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科教融汇”,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随着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合作组织的建设,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办学格局已现,迫切需要一套理论框架来指导实践。基于此,在共生理论指导下,建构职业教育领域“科—教—产”共同体,探究“科—教—产”融合共生的动力机制与组织模式,以期提高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等共生活动效能,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相似文献   

2.
运用内容挖掘技术对1949年以来中央层面发布的39份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出台分类发展政策的数量越来越多,发布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地方政府承担更多主体责任,政策样本的语义网络形成了“发展-建设-特色”“高等教育-质量-结构”和“高等学校-学科-水平”3个核心聚类。“分类发展”经历了重在学校建设、由重在学校建设向重在学科建设过渡和重在内涵建设3个发展阶段,高校分类标准呈现出丰富性和全面性,政策效力由强规划性转向强指导性,政策工具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由此可见,在分类发展政策中,中央的角色已由“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政策导向由调整外部关系回归教育本身,发展策略从终身制转变为“有进有退”的竞争机制。为完善高校分类发展政策,应进一步提升政策执行力、平衡政策着力点及优化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地方农业类院校应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机遇,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抓手,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导师制、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建设等措施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专业建设中,全方位提高本科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科技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场理论视角下,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教育场域实践,产教融合育人场域的多元主体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场域环境。基于产教融合育人场域的主体要素禀赋,推进人力资源、资本资金、土地空间、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要素的场域融合,遵循主体、市场、教学三重逻辑构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育人场域,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应用中着力打造产教融合育人的能量场、磁力场、协同场,产教融合育人才能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5.
实施研究生招生和就业向民族地区倾斜的扶持政策,是解决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需求问题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教育的民族扶持政策的力度,是当前加快为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基于多源流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框架,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教融合政策变迁历程,探求政策变迁的动力,提出促进政策变迁的优化路径。研究认为:我国体教融合政策变迁源于三重动力:高水平运动员与社会脱节严重、青少年体质健康危机、体育教育价值功能的认识偏差等问题,使有关议题进入政策视野,形成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中“两会”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政策建议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表达是推动体教融合系列政策形成的“政策原汤”;政治源流中党中央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国民情绪的舆论导向以及国际体教融合的环境引领示范,为体教融合政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三大源流交互耦合,合力推动了体教融合政策的变迁。未来,各部门应密切关注待解决现实问题,持续监督与反馈政策矛盾与危机;搭建充分的利益表达平台,形成体教融合政策共同体良性互动机制;践行国家改革理念和发展战略,优化体教融合问题治理环境;发挥政策企业家的正向作用,增加体教融合“政策之窗”的开启频率。  相似文献   

7.
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培养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其路径就是以一流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为焦点,实施产教融合,创新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当以创新育人机制为前提,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人才质量为宗旨,聚焦产业长足发展,建立由企业、社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动态的人才培养机制、产教学融合培养机制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等,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卓越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褚衍廷 《科技资讯》2022,(11):168-170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化需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配合,以承担起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重任。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实践中存在着目标导向不清晰,校企联合创新机制不畅,国际视野缺乏等突出问题。为此,建议加强品牌导向,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品牌项目;创新驱动,构筑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和知识支持体系;引领示范,培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综合平台;一带一路搭台,探索和深化学校+企业走出去模式。高职院校在于培养专业人才;只有在创新驱动战略基础上;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力度;才能真正走出去;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杨敏 《华东科技》2022,(4):143-145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的建设需要紧密对接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福建江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面临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效性不足、产教深度融合缺乏路径设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构建"三协同三融合"的产教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水平、高层次人才的主阵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战略举措。以研究生“计算机视觉”课程为例,对我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剖析,并进一步从挖掘专题式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和思政形式,以及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标准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新路径。本文相关研究可为高校自主开展研究生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竹文坤  段涛 《科技资讯》2014,12(20):147-149
本文将分析目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现状、未来发展需求,研究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界定、培养要素及我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环境优势,提出我校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为我校研究生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也在蓬勃发展.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高速轨道交通系统”是《纲要》中“交通运输业”的优先主题之-.《纲要》颁布后,各部门积极响应政策,出台配套措施,推动高速轨道交通业发展.实施数年来,我国高速轨道交通在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井冈山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创新意识突出”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精神引领、创新驱动、实践赋能”(三强化),建立了“红绿融合、学研融合、训赛融合”(三融合)的创新人才育人路径,构建了“井冈山精神+学、研、训、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和专业建设成效。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和专业创新创业工作被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凯  刘文杰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11):2032-2037
人才是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重要战略资源,各地政府频繁推出各类人才政策以吸引、聚集各类人才,引发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比较南昌、长沙、合肥三地政府出台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以及针对其他类型人才的激励政策,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奖励(资助)政策、人才购(住)房补贴政策、子女入学政策、落户政策等。研究发现南昌在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大,在对大学生、青年人才、技能人才等的激励上政策优惠面广、灵活性强,相对而言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南昌市人才政策也存在对于新引进人才绩效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未兼顾人才“激励”与“社会公平”等问题,还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是研究生教育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重要策略之一。文章系统梳理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基础和人才保障.井冈山大学化学类专业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一套"课程教育-实验实训-学科竞赛-条件保障""四位一体"的学生科创能力培养体系,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内化根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一。动物科学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地方高校应该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和创业教育体系、人才评价机制和专业教学模式,加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这对推动社会进步、满足现代化畜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教育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环节,上海理工大学针对交通学科在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在分析世界交通学科学术领域总体趋势以及国内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交通工程的交叉学科特征和上海理工大学实际情况,从重构学科设置、注重学术交流及合作、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拓展企业联合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全面提升了交通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中国科普人才建设现状发现,中国科普人才队伍的总量与结构仍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科普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求,必须正确认识科普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组织建设基础着手,加快发展科普人才教育,抢占世界高端科普发展制高点,创新区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构筑协同创新人才共同体建设,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型人才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不均衡现象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培养的困境,希望从高等教育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