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劳动力保护角度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提供新的解释,利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劳资争议案件中劳动者胜利率作为劳动力保护程度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劳动保护程度的加强有助于促进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平均来说,劳动力保护程度每上升1个百分点,劳动收入份额大约上升0.130个百分点.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年份里,劳动力保护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力大幅增加,其系数从0.089增加至0.141,显著性水平也从10%上升至5%. 研究结论表明,实施《劳动合同法》等改善劳动力保护的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时期系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成为微观组织层面支撑科技强国建设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演化下人类社会迈入了数智化时代,人工智能企业作为数智化时代下全新的组织载体,引领着未来新经济形态不断向前演化与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伦理与道德问题,加剧了各界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合法性与未来前景的质疑.如何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力量为人工智能企业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力赋能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人工智能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儒家文化对人工智能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外部正式制度(市场化环境)在儒家文化与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儒家文化对人工智能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与价值认知总体上能够激发人工智能企业不断开拓创新进而改善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②外部正式制度(市场化环境)在儒家文化与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呈现出正式制度与儒家文化对人工智能企业创新绩效的替代效应.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基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丰富了数智化时代下的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度融合观最终为提升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经验思考.  相似文献   

3.
孙毅  周满  郭琨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7):736-745
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方式升级的战略重点之一,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政策补贴也成为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鲜有研究对于该行业政府补贴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本研究利用人工智能上市公司2015-2017年的微观数据,以人工智能公司创新投入为中介,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其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补贴促进了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的创新产出;同时,政府补贴与人工智能公司的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更重要的是,企业创新投入在政府补贴对创新产出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政府补贴对于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中约有31.32%的效应通过企业创新投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给就业带来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的作用机制,详细阐述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徽省就业规模、就业结构与就业方式之间的关联性,并结合国内外有益经验,尝试分别从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等角度为安徽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带来的挑战提供对策,以期化解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的潜在矛盾,实现人工智能与劳动者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5.
以武汉5家改制国有企业为样本,采用灰靶模型对国有企业改制中职工持股的目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职工持股的主要因素按作用大小依次为,企业的赢利能力、股权集中度、职工的年龄、职工技能.这也证实了当前职工持股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就业和短期福利为主要诉求.  相似文献   

6.
以时间序列模型为基础,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和工资增长的形势进行分析,经过合理的假设和筛选,确立工资的6个影响因素,继而引入国家效应、企业效应和个人效应3个影响因子。运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对影响山东省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研究了国家效应、企业效应和个人效应与该地区年平均工资的关系,进一步运用SPSS,综合分析这3个因素对该地区平均工资的影响。最后,通过综合国家效应、企业效应和个人效应这3个因素建立的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得到2011—2035年山东省职工年平均工资的预测值。通过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Sequence Plot曲线,证实模拟效果较好,预测值符合模拟趋势。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是教学设计的一项辅助技术,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相关情况。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章进行分析,对传统教学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师范生教学技能方面的应用,最后针对当前发展现状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数字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对风险承担存在显著提升效应,数字化提升风险承担在低市场化地区的效果更显著,且只在民营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中发挥效应;数字化能够缓解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进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能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同数字化之间产生替代效应,削弱数字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企业数字化和风险承担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对数字化发展和相关政策实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Heston随机波动率模型研究投资者拥有一份随机劳动收入的最优投资问题。假设金融市场由一个风险资产(股票)和无风险资产(银行存款)构成,并考虑投资者拥有一份随机劳动收入,在指数效用函数下使其终端财富最大化;利用随机控制方法得到该问题的最优投资策略的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模型中的主要参数以及劳动收入对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投资者的劳动收入波动率增大,投资到风险资产的比例减小;在风险厌恶系数增大时,投资到风险资产的比例也减小;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对Heston模型中的参数变化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10.
对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从所有权入手,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确立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机制,国家及全民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实现机制,保证国家及全民的国有资产收益权;要整合劳动力所有权,使"碎片化"的劳动所有权转化为"工人集团"的劳动所有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正视劳工正当的维权斗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不可或缺性,正视劳工维权斗争是增加劳动收入的主要形式,要在收入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公平",需要构建廉价政府,精简党政机构,施行党政官员平民化,节省出巨额资金用于民众的社会保障和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11.
劳动报酬份额偏低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特征和阻碍收入差距缩小的原因之一,提高劳动报酬份额是解决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途径。使用实证方法计算了中国、美国、日本、墨西哥2004—2010年劳动报酬份额,通过横向、纵向比较,说明我国目前劳动报酬份额偏低的事实;使用理论模型阐述了要素价格与要素报酬份额的关系,提出可采用"二元"所得税制度调节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与供求,达到提高劳动报酬份额、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回归分析可知,农村非国有企业转移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对农村经济总收入影响显著,农村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的增加对企业总产值的影响显著。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于农村非国有企业本身而言,也有益于其成长和发展。因此,须充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大力发展农村非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3—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的制造业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态势及影响渠道。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我国制造业就业的总体水平出现下降。虽然人民币升值通过产业结构渠道和外商投资渠道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制造业就业,但同时,通过贸易渠道和劳动生产率渠道会负向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就业水平,且负向影响显著高于正向影响。建议政府密切监测出口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承受能力,积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疆地区税制结构以及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建立了包含税收结构与非税收入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并依据新疆1994~2018年度政府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以及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数据构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各变量的显著性和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资本税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增长,劳动税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消费税有略微负向影响,非税收入长期内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新疆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所得税相关政策实施监管,注重制造业发展困境,并加大非税收入的管理公开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出现供需失配的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领域.准确感知并描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首先使用网络爬虫抓取智联招聘网站发布的AI岗位相关招聘信息,通过中文分词、K-means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招聘岗位名称进行聚类处理,识别出软件工程师、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及产品架构师等...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资本总额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与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物质资本一样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创造着剩余价值。所以,人力资本应该并且可以参与企业一定时期收益的分配。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是个人(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决策依据,它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认识理念的更新使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成为可能。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有:投资收益期、投资成本和收入差异等。  相似文献   

17.
辽宁是我国制造业大省,但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规模和质量及其研发能力一直是辽宁制造业发展的短板.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11年数据,实证考察了辽宁民营企业研发意愿的决定因素以及研发强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两个问题.结果表明,主营业务收入、员工人数、存货周转率和资产负债率对企业的研发倾向具有积极影响,出口比例、资本密度和产业类型对企业研发倾向具有消极影响;而研发强度与企业绩效间则呈现了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为此,本文提出了提升企业研发积极性和研发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快速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2000—2018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本的流动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并且这种影响与上市企业所在地区对外贸易规模...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这种转移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究竟表现出何种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该文将CGE(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引入到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综合劳动力数量、农户消费、农户收入、农业GDP等多种要素构建了CGE模型.针对东、中、西3大地区的实际情况设定实证研究假设条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业GDP增加,抑制了通货膨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地区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业、旅游业及其他产业都有促进作用,并且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