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乡村城镇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正在世界范围内轰轰烈烈地演变着,我国的城镇建设在改革开发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取得了可喜的骄人成绩。但城镇建设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与时俱进,人们也有了新的期望,新的理解,新的需求意识,最主要的集中在节约能源,合理应用生态技术,以利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郑乃仁 《科技导报(北京)》2004,(9):45-46,41
光电科技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本文分别从照明科技、太阳能电池、光纤通讯与安全技术4个方向介绍、光电科技在新兴城镇规划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紫萱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18(4):41-44
游牧民族在长期的迁徙流动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的生态观念,这种观念以自觉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和谐共处为核心。充分表现在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思想、习俗与风俗中,特别是游牧生态观中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现代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可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宝库,能够引导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提供并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影响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和创新,提升生态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成果。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以长沙生态城市建设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本文联系湖南省长沙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际,就其中主要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诸如生态城市的内涵、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及其主要对策等。 相似文献
6.
试论城市绿化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忻德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4):69-70
阐述了城市绿化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作用,提出了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聚焦于英美海洋小说,以生态学所关注的三个层面——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为切入点,并对各时期的主要作品进行梳理、归类,重新审视英美经典海洋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态观念及其所要揭示的生态内涵,以期为当代人走出生存困境,并实现人、社会以及自我之间的和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论述了生态观念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为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推进,军队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军队在自然灾害救助,营区建设和国际生态文明建设事务中所起的作用,军队是怎样担负起这个职责的进行了一个浅要的探讨,希望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发展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生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本文从我国城市发展初期的“生态失落”型发展的特点,以及生态安全的脆弱性和系统性等方面进行评述,通过城镇生态安全来认识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藏族传统的生态观与藏区生态保护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才让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3,30(2):13-16
自古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民众,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生态观念。其崇尚自然、众生平等、尊重生命、生活节制等观念,对于构建青藏高原乃至整个人类的生态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长江上游生态脆弱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从城市开发建设角度探讨了城市开发建设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中的地位和作用,简要阐明了二者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生态城镇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规律的基础上,依托GIS技术,结合数字地图、计量模型和系统分析方法,设计县域生态城镇建设决策支持系统,为促进生态城镇建设决策的科学化与数字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电的合理开发对保护生态与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河川径流、与自然环境不相协调等问题。现在要转变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水电开发和生态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起来,建设环境友好型水电,使生态环境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王庆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9-93
实践美学把实践作为联系人和自然的纽带,其“自然人化”和“两个尺度”的论述对实践美学有重要影响。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美学的重要观点,但是其对生态伦理的强调却有最终丧失人类立场的嫌疑。在实践美学的观点看来,以“生态中心”取代人类中心实质上是对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放大,生态主义并未脱离人类中心的视角,人类中心主义终究是不可超越的。 相似文献
16.
17.
周颖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4):94-95
目前一些“另类”观念使人们步入误区: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界的被动适应物,把节约视为克制需求,把植树造林的作用拔高到不适当的位置,把“三同时”理解为全民皆兵搞污染治理,把对资源的破坏等同于彻底毁灭和荡然无存,把保护风景名胜当作发展地方旅游经济。这些看似有理实则有害的观念正在误导人们,应予剖析澄清。 相似文献
18.
<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几千个农牧场生产连队,星罗棋布在天山南北南大漠深山、戈壁荒原,以及全疆各地的村村寨寨。能够把这几千个已是建成几十年的农垦连队,用新的规划理念重新改造建设好,将对全疆内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时下,兵团建设局发之通知,对现有的农牧业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越来越深,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被看作民族精神的橱窗和国家昌盛、文化发达的标志。一部体育史,也是一部文明的发展史,文明孕育了体育,体育又促进了文明。体育通过作用于人体而作用于社会。它作用于人的肌体时,使其健康强壮;又作用于人的精神,培养人们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质。为使体育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必要对体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作深入探讨。本文就此粗陈浅见,就教于同行专家。一、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国民体质是一个国家兴盛繁荣的标志,也是国家综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