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温环境下聚磷微生物的富集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温环境下生物强化除磷工艺的启动与运行,研究了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两种模式富集驯化好氧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效果.研究表明,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8~11℃的低温环境下能有效完成好氧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富集驯化,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反应器分别在第40d和第80d达到稳定状态.厌氧/好氧反应器内污泥释磷和吸磷能力强于厌氧/缺氧反应器内污泥,分别为27.7 mg P/g MLVSS,35.2mg P/g MLVSS,17.4mg P/g MLVSS,23.1mg P/g MLVSS.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在好氧条件下以氧为电子受体快速吸收磷,而好氧聚磷菌在缺氧环境中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立即吸收磷的能力较弱,仅为6.9mgP/gMLVSS,占好氧吸磷的19.6%.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两个反应器富集前后聚磷菌(Accumulibacter)的丰度分别由9.3%(接种污泥)增加到79.3%(好氧聚磷菌)和61.6%(反硝化聚磷菌),同样表明了在该低温环境下两个生物强化除磷工艺均实现了Accumulibacter的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银,在SBR中模拟EBPR工艺流程。通过短、长期暴露,探究系统中SOP、COD等指标的变化,以此来研究纳米银对EBPR系统除磷效能的影响。短期试验中,纳米银质量浓度(ρAg)低于4 mg/L时,对厌氧段无明显影响;高于8 mg/L时,对厌氧释磷抑制明显;对好氧段均无明显影响。长期试验中,ρAg为0.5 mg/L时,对除磷性能无明显影响;2.5 mg/L时,对SOP和COD的去除效果逐渐降低;5 mg/L时,对SOP和COD的去除效果较空白组显著降低。通过对EPS、MLVSS和MLSS的检测,反映出当ρAg高于2.5 mg/L时,系统中PN、PS和微生物的含量均随ρAg的提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有机碳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酸盐和不同基质的有机碳源对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的影响以及磷的厌氧释放量和好氧吸收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为获得稳定良好的生物除磷效果,厌氧时间必须保证生物易降解有机物在厌氧过程基本去除,同时COD负荷也不能太低,还要满足反应器中生物量能够实现净增长。研究认为乙酸盐能够较好地刺激聚磷菌厌氧释磷达到过量生物除磷,磷的厌氧释放量和好氧吸收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为提高除磷效率必须保证足够的厌氧磷释放量。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污水处理厂好氧池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一株高效聚磷菌AP7,经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初步鉴定该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实验表明,菌株AP7具有典型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的特征,除磷率为70.1%。  相似文献   

