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水工闸门MC尼龙滑块摩擦系数测试成果,分析不同工况下MC尼龙滑块的工作规律,为选择水工MC尼龙滑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原位聚合反应制备的MC尼龙6/纳米ZnO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利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my法、Mo法和Kissinger法对其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纳米ZnO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使晶核的生成变快,提高了MC尼龙6的结晶温度和成核速率;同时纳米ZnO粒子和MC尼龙6分子链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阻碍了MC尼龙6分子链在结晶过程中的运动,导致结晶活化能提高,晶体生长速度下降,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无机纳米拉子的出现为MC、尼龙的改性曩供了新途径。本研究用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AL-20—3/MC尼龙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石墨烯/MC尼龙(MCPA)复合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石墨烯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石墨烯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5%的石墨烯可以使MC尼龙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17.4%,14.7%,17.5%,24.3%;在干摩擦条件下,将石墨烯添加到MC尼龙中,能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但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变化不明显;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石墨烯/MC尼龙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由粘着磨损转变成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一种表面接枝尼龙6的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加以表征.通过对碳纤维表面的-COOH和-OH官能团进行异氰酸酯化并用己内酰胺稳定化,再将碳纤维加入到己内酰胺单体融体中,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制得表面接枝尼龙6的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红外和热重分析都表明,碳纤维表面已接枝上异氰酸酯和己内酰胺.热重分析计算得接枝率为2.69%.用DSC研究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结果表明碳纤维对基体尼龙6具有异相成核作用,并且结晶速度提高;碳纤维表面接枝的尼龙6在结晶前期对晶体生长有诱导和促进作用,而在结晶后期有位阻作用,使晶体的粒度变小,结晶的完善程度降低.拉伸实验表明,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MC尼龙6相近.  相似文献   

6.
采用纳米ZnO填充单体浇铸(MC)尼龙的方法制得了MC尼龙/ZnO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吸水性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材料的表观形态、吸水性和结晶性能进行表征,并选用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对其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的纳米ZnO在MC尼龙基体中分散性较好;随着纳米ZnO添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并且纳米ZnO未改变MC尼龙的结晶形态;纳米ZnO的加入同时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了良好的抗菌效果,其抗菌率可达92.4%。  相似文献   

7.
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表面接枝聚己内酰胺链段的碳纤维(CF)/单体浇铸(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以及其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结晶动力学特性;用Jeziorny法和Liu法对它们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碳纤维对基体尼龙6的结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了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表面接枝聚己内酰胺链段的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比未接枝的碳纤维/MC尼龙6原位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更大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8.
SiC颗粒填充单体浇铸尼龙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研究 Si C颗粒作为填料对单体浇铸尼龙 (MC尼龙 )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选用两种材料在 MM- 2 0 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借助于扫描电镜观察了磨损形貌 ,探讨了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在干摩擦条件下 ,Si C颗粒填充 MC尼龙的摩擦学性能与载荷和滑动速度的乘积 (Pv)值的大小有关 ,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比纯尼龙的大 ,当 Pv值较低时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比纯尼龙好 ,其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当 Pv值较高时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不如纯尼龙 ,其磨损机理主要是疲劳剥落 ,并有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在水润滑条件下 ,Si C颗粒填充 MC尼龙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能 ,其摩擦学性能受 Pv值的影响小 ,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9.
制备一种掺杂液体石蜡的单体浇铸(MC)尼龙复合材料,并研究其结晶形态、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液体石蜡的引入可限制MC尼龙中α和γ晶型的成核与生长,导致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下降;液体石蜡的加入也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并降低其摩擦因数;当所加液体石蜡质量分数为6.0%时,MC尼龙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种原位表面修饰的纳米SiO2(RNS和DNS)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纳米SiO2/MC尼龙6复合材料,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RNS和DNS的加入均能使MC尼龙6的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增强和增韧的作用,RNS的影响要大于DNS;同时通过SEM、TGA等分析手段,考查了纳米SiO2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基体中分布均匀,两种纳米SiO2的加入均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热稳定性,使MC尼龙6的起始降解温度分别提高10℃和21℃.  相似文献   

11.
组合扁挤压筒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中的关键是合理地确定预应力场,本文利用有限元混合法,处理组合扁挤压筒过盈配合接触问题,成功地解决了组合扁挤压筒预应力场的分析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过盈配合面上的接触力不是均匀分布的;有限元混合法是一种解决扁挤压筒和异形内孔组合凹模预应力场计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多层缠绕卷筒的振动特性及矿井提升系统相关参数对其动力学响应的影响,以矿井提升机实验台的双折线卷筒为研究对象,利用变质量完整力学系统Lagrange方程建立圈间过渡激励下质量慢变卷筒的含耦合项振动方程.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推导出的方程较好地反映了卷筒的振动特性;卷筒两个方向的加速度幅值略有差异,卷筒两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幅值都存在波动,且具有同步性;讨论了卷筒转速、卷筒非对称角、卷筒折线区圆心角、钢丝绳直径、密度等系统参数对卷筒振动加速度幅值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有利于优化卷筒结构,对系统安全运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采煤机螺旋滚筒装煤过程的特点,提出新型螺旋滚筒结构的设计问题,写出了新型螺旋滚筒装煤生产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基本参数相同的两种滚筒具体实例计算比较,表明新型螺旋滚筒的装煤生产率明显优于原传统结构的螺旋滚筒。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献中关于铜鼓传说的记栽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铜鼓来历的传说;一类是反映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民间对铜鼓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伏波造鼓、诸葛造鼓和孟公造鼓,这些传说和历史关系密切,反映了西南人民对马援、诸葛亮及孟获三位有功于他们的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关于铜鼓神奇、灵异的传说则反映了古时岭南人民对铜鼓的崇拜。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不同的平衡容器在测量汽包水位时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只有经过汽包压力补偿和冷水温度补偿才能正确测量汽包水位,并用此计算公式为核心设计了由单片机89C52组成的智能差压式汽包水位计。  相似文献   

16.
深入分析了惯性折叠式轮胎成型机头的工作原理,提出机头稳定性的概念,建立了机头稳定性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机头几何及物理参数对机头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机头稳定性的定量评价指标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端盘截齿的受力状态,提高滚筒和截齿的使用寿命,根据端盘截齿的排列形式及其切屑图,分析了截齿对煤岩块度和工作面粉尘的影响,讨论了截齿安装角度对滚筒受力状态、截割比能耗以及端盘、截齿使用寿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角度范围.该研究可作为完善端盘截齿设计、提高滚筒工作效率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鼓式制动器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依据传热学理论和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鼓式制动器的生热和散热过程,并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制动鼓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模型。以EQL092货车后轮鼓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软件对其制动鼓在持续制动工况下的温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制动鼓的温度场的三维分布状况,分析了瞬态温度场的变化情况。经过试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9.
通过扶持和挖掘安塞腰鼓特有的体育文化功能、整合安塞腰鼓的内容、营造安塞腰鼓的运动氛围、建设安塞腰鼓人才培养基地等做法,形成地域鲜明的安塞腰鼓特色体育教学,实践表明:安塞腰鼓教学是受到教育专家的认可的;也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可为学生的毕业就业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20.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锅炉汽包给水自动控制的目的是使锅炉的给水量适应锅炉的蒸发量,以保证汽包水位在规定的范围内。分析了锅炉汽包水位的特性,并详细介绍了汽包水位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