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量纲定量分析.在这种分析方法中,以基本量纲作为独立变量组成量纲空间,各量以其量纲表达式作为该量的函数表达式,从而使真实空间中的运动转换到量纲空间予以定量分析,再将分析结果反代换,即得所需方程式.运用量纲定量分析,可以推导出基本定律,也可以避开具体定律推导出与这些定律有关的基本方程;而作为基本分析途径,还可以在既不应用基本定律也不应用基本方程的情况下依据一定的分析步骤直接对运动予以定量的分析.文章叙述了量纲定量分析的各个基本步骤以及每一步骤所依据的定义、定理或定则.同时结合各部分内容,运用这一方法试解了一定数量的例题.  相似文献   

2.
有关电介质理论的文献和教科书中,过去习惯上多采用厘米克秒制静电系(CGSE)单位制。在厘米克秒制静电系单位中,真空介电常数取等于1,其他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用ε表示,均为无量纲常量。我国已决定采用国际单位制(SI),它的电磁量单位基本上采用有理化的实用电磁单位。在有理化实用电磁单位中,认为真空的介电常数ε_0取等于8.85×10~(-12)法/米,是一个有量纲的常数,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等于ε_rε_0,称ε_r为该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它的大小与厘米克秒制静电系单位中该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相等,是一无量纲常数。本文从物理基本概念及极化物理过程阐明,在有理化实用电磁单位制中真空的介电常数认为应取等于1。所有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均为无量纲的常数,ε_0是一个电力单位转换常量,在有理化实用电磁单位制中,ε_0的量纲为L~(-3)M~(-1)T~4I~( 2),不应称为真空的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3.
双荷粒子Lorentz力的双矢势对偶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虑磁荷存在的情况下,给出了场强与双矢势的关系,由此推导出具有电磁对偶对称性的Maxwell方程表示式.讨论了有源情况下电磁场的能量及动量张量和它们的特性.求出了双荷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方程及其所受Lorentz力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石油类文献中岩石波阻抗(简称波阻抗)使用单位比较繁杂、混乱的问题,依据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并利用波阻抗定义公式和量的数学运算法则,推导波阻抗的量纲和单位,给出了波阻抗在MKS制(MKS unit system)、CGS制(CGS unit system)及SY/T 6580—2004波阻抗的标准单位,指出了一些石油类文献用波阻抗量的定义式中密度和波速的导出量单位直接定义波阻抗单位的不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5.
粗糙表面的加卸载分形接触解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粗糙表面加卸载接触力学模型,推导出了单个微凸体弹性、弹塑性以及塑性变形的存在条件,获得了对应条件下微凸体加、卸载的力学表达式。根据加载终点与卸载起点真实接触面积和总接触载荷不变规则,对传统的微凸体面积密度分布函数进行变换,分别给出了加、卸载接触过程中不同频率指数微凸体的面积密度分布函数,最终得到了加、卸载接触过程中粗糙表面真实接触面积与总接触载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个加、卸载接触循环内,粗糙表面加、卸载接触的力学性质取决于微凸体频率指数的范围;当微凸体的最小频率指数n_(min)与临界弹性频率指数n_(ec)的关系满足n_(min)+5≤n_(ec)时,粗糙表面在整个加卸载接触过程中呈现弹性性质;当n_(min)n_(ec)、接触下压量大于微凸体自身临界下压量发生弹塑性变形时,在相同的总接触载荷条件下,卸载过程中的量纲一真实接触面积大于加载过程中的量纲一真实接触面积,且两者的差值与下压量成正比,最大量纲一差值范围为0~0.085 8。  相似文献   

6.
单位在物理学中是很重要的,随着各种单位和单位制的确定,引进了量纲的概念。这样,可以使我们撇开物理量之间的数值关系,专门讨论它们之间量的关系,或者说量纲公式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将如何随基本单位改变。因此量纲和量纲公式是较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经典电磁对偶场论的双四维势描述形势,分析了该描述情形下电磁场的能动量张量,最后在四维势的理论框架下推导出电磁对偶广义Lorentz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中七个物理量的量纲,并推导了弹流理论中的无量纲量。本文也介绍了变载变速润滑图。当二个带有润滑剂的圆柱体接触时,载荷作用下的接触区的油膜厚度可以由四个方程中的一个方程计算出来,该方程可按照这篇文章所介绍的润滑图挑选出来。  相似文献   

