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2.5%氨水喷咽部建立大鼠慢性咽炎模型,用HE染色法观察咽部病理形态学改变,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用RT-qPCR测定咽部组织NF-κBp65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咽部组织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探讨山香圆总黄酮对慢性咽炎模型大鼠 NF-κB、IκBα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山香圆总黄酮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咽部病理形态学; 与模型组比较,山香圆总黄酮各组能不同程度地下调TNF-α、IL-1β、IL-6和NF-κBp65的表达并上调IκBα的表达,其中高剂量组最显著.这表明山香圆总黄酮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和IκBα的解离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发挥抗慢性咽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当归多糖对麻黄素小鼠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小鼠连续腹腔注射4.0g·L-1麻黄素溶液,同时用当归多糖溶液(12.5,25.0g·L-1)进行灌胃,分别在5,10,15d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T-AOC、GSH-PX活性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NF-κB和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对照组小鼠肝组织T-AOC、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NF-κB和TNF-α表达量显著增强(P0.05或P0.01),而当归多糖组T-AOC、GSH-PX活性与实验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NF-κB和TNF-α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果表明,麻黄素影响小鼠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NF-κB、TNF-α的表达,当归多糖能够提高小鼠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抑制NF-κB和TNF-α的表达,对麻黄素致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HGF对脑缺血/再灌注(L/R)大鼠脑含水量、MPO活性及TNF-α、IL-10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脑L/R组;实验Ⅰ、Ⅱ、Ⅲ组,分别用质量分数为15、30、60 μg/kg HGF处理.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1.5h再灌注24h后,测定脑含水量、MPO活性,检测TNF-α、IL-10含量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I/R大鼠脑含水量增加,MPO活性升高,TNF-α、IL-10含量及mRNA表达上升.不同质量分数HGF处理均能减少I/R大鼠脑含水量,降低MPO活性,下调TNF-α含量和mRNA水平,上调IL-10含量及mRNA表达.结论:促进抗炎症因子IL-10的表达、抑制促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可能是HGF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高糖诱导受损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改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采用高糖培养液建立高糖细胞损伤模型,检测了EGCG给药处理后对细胞活力、抗氧化酶活性SOD和GSH-Px、促炎因子TNF-α和IL-6水平、相关mRNA转录水平(NF-κB、IκBα和IL-1β).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活力显著下降、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TNF-α和IL-6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增加,NF-κB、IκBα和IL-1β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高糖组相比,EGCG预处理后可显著增加细胞活力水平,显著增加细胞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TNF-α和IL-6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下调NF-κB、IκBα和IL-1βmRNA转录水平降(P<0.01).EGCG能够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降低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F-κB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观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原位移植4T1乳腺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40只雌性6周龄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和运动对照组(NCE,n=10),肿瘤模型组(TC,n=10)及模型运动组(TCE,n=10). TC,TCE组小鼠接种4T1细胞.其中NCE, TCE组以10 m/min, 60 min/次,5次/周的强度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共计28 d.最后一次运动结束后48 h,分离小鼠血清和肿瘤,记录瘤体积和瘤质量.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雌二醇(estradiol, E2)质量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瘤组织中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4周有氧运动干预后,TCE组小鼠瘤体积和瘤质量均显著小于TC组(p0.05);与TC组相比,TCE组小鼠体内IL-1β(p0.05),E2质量浓度(p0.01)显著降低;与TC组相比,有氧运动干预显著下调了TCE组肿瘤组织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p0.01).得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能够起到抑制4T1乳腺癌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能够降低炎症因子IL-1β,减少IκBα蛋白的激活以降低NF-κBP65入核,抑制转录过程的发生,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核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IκB)通路在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产生及血管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完全随机分为4组各8只:假烫组、烫伤组、烫伤+p38MAPK抑制剂组和烫伤+NF-κB抑制剂组.除假烫组以外,其余各组均制作深Ⅱ°烫伤模型,其中烫伤+p38MAPK抑制剂组和烫伤+NF-κB抑制剂组于烫伤后15 min和12 h分别静脉注射SB203580和PDTC;各组大鼠均于伤后48 h处死并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创面组织中VEGF的含量和血管微密度(MVD),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38MAPK和IκBα的表达.结果:和假烫组相比,伤后48 h,烫伤组创面组织中VEGF的质量浓度明显上升,为(0.81±0.19)ng/m L和(2.88±0.32)ng/m L,(P0.05);MVD值明显增加,为(3.12±0.72)和(8.08±2.10),(P0.05);p38 MAPK含量升高,为(966±176)和(4778±332),(P0.05);IκBα含量下降,为(2 327±310)和(1 278±149),(P0.05).使用SB203580和PDTC均能抑制烧伤后创面组织中VEGF含量的上升和血管化.预先给予SB203580能抑制烧伤后创面组织中p38MAPK含量升高,但对IκBα含量无显著影响;预先给予PDTC可以防止烧伤后创面组织中IκBα含量的下降,而对p38MAPK表达无影响.结论:在烧伤后创面愈合过程中,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和NF-κB/IκB通路是两个平行和独立的信号转导通路,两者间无直接的联系,但共同调节着烧伤后VEGF的产生与创面血管化.  相似文献   

7.
