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高灰熔点煤气化特性,以水煤浆为气化原料,在沉降炉内进行了我国典型高灰熔点煤老矿中煤气化反应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气化温度和O/C摩尔比对合成气组分、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O/C摩尔比条件下,有效合成气体积分数、碳转化率及冷煤气效率随气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气化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O/C摩尔比的增加,CO2的体积分数和碳转化率随之增大,而冷煤气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实验条件下,老矿中煤的最佳O/C摩尔比为0.90~1.05.  相似文献   

2.
中国典型煤种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5种典型煤种在1 100~1 400 ℃范围内的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特性,并利用未反应碳缩合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实验与计算结果表明,在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气化反应控制步骤逐渐由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过渡到扩散控制;在高温条件下,高灰熔点煤与低灰熔点煤的气化反应特性有所不同,这与高温下低灰熔点煤灰发生熔融、灰层阻力增大有关.未反应碳缩核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煤气化工艺作为煤制天然气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利用的关键。基于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建立BGL(British Gas Lurgi)炉煤气化工艺,以合成气有效成分、制气效率及水蒸气分解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常规气化技术中气化剂操作参数对工艺的耦合作用,得出最优气化剂组成及预热温度;同时,为解决煤气化过程中CO_2排放量大及氢碳比较低的问题,分别引入CO_2、CH_4对气化剂进行改进,进一步优化气化剂组成。结果表明:在常规气化技术中,m_(O_2)/m_(Coal)=0.33、m_(H_2O)/m_(Coal)=0.14为最优气化剂组成,220℃为最优气化剂预热温度;在改进气化技术中,m_(CO_2)/m_(H_2O)=0.18,m_(CH_4)/m_(H_2O)=0.08为最优气化剂组成。  相似文献   

4.
三种煤配合降低淮南煤灰熔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淮南煤通过配煤降低灰熔点,以探讨符合Texcao气化炉灰熔点要求的配煤方案.选用主要原煤5种:淮南煤A为高灰熔点煤,其他4种原煤(分别为B、D、E和F)为低灰熔点煤.采用高灰熔融性淮南煤A与2种低灰熔点的煤相配加形成配合煤,其中配以C煤(固定50%)调整B煤或D煤等低灰熔点煤与淮南煤的百分比.进行配煤灰熔点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煤的灰熔点比淮南煤显著降低,配合煤灰熔点的变化与3种煤的灰熔点没有简单的比例关系,配合煤的灰熔点与煤灰组成也有关系.ACB、ACE、和ACF三种配合煤在淮南煤比例为35%时,其灰熔点都低于1380℃.符合Texcao气化工艺要求,只有ACD配合煤的灰熔点不符合Texcao气化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的工业中,很多方面都能涉及到煤气化技术,例如煤制甲醇等等。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煤气化技术在煤制甲醇的工艺过程中是较为关键的技术环节。这项技术包括很多类别:德国Lergi公司的Lurgi块煤加压气化技术、德国HTW流化床气化工统分析。本文主要针对煤制甲醇过程中煤气化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不会改变。开发先进的煤气化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直接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研制和推广应用煤气化技术,发展基于煤气化的能源转化技术已成为能源领域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共识。基于此本文对煤气化技术发展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念超  杜祥海 《科技信息》2007,(36):40-40,54
第二代煤气化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洁净煤利用技术。Lurqi加压气化、Texaco气化、shell气化、Prenflo气化和GSP气化是五种典型的煤气化工艺。它们均采用高温、加压气化工艺,气化指标好,气化效率高并有利于环保。气流床气化是发展现代大型煤化工项目的首选工艺。  相似文献   

