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每隔一年举办高级读书讨论班,其目的是使平常忙于各种事务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哲学家有机会在外国教师指导下阅读英文原著,提高批判论证、撰写英语论文的能力。第4期的内容是阅读和讨论 Gevivieve Lloyd的 The Man ofReason。这是一本饶有趣味和颇有影响的书。 在申请参加高级读书讨论班得到批准后,即发给原著一本,进行阅读,并撰写一篇1,500字的英文论文。论文应显示作者的批判论证能力。如收到书后不能前来,请将书退回。读书讨论班进行7天。五天进行讨论,两天修改论文。 此…  相似文献   

2.
读书与眼睛     
写下这一题目,给人的第一感觉,也许是蛇足。除却盲人,读书的第一要素便是眼睛,这是连七八岁的小孩都懂的道理。但细究起来,书与眼睛的关系却并非只如生产与工具那么直观和简单。先说一个现象,读书固然要有一双不错的眼睛,但大凡读书之人,其眼睛往往与“不错”两字无缘,因此为了读好书或保证读书,在爹娘天生给予  相似文献   

3.
<正>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致贺信,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贺信引发热烈反响,全社会掀起读书热潮。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彩云之南,书香氤氲。书承文脉,香满家国。“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致贺信,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00—2009年时间区间内,以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原"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的成果完成人以及2001—2009年间增选的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为研究对象,统计他们曾受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对杰出科研人才成长与科学基金资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获奖者或增选院士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关联度非常高,且大多数获奖者或院士曾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这反映了科学基金在培养杰出科研人才,尤其是基础研究人才方面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21,(14):50-51
他生于旧中国风雨如磐的岁月,在战乱中辗转求学,远渡重洋出国深造;他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我国自动化研究与发展起到了开拓性作用;他在年近花甲重返科研一线,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殚精竭虑.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惯性导航及空间飞行器控制专家、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陆元九.  相似文献   

6.
裘法祖,中国科学院院士。裘老年长我8岁,他1932年入同济大学医科,读完前期,1936年底赴德国慕尼黑留学,二战中曾勇敢智慧成功救助被困犹太人(30余人)逃离法西斯虎口,1946年回国时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的外科主任。我1938年入中正医学院学习,读书时遭遇日军轰炸,学校不断搬迁,整日不得安宁。我们虽不在同一层面读书学习,我习惯上仍称裘法祖是我的学长,友好诚挚的医学同道,我国外科学界的开拓者,著名大外科学家,在大外科诊疗、教学、科研中独树一帜,是我国外科学创业和发展的奠基人,对我帮助很大,我对裘老一直感恩在心,心存敬意。  相似文献   

7.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为TWAS院士)是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精英。以当选TWAS院士的中国、印度、巴西科学家为样本,对该群体的年龄构成、性别比例、学科分布、科研成就与国际声望进行计量分析,初步评估三者之间的异同和差距,并从这一角度来理性看待中印巴三国科学发展的近况。  相似文献   

8.
正艾国祥院士是国家天文台原台长,我们国家著名的天体物理科学家。或许是小时候喜爱阅读武侠小说的缘故,长大后的艾国祥会不自觉地模仿儿时心目中的英雄侠客。他自比千里马,希望把所有的热情和才华献给中国的发展。现在让艾院士念兹在兹的是高铁网络通信问题。"高铁上不是有网络吗?""那是在京沪、京广、京津等人员密集线路,三大运营商每隔两三公里就建一个基站,用1000倍的能量向客户发信号。"艾院士解释,由于车厢的屏蔽  相似文献   

9.
正正是这种"怀疑一切,敢于挑战"的精神,使得刘经南院士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攀登科学高峰,填补了多个空白,创造了数个第一。6月12日,北斗三号系统完成全球组网前夕,著名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专家刘经南院士站上湖北科技奖励大会的领奖台,接受湖北省委书记应勇颁发的湖北科技突出贡献奖。77岁的刘经南,是我国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也是我国  相似文献   