9.
根据量纲一色散关系式数值计算得到的射流碎裂点最不稳定波数,在射流试验台上对平面液膜射流进行电磁激励谐振,采用闪光摄影技术对有无电磁激励谐振的液膜射流碎裂过程进行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激励谐振对于射流的碎裂过程影响很大,按照量纲一色散关系式计算所得的表面波最不稳定波数设置的电磁激励谐振能够大幅度缩短射流的碎裂长度,静止空气环境中射流的碎裂长度缩短了17%~60%,空气助力环境中射流的碎裂长度缩短了13%~52%,明显改善了一级雾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IUPAC)物理化学分会在1977年修订的关于物理化学量的符号、单位、术语的使用方法中,对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 r 规定为一无量纲的纯数,对反应物取负,对生成物取正。关于△H、△G 及 Kp 的单位,不同的教材中有不同的写法。△H 和△G 的单位在多数版本中写为焦尔[J]。平衡常数 Kp 的单位,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 Kp 有量纲;另一种则认为Kp 在某些情况下有量纲,有些情况下无量纲。究竟它们的单位如何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服装零售业的不断发展,购物点的照明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服装目标市场与照明设计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服装目标市场,服装商品、服装促销、服装价格几个方面分别讨论了服装照明的重要性和意义;第二部分,对不同细分维数下的服装照明进行了组合设计;第三部分,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对上海的一些服装店照明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种高效清洁燃烧纯甲醇燃料的新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台点火式电喷汽油机上进行了甲醇裂解燃料高效清洁燃烧的探索研究.研制了甲醇裂解装置和控制单元及其控制策略.发动机用汽油起动后,电控单元判别排气温度当其温度达到320℃以上时,电控单元自动从汽油燃料切换到甲醇裂解燃料下工作.在甲醇燃料模式下,通过ECU的标定,实现了自动运行.试验结果表明:与汽油和M20甲醇汽油相比,甲醇裂解燃料可以有效地提高点火式电喷发动机的效率,显著增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而且降低了尾气中有害气体排放.可见燃用甲醇裂解燃料是电喷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按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转变观念,正确把握好交往的"四度",灵活运用社交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构建和谐人际环境的目的,真正做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快速法测定导热系数,导温系数等工程材料热物理性质的测量原理,订正了一个计算公式,指出了测量中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的意义,以及对不同材料正确控制测量条件,获取测量数据的一个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产品造型的比率美。以比例因子的数比语汇实现产品的整体与局部、各部分之间的尺度与比例.寓美学法则于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水-岩作用模拟中饱和指数SI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化学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综合分析了水化学分析数据误差的传递及其对饱和指数SI值的影响,饱和指数SI反映了水-岩系列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各水化学分析数据误差对SI值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反应”最为灵敏的是水的pH值。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古典民俗学和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史 ,以及西方现代民俗学史 ,论述民俗研究之基础为描写民俗学。进而论述中国民俗学学派之基石 ,为对中国民俗事象之六维立体思维的微型研究和立体描写研究 ,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现状及其渊源、历史沿革与演变、风习萌芽与未来发展趋势 ,以及民俗事象所反映的民族心理的探讨与记叙。再进而论述描写民俗学的四个主要方面的作用 ,和对兄弟学科的关系。最后论述在厚实的描写民俗学成果的基础上 ,可以获得厚实的历史民俗学、比较民俗学、理论民俗学成果 ,从而建构起绚丽多姿、放出异彩的中国民俗学学派  相似文献   

18.
全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自发渗吸过程时间归一化处理方法研究进展,从渗吸作用原理出发,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修正扩展形式;同时,基于岩芯尺度经验和理论归一化模型,深入分析了现场应用中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详细总结并归纳了具有代表性的无因次模型及其边界约束条件。结果表明:(1) 毛管力和重力是渗吸的主要作用机制,多数致密油藏渗吸过程受两者混合机制控制;(2) 对于致密孔隙介质,岩芯时间标度归一化模型结果和实际油藏最终收敛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无关性较强,预测失准;(3) 利用带压渗吸时间标度归一化模型可建立岩芯尺度与油藏尺度焖井渗吸时间之间的关系。因此,基于不同控制机制的修正标度解析方程,建立适合致密储层不同介质渗吸时间标度归一化模型,对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动态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问题是我国刑法确立了单位犯罪主体之后所产生的一个程序问题。但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 ,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是要解决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单位犯罪诉讼程序上与刑法的失衡问题。就单位犯罪诉讼程序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单位犯罪诉讼程序所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纲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