5.
从北京城市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回流污泥中分离获得两株高效聚磷菌株,确定出稀释倒平板分离技术更有利于聚磷微生物的筛选.经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确定出A、E两菌的最优碳源选择分别为乙酸钠和谷氨酸钠;并在降低碳源质量浓度,即COD小于100 mg.L-1的条件下进行最佳生长条件优化:A、E两菌的最适pH值分别为8和7,最适温度分别为20℃和25℃;金属镁、钾和锰离子对聚磷微生物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聚磷微生物呈现出较好的厌氧放磷、好氧摄磷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处理生活污水的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的除磷和脱氮特性,采用SBR接种普通活性污泥,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浓度的方式,结合短污泥龄控制,实现了EBPR系统的快速启动,并对启动后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由200 mg/L左右逐步提高至500 mg/L左右时,29 d可实现EBPR系统的启动,此后30 d内出水磷浓度稳定维持在0.5 mg/L以下,磷去除率平均达99.4%.该系统还可长期高效稳定地用于高磷污水(含磷40mg/L)的处理.成功启动后的EBPR系统内聚磷菌(PAOs)为优势菌,占全菌总数的34%±3%,但也存在硝化反硝化菌和聚糖菌.在EBPR系统稳定运行时的好氧段,PAOs吸磷的同时伴随着脱氮菌群的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作用,使得平均总无机氮(TIN)损失达7.6 mg/L,系统总氮(TN)去除率在70%左右.EBPR系统内除磷耦合同步硝化反硝化,可实现污水的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污水除磷工艺的现状及研究动向;着重介绍污水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及其影响因素如碳源、pH值、温度等,并结合此工艺探讨如何实现磷回收;指出实现从污水中去除磷的目的和磷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污水除磷和回收磷相结合工艺,应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强  陈建平  卢龙 《江西科学》2010,28(5):614-617
论述了碳源种类和浓度对厌氧释磷过程的影响。由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诱发的磷酸盐释放一般都优于其它碳源,明确以乙酸为基质的相关生化机理模型从生物代谢和还原力供给方式方面的差异,VFAs以外的基质(葡萄糖,淀粉等)是否能释磷以及释磷作用机理还有待研究,聚糖菌的存在会抑制聚磷菌的作用。当有机负荷率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其不再是厌氧释磷的限制性因素。针对碳源对厌氧释磷影响因素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尽管很多研究者在该领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争议和无法解答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生物除磷工艺的碳源要求 ,以及影响其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并理论结合实践 ,分析碳源分配对生物脱氮除磷的工艺选择和运行的重要性 ,建议从碳源的角度进行污水除磷设施的优化设计 ,以此开发新的工艺来解决进水碳源成为限制因素的污水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SBR法好氧段碳源浓度对吸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厌氧/好氧(A/O)生化反应器中的聚磷菌为研究对象,采用SBR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探讨在好氧段碳磷质量比(m(C)/m(P))对聚磷菌(PAOs)合成聚β羟基丁酸脂(PHB)及吸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好氧段中易降解有机底物的存在,可使聚磷菌(PAOs)继续进行PHB的合成反应,并伴随磷的吸收,而不是磷的释放,这与传统理论不符;当好氧段挥发性脂肪酸(UFAs)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PHB在好氧段的合成速率ηO远远高于反应开始在厌氧段的合成速率ηAn,前者约为后者的5倍;A/O运行模式有效地富集了PAOs,并有效抑制了普通异养菌(OHOs)的增长,并且氧化还原电位(ORP)可作为A/O除磷系统表征吸磷结束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以稠油为唯一碳源的原油平板实验,从胜利油田油水井中筛选获得2株稠油降解菌株BY和TH,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BY和TH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在40℃下均能产生显著的扩油圈.摇瓶实验结果显示2株菌与稠油作用后能发生明显的乳化分散现象.降解菌与稠油作用后,沥青质质量分数降低率分别为40.7%和32.5%,降黏率分别为64%和53%,且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从63 mN/m分别降低至35 mN/m和40 mN/m左右,结果证明了菌株BY和TH在稠油降黏技术上具有潜力.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焦粉为碳源,混合酸(浓H_2SO_4和浓HNO_3)为氧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荧光碳量子点。利用UVVis、FTIR、TEM、XRD等对其进行表征,并分析碳量子点的合成条件对碳量子点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条件对碳量子点性能的影响由主到次的顺序为:混合酸体积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合成该碳量子点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5℃、混合酸体积为12mL、反应时间为9h及pH值为9,所制荧光纳米碳量子点的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相似文献   

15.
Long term effects on immune function of early nutritional depriv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 G Jose  O Stutman  R A Good 《Nature》1973,241(5384):57-58
  相似文献   

16.
17.
Sinorhizobium fredii strain HN01 can use proline as the sole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 A mutant strain GXHN100 unable to catabolize proline was screened from 6000 Tn5gusA5 random insertional mutants of S.fredii strain HN01. Sequenc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an open reading frame, named pmrA (proline metabolic relative), was inserted by the Tn5gusA5. A positive clone, namedp GXHN100 which containing 3.3kb foreign DNA fragment of S.fredii strain HN01, was isolated from a partial gene library of S.fredii HN01 by colony in situ hybridization.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pGXHN100 contained the entire pmrA gene. The 3.3kb DNA fragment of pGXHN100 was cloned into a broad-host-range cosmid vector pLAFR3 to form plasmid pGXHN200 which was subsequently introduced into GXHN100 to form a complemented strain GXHN200. Plant test showed that GXHN100 was effective and no obvious changes in nitrogenase activity comparing with parental strain. But GXHN100 nodulated 2 days later on soybean and its nodulation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were decreased.The complemented strain GXHN200 restored the nodulation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GXHN100 to the wild type.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桥梁长期挠度分离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挠度长期监测信号的多尺度特性及温度荷载下挠度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利用修正平均周期图法获取信号分量周期长度,结合基于中心移动平均法的挠度温度效应分离策略,提取结构变形特征,运用ARIMA模型建立结构变形趋势的预测模型.以黄冈长江大桥为例,讨论了温度与挠度的相关性,通过模拟数值试验验证分离算法的有效性.实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精度,可为桥梁进行损伤识别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的责任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活动应该在多个保存机构在协作的基础上,职责分明共同完成.国家图书馆应该在整个数字信息长期保存活动中承担起领导的职责,既要与其他机构互助协作,又要充分发挥其领导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