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室内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城市居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的。但人们对室内的环境污染问题还缺乏一个系统的了解。本文主要论述了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室内环境污染物及来源的分析,提出了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竣工阶段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3.
由于室内装修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产生室内环境污染的原因,总结了污染对人造成的危害,告知装饰材料的选择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和对装饰后的质量监测及发生污染后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要控制好室内环境,把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害物质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以保证居民健康生活的正常需要,作为专业监理人员应对室内环境污染有害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取样、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和处理程序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5.
介绍我国室内环境监测的发展状况,归纳了室内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分析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列举了国家颁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监测指标和浓度限制,为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依据。根据以上所述,认为预防和改善室内环境污染,应大力开发和使用绿色建材,倡导和建造"健康建筑",从根本上解决室内环境污染,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魏双喜  王小龙 《科技信息》2007,(27):109-109
随着全住宅的日益拓展,其室内环境质量控制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装修监理人员对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即对全装修带来室内环境污染的各种有害的控制)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室内环境污染,指出绿色植物对高校图书馆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室内绿色植物选取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室内环境污染由建筑和装修(包括材料和工艺)产生,最直接、高效和经济的办法是在建设和装修过程中杜绝室内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室内装修的新时尚,但是也带来了室内环境的污染的问题。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只要有建筑工程的合理设计,选材上的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的一丝不苟,工程竣工后加强通风换气,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是能够得到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的产生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现阶段防治此类污染的主要措施,提醒人们要高度重视室内污染.  相似文献   

11.
林安梧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1):5-11,128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共同体之建立与宗教、理性之诞生相伴而生,而这与“皇权”与“孝道”相应,皆与“血缘性的纵贯轴”密切相关。顺着历史与哲学两层面而展开分析,周公之制礼作乐代表由部落王权走向普遍王权,隐含一王权的虚化与孝道之落实。就政治文化史、思想观念史而言,此即是由“帝之令”转而为“天之命”,是由畏惧生仁敬,由威权转道德,血缘性纵贯轴亦由此得以确立。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原先的政治理想──王权虚化、孝道落实,并未真正成功。随着帝皇专制、绝对皇权的建立,孝道亦因之而被异化了,因而专制性的纵贯轴与血缘性纵贯轴极奇诡地合为一体。然而,时至今日现代化的发展,孝道已逐渐由血缘性纵贯的专制皇权中解放开来,走向人际性的互动轴,孝道也有着崭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悲悼》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金锁记》是中国近代女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这两位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这两部作品的结尾却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格调。文章从人物性格的不同、创作主体的不同以及作品所反映的不同社会背景分析形成结尾不同格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辞章的四大要素为“情”、“理”、“物(景)”、“事”,其中“情”与“理”为“意”、“物(景)”与“事”为“象”。而“意”与“象”之所以能相互联结,如依据“格式塔”心理学派,就有“异质同构”或“同形说”的解释。而这种“异质同构”说用于解释意象的形成,是被公认比“移情”、“投射”说更为精确的。因此以此为基础,将辞章四大要素进行联结,除了可就个别意象由“异质同构”推扩至“同质同构”外,也可再就整体意象拓大到“异形同构”与“同形同构”,加以呈现。而无论是哪一类的“构”,都有“单轨”、“双轨”与“多轨”的不同,以造成其变化。  相似文献   

14.
传统学说中经济法与社会法均以"社会本位"为基础,但未对其各自视野中的"社会利益"加以区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应以"法本位"这一法的核心概念为逻辑起点,对一般意义的"社会利益"以及经济法与社会法各自视野下的"社会利益"做出内涵区分,以明确二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5.
唐代“刘蕡不第”事件是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唯一一件“登科”的举子自辞名、要让位给落第举子的事件。自此以后,为了科举功名,或皓首穷经,或降尊屈就,或丧失气节等等,“士道”开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士人”作为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阶层的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6.
哈罗德.品特是当代剧坛上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荒诞派剧作家之一。本文选取品特的早期主要作品———《一间屋》、《生日晚会》、《看房人》和《归家》,对比、分析了作品中深邃的现实意义,揭示了在这些荒诞作品中所蕴含的现实主义成分及折射出的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在这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一方面,品特借鉴荒诞派的戏剧创作手法,创设出一个“亦真亦幻”的舞台世界;另一方面,以当代英国社会为创作背景,反映了剧作家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7.
"李约瑟难题Ⅱ":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成效较高,而现代科学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从"元气说"的角度看,气既是自然物质的本原,也是人类精神的本原;既具有多元性与连续性,又具有应变性与感应性。这使中国科学技术及其思维范型的适应能力、同化能力与扩展应用能力较强。同时,元气说也是现代科学的思想宝库。因此,我国应重视传统文化建设与科学文化建设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婚姻本身是“父系”文明的产物,在以父维系的社会出现以前,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不能算作“婚”的。本文用“聚麀’一词来指称初民两性关系,并分析了“聚麀”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和决心有关,也与一个能够发挥市场优势的制度安排有关。因此,在一个以竞逐富强(thepursuitofpower)为原则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世界中,中华民族在进行经济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必须改变自己文化上无兵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文明冲突论”具有双重含义:在国际政治上,它颠覆了西方文明具有普世性这个命题,但又通过对西方文明独特性的强调而重构了这个命题,其意是要劝喻西方国家深根固本,宁静志远。在国内政治上,它又显示了美国白人对日益活跃的少数族裔的恐惧和敌视。概言之,它既昭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深闭固拒,也显现了美国白人的惟我独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