分析转录因子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在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肺泡上皮细胞中的分子机制.用不同浓度的抑制剂BAY11-7082与细胞孵育,用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以及用实时定量PCR检测NF-κBp65和白细胞介素-8(IL-8)mRNA的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和H2O2浓度变化,接着用细菌计数检测支原体对细胞的致病力变化.结果显示,当NF-κB抑制剂BAY11-7082浓度为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不影响细胞活性;在24h,绵羊肺炎支原体可以显著提高NF-κBp65和IL-8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caspase-3的活性和H2O2分泌水平,而BAY11-7082能够显著降低IL-8mRNA的表达和caspase-3活性、胞内肺炎支原体数量;结果表明NF-κB信号通路在绵羊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PPARα/P38MAPK/NF-κB表达的影响,用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余下造模成功后等分为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并灌胃给与相应药物。40 d后取肝脏和腹主动脉血检测PPARα/P38MAPK/NF-κB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1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TC、TG和LDL水平,提高HDL水平;2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CR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或P0.05);3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中PPARα/P38MAPK/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阳性药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并且能影响高脂血症大鼠肝脏PPARα/P38MAPK/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吸烟对大鼠心脏组织中PKC-α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吸烟大鼠心脏组织中PKC-α和NF-κB表达水平.结果:吸烟1、2、3个月后大鼠心脏组织中PKC-α和NF-κB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表达水平逐渐增高(P<0.05).结论:吸烟可能通过增加PKC-α和NF-κB的表达参与对心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常规动物实验操作对大鼠肝细胞内核转录因子Kappa B(简称NF-κB)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分别进行眼眶静脉采血、尾静脉注射操作,每天记录大鼠体质量和饲料消耗数据,连续处理14 d后,测定各组大鼠肝细胞内NF-κB p65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这些操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眼眶静脉采血及尾静脉注射实验组大鼠体增重和饲料能耗比均有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大鼠肝细胞中NF-κB p65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都有升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实验组中眼眶静脉采血组NF-κB p65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尾静脉注射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本研究中涉及的常规实验操作均引起大鼠的显著应激反应致福利受损,可导致肝细胞内NF-κB表达水平提高,表明了NF-κB参与了大鼠福利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异鼠李素抑制食道癌细胞增殖作用过程中出现的细胞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将食道癌Eca-109细胞经异鼠李素处理后,在前72h细胞出现持续增殖.前期细胞核内NF-κB/p65和NF-κB/p50的表达上升而后期逐渐降低;bcl-2、COX-2、mcl-1基因的表达在前期上调,后期下调;IκBα和bax的表达先下降而后上升;加入MG-132后NF-κB/p50和NF-κB/p65的核内表达明显降低,Eca-109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在前72h细胞未出现持续快速增殖现象.表明在异鼠李素处理前期,通过食道癌细胞应激作用激活NF-κB信号途径,导致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从而抑制异鼠李素诱导Eca-109细胞的凋亡作用,而在处理后期异鼠李素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占主导地位,导致NF-κB信号途径及食道癌细胞增殖被抑制.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石膏粳米汤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炎症因子、核因子(NF)-κBp65、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正常对照组10只,余40只采用20%干酵母混悬液皮下注射建立大鼠发热模型。4 h后随机分4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0.1 g·kg~(-1))、石膏粳米汤组(7.83 g·kg~(-1))、石膏组(17.62 g·kg~(-1))。造模后每1 h测量1次大鼠肛温,共10次;计算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最大体温上升高度(ΔTmax)、6 h体温反应指数(TRI6);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NF-κBp65、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是给药后4~6 h内,阿司匹林、石膏粳米汤、石膏水煎液均能抑制发热大鼠体温升高,石膏粳米汤和石膏水煎液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6 h,阿司匹林组、石膏粳米汤组、石膏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浓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1);三组下丘脑NF-κBp65蛋白、COX-2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1、P0.01)。说明石膏粳米汤可改善发热大鼠炎症,其发挥解热抗炎机制可能涉及抑制下丘脑NF-κBp65蛋白、COX-2 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局部动脉注射对大鼠后肢断肢再植术后NF-κB、Bcl-2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VEGF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模型组、空白组,造后肢断肢再植模型,取腓肠肌标本,ELISA法检测的IL-6、IL-17含量变化;RT-PCR检测NF-κB、Bcl-2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6、IL-17含量及NF-κB活性明显升高,Bcl-2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VEGF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IL-6、IL-17含量及NF-κB活性明显降低,Bcl-2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低分子右旋糖酐组比较,VEGF组干预后血清IL-6、IL-17含量及NF-κB、Bcl-2mRNA无差异(P0.05)。VEGF局部动脉注射能促进断肢再植成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升高BCL-2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丁酸钠对大鼠模型的肾草酸钙结晶数量、肠道菌群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探究其干预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可能机制,以乙二醇诱导大鼠成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并予丁酸钠干预,对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并采用qPCR检测肠道菌群特定菌属(Enterococcus、E.coli、Bacteroides fragilis、Bifidobacterium、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Lactobacillus、Roseburia spp.