的深层次要求,也是引导受众关注电视新闻可视性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关于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的新闻层出不穷。其中有两条新闻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首先是11月8日,旨在探究宇宙起源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成功完成了创造迷你版"宇宙大爆炸"的实验。也许,不久的将来,科学家就能回答"宇宙如何产生、宇宙之前是什么、宇宙之外又是什么"这些疑问。据悉,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建设了大型强子对撞机,建造费用高达37.6亿欧元。而中国也有20余名科学家参与了"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