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福喷叮治疗肺结核合并乙肝的临床表现。方法 :对 2 8例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携带者用含利福喷叮方案治疗的结果及肝毒副作用进行分析 ,并以利福平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二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 78.5 %和 85 .1% ,X线表现病灶总吸收率分别为 89.3%和 72 .1% ,治疗组肝损害发生率小于利福平组。结论 :利福喷叮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安全的抗结核药物 ,疗效与利福平相当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肝损害比利福平小 ,值得临床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复方甘革酸苷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更(NASH)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及各观察指标的价值.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在生活方式及行为干预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对照组仅进行生活方式及行为干预的基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记录肝肾功能、血糖、土脂水平、BMI指数、肝脏B超的变化,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有效率差别,评价二甲双胍联合复方甘革酸苷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炎肝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4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肝生化指标和BMI指数均显著好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为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更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治疗药物中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其发生机理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等有关.乙肝病毒携带、个体免疫状态、既往肝病史等均是影响药物性肝炎的主要因素.为避免结核病人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治疗前须先检测乙肝标志物,并密切观察其肝功能的变化,以减轻抗结核治疗中的药物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复方非那根液治疗肛周湿疹临床效果.方法 将肛门湿疹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用复方非那根液治疗)51例和对照组(用皮炎平治疗)49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为87.8%.两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非那根液治疗肛门湿疹有明显效果及良好的远期疗效,可作为常规外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妥泰添加治疗癫痫长期开放性观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添加妥泰前3个月基线月均发作频率,将94例癫痫患者分为非难治性癫痫组58例(NIE组)和难治性癫痫组36例(IE组),将每例最后6个月的月均发作频率与基线进行比较,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为69.1%,NIE组有效率84.5%,控制率63.8%较IE组44.4%、22.2%明显为高.副反应主要为反应迟钝、食欲下降、肢体麻木等,几乎均在加量期出现,占31.9%.结论 妥泰添加治疗癫痫疗效稳定,耐受性好、副反应小、是适于长期应用的新的高效抗癫痫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75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组(治疗组),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治疗组行胸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并每日尿激酶胸腔冲洗.比较两组病人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胸膜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出现机会及治疗3个月后胸膜厚度.结果 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6.5±2.3)d,住院时间(11.8±5.2)d,没有病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1.8±0.7)mm;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11.4±5.1)d,住院时间(15.2±6.9)d,8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4.2±1.2)mm.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以加快胸水消失,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预防胸膜增厚粘连,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林淑君  蔡友鹏  许慎 《海峡科学》2007,(8):40-40,42
目的:观察紫杉醇(PTX)联合奈达铂(NDP)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食管鳞癌患者24例,紫杉醇135~1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奈达铂80~100 mg/m2,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2h,第2天,21天为1周期,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24例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54.1%(13/24).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1例.中位缓解时间为4.6个月(3~7个月),中位生存期9.7个月(3.5~2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所致的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骨骼酸痛.消化道反应轻,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较高,毒副反应较轻,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骨骼酸痛.  相似文献   

8.
探讨安化丸治疗肝炎后肝硬化 ( PHC)的疗效。采用安化丸治疗 PHC患者 60例 ,同时用强肝再生丸治疗3 0例作对照观察。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 83 .3 % ,对照组为 4 3 .3 %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随访6个月无复发。安化丸治疗 PHC有显著疗效 ;疗效与安化丸具有多靶作用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到2002年12月间采用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联再加上链霉素(S)或乙胺丁醇(E)方案治疗的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阳性患者肝功能的情况,以同期采用同样化疗方案治疗的乙肝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5项阴性结核病患者为对照.结果 HBVM阳性组肝损率(35.61%)高于乙肝阴性组(17.0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结论抗结核药物对HBVM阳性患者肝功能损害大.  相似文献   

10.
李万志 《甘肃科技》2010,26(10):138-138,62
评价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过敏性皮炎的疗效;对99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和氧化锌软膏,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75%,对照组72.34%(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复方炉甘石洗剂治疗过敏性皮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