10.
正与青少年交流时,杜祥琬院士也曾感慨命运安排的神奇。中学时,一本科学杂志让他立志探寻宇宙奥秘,却因为国家需要几次换专业,"大大的宇宙没研究成,学了小小的原子核"。为了潜心科研,他两度辞官,最后恰恰是这段经历养足了"底气",让他跻身院士行列。昔日怀揣梦想的懵懂少年而今已是两弹功勋、科学大师,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声音渐渐淡去,他常常自问: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已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0,(12):1-1
<正>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每一本书沉默对视,就是谈每一场恋爱。在书的世界里轻眠浅睡,然后被书温柔地展开,在书的光影中招摇,然后又在精神的某种程度上幡然醒悟,适合百转千回,高吟低唱,有大张旗鼓的快乐,有撒心裂肺的痛苦,也有铭骨镂心的忧郁,这就是书之魂,书之魄。沉吟在书的咿呀里,有种天籁之音盘旋在我们的心头,那是一种慷慨勃发荡气回肠的文  相似文献   

12.
树兰院士人才基金(以下简称“树兰基金”)成立于2012年,由郑树森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发起捐赠,旨在推动我国医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育。树兰基金的发起者郑树森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肝胆胰外科专家、肝脏移植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李兰娟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感染病学专家、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各层面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新名词、新课题、新领域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甚至引起了科学及社会研究的关注,休闲便是其中之一.休闲是当今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休闲娱乐是商业经济追逐的卖点,而休闲学也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日益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它之所以倍受社科界的关注是因为实践和科研不断表明,人们的休闲意识和休闲方式既能反映出社会各层面的变化,同时又与这些变化有着互动的关系.探讨并预测变化与休闲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是一个极具时效性和挑战性的课题,美国休闲哲学界著名学者杰弗雷·戈比在<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一书中对这一课题作出了科学、细致的分析.对普通读者、休闲娱乐界相关人士乃至专家学者而言,<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将是一本集趣味性、启发性与学术价值为一体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4.
正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献身科学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那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不少乐趣,但也会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乐趣。2002年,王选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年8月,他提笔写下《阅读文献的习惯使我终生受益》一文,结合自己取得科研成功的经历,对阅读科研文献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了总  相似文献   

15.
正要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切实实施这一改革,才能告别学术评价的"SCI崇拜"。科学引文索引(SCI)崇拜,在我国学术界已经是个老问题了。早在10年前,就有院士、专家炮轰"SCI崇拜",认为这种看重论文发表数、引用数、影响因子的"SCI崇拜",误导科研工作者,催生学术不端。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5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承办的“工程与工程哲学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彦英,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还有《工程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的作者、工程院和科学院的资深院士及哲学界的著名学者。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主持,分领导讲话、主题报告和专家发言三段进行。  相似文献   

17.
书缘     
书对我来说,曾经是天空中飘过的白云,又恰似长夜里引路的闪电。小时候读书正碰上“十年文革”,那时候知识贬值,读书也就不那么香了。深谙世故的父亲把我从小学的课堂拉到了文工团的舞台,书刚打开我幼心灵智慧的大门便悄然离去,那年,我还不满12。在文工团里,我是演员中的小字辈,吊嗓、压腿、跟斗成为我生活中的“三部曲”,偶尔从导演那里到个不起眼的配角,当翻开剧本时,轮到我念的台中有不少字与我互不相识。小小年纪能在专业文舞台上抛头露面,常常令观众投来羡慕的眼光,这光曾经使我有过兴奋、自豪和满足,但也不乏几分奈和…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 9月 2 9日 ,由北京市委组织成立的“北京市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在北京市科学活动中心举行了首次会议。会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宋南平同志、北京市委副书记强卫同志、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龚育之教授、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等领导、专家到会并讲了话。受聘为联席会议专家顾问的 4 8位专家、学者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大会。会议通过了“北京市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关于促进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联盟的宣言书 ,决定每年分别由北京…  相似文献   

19.
精读一本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强调,读书要精读一本书。他说:“精读要一字不遗,即一个字,一个名词,一个人名、地名,一件事的原委都要清楚;精读是细读,从头到尾地读,对照地读,反复地读,要详细地做札记;精读一本书不是只读一书,而是同时间只精读一本;精读可以先读一书的某一部分;精读的书可以一人一种。”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1,(15):4-4
何泽慧,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山西省灵石,191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何泽慧院士与我国赫赫有名的核物理学家、新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院士被西方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钱三强为中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之子、第二代居里夫妇的学生,1992年因病离何泽慧院士而去,终年7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