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认为我国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涵义应包括政府职能重心的转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中经济管理职能性质和内容的转变,经济管理职能范围的转变,经济管理手段的转变等四个方面。政府职能转变的目的,就现实讲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则是其根本目的。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必须经过政企分开、机构改革、转变观念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职能是当前机构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从探索合理划分政府的五种职能关系出发,提出从五个分界点上转变政府职能,力图使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政府职能转变廓清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培育完善市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而当前,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各种要素市场的建立,转变现行政府职能已经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关键。在转变政府职能的研究乃至实践上,目前仍停留在合并部门、下入权力这类问题上,而在建立市场经济的政府运转机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研究还很薄弱。目前,我们常常是用传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工作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着力解决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已成为深化和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问题。 一、深化和加快企业改革,迫切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国16年的改革历程,就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是企业、市场、政府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几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企业通过转变经营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企业要做到“四自”,就必须转变政府领导和管理经济的职能,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践证明,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促进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若不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企业改革就难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难以完善地建立起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相似文献   

5.
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树立民主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有限政府、透明政府、廉洁政府、效率政府等全新政府理念。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转变既要注重简政放权,又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与原来的计划经济无论是在运行机制、资源分配、竞争行为还是政府的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因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关政府职能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理论界对政府职能、政府机构的设置,政府职能的转变及其法制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秀村 《科技信息》2013,(26):60-61
我国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明确政府管理职能的边界,转变政府职能,加速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在于创新政府管理社会和公共服务的方式,培育发展社会力量,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本文从分析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服务型政府的核心价值理念入手,阐释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路径,只有建立民主、有限、法治和负责任的政府,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唐娟 《科技资讯》2006,(31):24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建立一个与企业、市场、社会关系和谐并且协调高效运转的政府。本文着重从调整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等方面的关系着手,就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政府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应该逐渐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并为科技创新建立一个充分的市场、一个公平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韩超臻 《科技信息》2008,(36):198-198
当前,转变政府职能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建立服务型政府正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要从构建战略规划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入手,建立现代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政府也由“万能政府”逐步向“有限政府”转型.其职能也要由“主导”向“管理”转变。本文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观点,分析了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能力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并从明确政府职能、强化政府行为模式和政府行为削度化等方面,对转变政府职能与强化政府能力的关系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但如何理解其深刻涵义,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文就若干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一关于政府职能的转变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的建立与完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可以说,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型,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其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于此,应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重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途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应当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推动政治民主化;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改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倡导诚信理念,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1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转变政府职能 党在"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九五"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今后5~10年,我国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那么,党在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这一判断后,行政体制如何改革,政府职能如何转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退回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已经堵死,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历史趋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沿着市场化方向继续前进,又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深层次体制问题与矛盾.在改革的十字路口,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是朝着市场经济方面努力,还是强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这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确保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国在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和防治腐败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只有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才能推进建设法治政府进程。  相似文献   

17.
怀恺 《科技资讯》2008,(35):204-205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首要的就是要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实现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并建立起一个灵活、高效、廉洁的政府。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政府信息化建设正是政府完成这种创新的最好手段。本文对当前县市级政府信息化建设从思想上、实际操作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浅论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政府服务职能,实现政府职能从"全能型"转向"服务型"。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搞好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服务型政府是阳光政府、民主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创新政府、电子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需要政府干预,而且需要的是政府的适度干预。干预不足或干预过度,均不能达到弥补市场缺陷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构建能够适度干预市场的政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应急管理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必须增强自觉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知识的理念,增强依法处理非常时期非常事务的法治理念,增强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理念,增强全面预防和管理突发事件的法治理念,增强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法制理念,增强动员社会和公众自救与互救的法治理念;需要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雨天”法案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征用法律制度、行政救助法律制度、行政指导和行政监督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