、Bacteroides、Firmicutes)数量,以及与炎症相关的脂多糖受体TLR4、促炎细胞因子IL-1β、NF-κB p50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肾草酸钙结石组相比,丁酸钠组的肾草酸钙结晶减少(P0.05);Enterococcus、Bacteroides fragilis、E.coli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其它菌属的丰度无显著变化(P 0.05); IL-1β、NF-κB p50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 TLR4的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05).因此,丁酸钠可以减少E.coli、Enterococcus、Bacteroides fragilis的丰度,抑制结肠炎症相关因子IL-1β、NF-κB p50的mRNA表达,减少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制动致福利受损SD大鼠部分行为学改变以及体内NF-κB的变化。方法 选取体质量约200 g的雄性SD大鼠,使用管状容器给予束缚应激刺激,并通过旷场实验和O迷宫观测大鼠在第0、1、3、7、10、14天的行为学表现。测定了相应时期的NF-κB p65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束缚第3天起,大鼠肝脏组织NF-κB p65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均较束缚前显著增高 (P< 0.05),但此时尚未见行为学改变;束缚第7天起大鼠的活动兴趣与活动能力水平较束缚前显著下降 (P< 0.05),显示焦虑、恐惧状态。结论 制动致福利受损大鼠肝细胞内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早于行为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岗松总黄酮(GSH)的抗炎活性机制,通过NF-κB信号通路,研究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实验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GSH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GSH对白介素(IL-1β、IL-8)及转换生长因子β (TGF-β)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细胞中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法(QPCR)检测细胞中NF-κB p65的mRNA基因表达。研究结果表明, GSH处理细胞后,可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P<0.05),抑制IL-1β、IL-8、TGF-β含量(P<0.01),上调IκBα蛋白的相对表达(P<0.05或P<0.01),抑制NF-κB p65的mRNA基因表达(P<0.01)。推测岗松总黄酮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抗炎活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NF-κB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分别于缺血90min后再灌注6h、24h、72h。缺血前1h及随后每6h灌胃给药。测定脑组织中的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内NF-κB的表达。结果:NF-κB明确表达于脑缺血再灌注组手术侧半球的海马及皮质,NO水平明显升高。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F-κB的表达和NO含量。结论: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预处理可以通过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NO水平和NF-κB的表达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雄性SD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HMGB1刺激组、依折麦布组(HMGB1刺激前10μmol/L依折麦布预处理)、CLI-095组(HMGB1刺激前1μmol/L CLI-095预处理).荧光定量分析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中TLR4,ICAM-1、可溶性E选择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MSA法检测NF-κb-p65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HMGB1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活力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折麦布组、CLI-095组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活力均明显低于HMGB1诱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刺激组的内皮细胞TLR4,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折麦布组和CLI-095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HMGB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组内皮细胞NF-κb p65亚单位核位移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折麦布组和CLI-095组较HMGB1组核位移明显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组ICAM-1、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依折麦布、CLI-095干预后可明显降低ICAM-1、可溶性E选择素表达水平,与HMGB1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可通过调节黏附分子(ICAM-1、可溶性E选择素)的表达而有效抑制HMGB1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效应,其机制与抑制TLR4的表达和NF-κb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福利水平下ICR小鼠肝脏NF-κB的表达。方法选取6周龄雄性ICR小鼠,交叉使用制动和丰富环境干预形成不同的福利环境,观测小鼠的体质量增重、饲料能效及脾脏系数,ELISA法测定血清IL-2和CORT,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小鼠肝细胞内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丰富环境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重显著提高(P0.05),其他指标无差异(P0.05);丰富环境+制动组小鼠的体质量增重、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ORT、NF-κB 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制动组的体质量增重、饲料能效、脾脏系数及血清IL-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RT、NF-κB 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制动组的体质量增重显著低于丰富环境+制动组(P0.05),CORT、NF-κB p6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丰富环境+制动组(P0.05)。结论不同组别小鼠存在福利水平差异,NF-κB表达差异与福利差异相类似,福利水平与NF-κB表达水平之间存在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20.
考察金花茶叶醇提物对内毒素(LPS)刺激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后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金花茶叶醇提物作用下细胞的存活率;通过Griess法检测金花茶叶醇提物对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NO释放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 p65的表达量.MTT结果显示,LPS及不同浓度的金花茶叶醇提物均未对细胞存活率产生明显影响(P0.05).3、10、30、100μmol/L的金花茶叶醇提物均可以明显减少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P0.05).100μmol/L的金花茶叶醇提物可以明显减少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L-1β、IL-6和TNF-α的释放(P0.001).10、30、100μmol/L的金花茶叶醇提物均可以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金花茶叶提取物对内毒素导致的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