8.
煤气化技术是发展新型洁净煤化工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综述了目前成熟工业化的3种气化技术:固化床、流化床和气流床气化技术,并对这3种气化技术相应气化炉的特点及在国内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3月8日,榆林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榆神工业区管委会能源科技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一行前往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就煤气化废渣处置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是煤间接液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壳牌煤气化的工艺原理及气化工艺装置的特点,简单讨论介绍了煤质对Shell煤气化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ASPEN软件模拟CO2-O2/H2O混合气氛下的煤气化系统,采用炯分析法对系统的(火用)效率和(火用)损失状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气化温度、气化剂中CO2的含量以及气化剂预热温度三种因素对气化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化温度从800℃升高到1400℃时,(火用)效率从76.31%提高到88.49%;随着气化剂中CO2含量提高,气化过程(火用)效率先降低后升高,当CO2含量提高至12%以后,气化过程(火用)效率持续升高,气化剂中CO2的含量为45% ~48%时,气化煤气中有效气体含量达到最高值79.41%;气化剂的预热温度对炯效率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由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于遵宏教授领衔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工程化应用”项目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建于山东充矿集团国泰化工有限公司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工程化装置一次投料成功,一次打通整个工艺流程,并完成80小时连续、稳定运行。它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与国家能源结构相适应的煤气化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蒸汽煤比对湍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压力为0.3 MPa的湍动循环流化床热态实验台上对淮北烟煤进行了煤气化试验,研究了蒸汽煤比(质量比)对气化过程的影响.气化炉提升段具有下宽上窄的特点,床料采用宽筛分石英砂.气化试验过程中,实现了提升段下部湍动流化、上部环核流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蒸汽煤比的增加,煤气中CH4体积分数基本保持不变,CO体积分数从13.12%下降到11.98%,H2体积分数从初始12.3%增加到14.63%而后下降至14.19%,CO2体积分数从13.84%下降至12.94%后,略微上升至13.06%.蒸汽煤比的变化对干煤气产率、冷煤气效率及碳转化率都有影响,其最大值分别为2.89 m3/kg, 59%, 81%.  相似文献   

14.
应用ASPEN软件模拟CO2-O2/H2O混合气氛下的煤气化系统,采用分析法对系统的效率和损失状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气化温度、气化剂中CO2的含量以及气化剂预热温度三种因素对气化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化温度从800℃升高到1400℃时,效率从76.31%提高到88.49%;随着气化剂中CO2含量提高,气化过程效率先降低后升高,当CO2含量提高至12%以后,气化过程效率持续升高,气化剂中CO2的含量为45%~48%时,气化煤气中有效气体含量达到最高值79.41%;气化剂的预热温度对效率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贺娟 《科技信息》2007,(24):58-59
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煤气化则是煤炭利用的基础技术,也是煤化工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技术。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以煤为原料的中小型氮肥企业,造气能耗占到整个合成氨能耗的60%以上,煤气化技术的优劣对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改进煤气化技术和选择适宜的煤气化工艺,已成为中小氮肥企业关注的焦点。下面笔者对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煤气化技术作一个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16.
煤气化技术作为煤炭深度加工、转化的先导技术,是洁净煤技术的优先发展技术之一.本文主要对代表性的煤气化技术(固定床(移动床)气化;流化床气化;气流床气化)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煤气化技术更适应现代煤化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Shell煤气化飞灰粘附特性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Shell粉煤气化炉飞灰的粘附特性,利用XRF、激光粒度分析仪、SEM-EDX等仪器对采自皖北、云南矿区的两种煤在Shell气化过程中形成的飞灰样品进行了分析检测,探讨了化学成分、粒度分布、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等因素对飞灰粘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皖北煤飞灰中一些微量元素含量比云南煤飞灰含量高,颗粒直径在1~2 μm范围的大颗粒数明显少于云南煤飞灰,但是飞灰的比表面积大于云南煤飞灰,这是皖北煤飞灰的粘附性比云南煤要高的主要原因;此外,飞灰颗粒为球状,表面附着小的球形颗粒,该颗粒的Ca元素含量较高,使得它们彼此容易粘连在一起,从而促进了飞灰的粘附和沉积.  相似文献   

18.
对双室并列流化床煤燃烧/煤气化煤气发生炉的热态运行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煤气化系统的点火启动方式,分析研究了系统在热态运行时的操作特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煤的气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白宏伟 《科技资讯》2010,(31):86-87
据专家预测,2020年前我国煤气化炉的市场需求数量将达到2250,煤制油、煤制烯烃、合成氨等煤化工产业正在日益兴起,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大型煤气化炉;加上我国占全国煤炭总储量20%左中的高硫煤,如果要获得清洁、高效的利用,也要靠气化技术来带领。  相似文献   

20.
对双室并列流化床煤燃烧/煤气化煤气生炉的热态运行进行实验研究,确定了煤气化系统的点火启动方式,分析研究了系统在热态运行时的操作特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煤的气化过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