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讨论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伊斯兰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烙有宗教信仰印痕的人生观念的表达;二、富含宗教习俗色彩的题材内容的书写;三、素朴而诗意的审美品格的确立。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强大的文化心理背景,影响着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题确立、题材选取和风格建构,同时带给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独特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2.
张永刚教授历时4年完成的新作《后现代与民族文学》2014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现代与民族文学》立足于后现代视域,重点考察了西南边疆(云南、广西、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当代发展形态、文学实践策略以及创作主体的身份认同、文学表现等问题。张永刚教授研究西南边疆民族文学创作不仅局限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4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有较突出的表现,发展迅速,形势喜人,进一步丰富和繁荣了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大家庭的文学宝库。其总体发展态势依然强劲,中篇小说创作势头抢眼,长、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呈现平稳发展,诗歌创作保持旺盛势头,文学理论批评仍处于相对滞后状态。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少数民族文学抵达文学前沿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少数民族文学的优势就在于文化的差异性,文学的根本问题是生活,文学作品的成就在于生活的深度、广度及真实程度,同时,作家的艺术求索和良好素养,也是文学创作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一个较为宏阔的时空间对鲁迅与少数民族文学的联系进行了横向纵向的扫描,指出:鲁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不止限于文字间的借鉴、模仿,更表现为心灵间的神魂相契。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表现在民族教育方面则是民族教育机构的设立、民族干部的培养、中小学教育规模的扩大、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及师资力量的培育等。民族教育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流行一种把民族文化"符号化"的倾向,似乎一个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必须创造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才能展示本民族的存在。产生这种倾向的理论原因是对文明和文化关系的错误认识,现实原因是文化"商业化"需求的表现,造成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误解。文章从文明、文化和民族文化价值观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五十多年的艺术创作,也如同整个中国电影的大命脉那样,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其中有相当多的篇幅和细节描绘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民俗风情,组成一幅幅生动活现的少数民族民间风情画。文章主要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当中的民俗化倾向做某些系统归纳和整理,并且进行相应的美学分析,希望能从电影化的文艺民俗学角度,剖析少数民族电影当中丰沛富饶的文化内涵、别致多样的电影镜语表现形态,从而得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可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和迁徙史诗三大类型.创世史诗歌唱的是创世神话,常有宏大、深远的绮丽想象;英雄史诗歌唱的是民族英雄,常有伸张正义、慷慨激昂的抗争意识;迁徙史诗歌唱的是迁徙的历程,常有背井离乡的隐隐哀伤.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特征,特别是迄今依然在传唱的史诗,其特点处在不断的变迁中.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类型和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西南少数民族史诗包含了创世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三大门类,其中创世史诗、迁徙史诗最为丰富;西北少数民族则以英雄史诗最为显赫.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和中外文学比较研究分别是文学比较研究两翼中的一翼 ,二者是平行的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不应厚此薄彼。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崇尚兼收并蓄、吸其长、避其短的“拿来主义”原则 ,将人类学理论引入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 ,开拓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国家教育部列的二级学科,不等同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作为文学的研究过去人们多注重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但这两方面的描述远远不能展现其整体形态及深层积淀。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创作心理包括族群的“种族心理积淀”、作品的形式因素、外部世界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读者的接受心理等,在更广阔的领域努力揭示对象的深层意蕴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继承“山海文化”传统迅速发展。探讨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山海文化”的文学主题,尤其对台湾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与书面文学之间的源流性、统一性、差异性、变异性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认为具象的“山海文化”符号意象和抽象的“山海文化”审美气质是台湾少数民族文学民族特质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译学研究中,忠实被视为最高的标准;然而,比较文学却认为,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是不可避免的。从传统的翻译标准入手,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性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艺学"可指代两种不同层面的文论体系:一是民族国家层面上的中国文学理论体系,即中国文艺学;一是少数民族层面上的文学理论体系,即少数民族文艺学。对于中国文艺学来说,少数民族文艺学不是要在原有体系中填补余下的空白,而是要确立一种新的文艺学观念,即反对独断论的、非单边主义的、去中心化的、多民族视角的文艺学观念。对世界文艺学来说,中国文艺学亦如是。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方文献是一种信息资源,具有很多独有的特点与内在的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目前对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效果并不理想。阐述了民族地方文献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了充分利用民族地方文献的价值,探讨了通过科学手段加强民族地方文献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方文献,是民族地区的宝贵遗产。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中,应提高对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开发意识,努力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建设。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认识和技能,做好抢救和保护工作,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好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如何建立民族地区地方文献共享体系,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地方文献共享建设,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地方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略分析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和作家自觉的艺术求索。到了新世纪,随着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少数民族文学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9.
袁枚性灵说推动了清代文学的解放。具体表现为:1.诗人真性情的解放。它是对传统诗学“以礼制情”、“主理抑情”、“以政治功用代替抒情”的反拨。2.创造精神与个性的解放。它一反宋元以来规唐模宋的诗学思想,张扬个性与独创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叛逆广泛地存在于不同语言间文学作品的译介中。传统的翻译研究总是把它置于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对照之后的“信”与“不信”、“意译”与乱译”、“归化”与“异化”之中去讨论。现试图从接受环境对译本的影响角度入手 ,从翻译史中抽取若干个创造性叛逆的个例来分析它们的诸多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