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世纪初在内蒙古河套地区及北京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以来,迄今在中国境内至少70余处地点发现了更新世时期的人类化石.近10余年来,田园洞、崇左、道县、许昌等人类化石的发现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使得国际古人类学界对中国古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关注不断增加,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中国直立人出现的时间及中国境内是否存在早于直立人的古人类成员、中国直立人的演化与变异、所谓的古老型智人及其是否与欧洲古人类有过基因交流、早期现代人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及扩散路径.本文综合近年来中国古人类的最新研究成果,就以上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新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么会洞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 形态上与非洲南方古猿牙齿存在差别而与中国境内的直立人牙齿比较接近, 可暂定为直立人(Homo erectus). 共生的哺乳动物群中存在巨猿、爪兽、小猪、裴氏猪和小种大熊猫等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的代表性成员, 明确显示么会洞人类化石的时代为早更新世. 同时, 么会洞动物群的总体面貌与2 Ma的巫山龙骨坡动物群相似, 表明两者的年代相近. 目前, 亚洲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不如非洲的多, 而且在层位、年代和分类位置等方面仍有诸多争议. 此种状况显然不利于探讨至今仍未有满意答案的人类起源与进化之谜. 现在, 么会洞所提供的层位清楚、时代可靠和特征明显的人类化石无疑有助于改善上述状况.  相似文献   

3.
在苏格兰南部发现了石炭纪早期的陆栖两栖类化石.这是在石炭纪早期的石灰岩地层中发现的,包括全部骨骼的完整标本.在同一地层中还有属于最古老类型的盲蜘蛛类(陆栖节足运动)化石,但鱼类化石毫无踪迹.此外,还出土了大量多足类和蝎类化石.发现的两栖类有切椎类而具有四趾前肢和五趾后肢者,以及体长略短而肢骨构造不同的切椎类和古  相似文献   

4.
“露西”是1974年10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当前对“露西”的步态等问题存在着争论,这一争论涉及到人类进化系统的分类。人类对自身进化的认识,随着这些化石的发现不断地在修正。吴汝康教授《有关“露西”和人类进化系统的争论》一文,对此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鲁祖惠  王军 《自然杂志》1995,17(3):178-179
在河南省西部,位于秦岭东段南侧有一系列的自垩纪断陷盆地。这里埋藏着世界上最为丰富、保存状态完好和奇特的恐龙蛋化石群。1974年首先在淅川县的滔河盆地发现恐龙蛋化石,后来相继在西峡盆地,夏馆—高丘盆地等地的白垩纪红色地层中发现了新的恐龙蛋巢穴。特别是1992年到1993年在西峡县的阳城乡、丹水镇等地出土数千枚恐龙蛋化石,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恐龙蛋化石如封四图片所示。研究这些自然遗产蕴藏的科学价值,为人类社会发展、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地球减灾等提供借鉴,是十分有意义的。恐龙胚胎化石对于判别恐龙蛋化石种属、研究恐龙孵化发育,探索恐龙演化和灭绝原因具有特殊的作用。恐龙蛋是比较珍贵的化石,含有胚胎的恐龙蛋又极其稀少,因而用无损检测方法寻找恐龙胚胎化石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仙竹  刘武  高星  尹功明 《科学通报》2006,51(16):1929-1935
近20年来, 关于现代智人起源的争论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关注的热点. 以时代较早的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主要证据的“非洲起源说”支持包括现代中国人在内的现代人类的近祖来自非洲, 而以中国古人类化石材料为主要证据的“多地区进化说”更倾向支持本地区人类连续演化. 但中国距今100~50 ka前的人类化石缺乏已掣肘“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说”. 报道了最近在湖北郧西县黄龙洞发现的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器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初步分析显示人类化石特征与晚期智人相似, 石器兼具中国南、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特点, 动物化石显示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特征并反映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 对与人类化石同生层位的大型动物牙齿化石进行铀系和ESR法定年, 其年龄分别为距今94和44 ka, 而采自此洞中与人类化石同生层的石笋铀系年龄为距今103 ka. 从测年可靠性和动植物化石分析, 古人类的时代介于距今年103 ~ 44 ka之间, 有可能为距今100 ka左右. 这是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距今100 ~ 50 ka, 解剖结构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化石, 对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现代中国人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卢立伍  李大庆  杨良锋 《科学通报》2005,50(10):1058-1059
鲟形鱼类是古老的原始硬骨鱼类之一,其现生代表大多为濒危鱼类,如生活于长江的中华鲟、白鲟等.世界上发现的鲟形鱼类化石中,英国早侏罗世的软骨硬鳞鱼(Chondrosteus)是迄今为止时代最老的[1].在中国,近些年曾于冀北、辽西中生代地层发现鲟形鱼类化石,如北票鲟、燕鲟、原白鲟、辽鲟等,其中时代最老的是产于北票中侏罗世的辽鲟[2].本文记述的鲟形鱼类化石发现于甘肃省肃北县.与新材料一起发现的还有大量古鳕类化石,包括吐鲁番鳕等.鱼类组合面貌与新疆吐鲁番的晚二叠世鱼群类似[3].这一新发现,是鲟形鱼类化石在古生代地层的首次发现,从而将这…  相似文献   

8.
中新世古猿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武  郑良  高峰 《科学通报》2002,47(7):492-500
近10年在非洲、欧洲及亚洲发现了一批与早期人类起源密切相关的中新世中晚期古猿化石,其中在东非新发现的具有直立行走功能的地猿始祖种家族祖先亚种及原始人图根种在年代上已达到或接近6MaBP。这些发现及研究提示,非洲作为早期人类起源及人猿最近的共同祖先的生存地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而迄今在欧亚地区,包括中国云南发现的中新世古 猿化石尚不能提供作为人猿共同祖先,或向后期人类演化的可靠证据。新的发现使得人们不得不对涉及古猿向早期人类过渡、人猿共同祖先的分支时间、区分人 猿的标准、早期人类起源的环境等人类演化的传统观点进行重新考虑。对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古猿化石的研究及其性质的认识,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澄清的问题,其中也反映出目前国际学术界在中新世古猿研究领域共同面临的难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对化石特征辨识乃至古猿系统演化关系理解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罕见的、440万年前的骨骼化石拉开了揭示我们最早祖先的令人惊讶的身体结构和生活环境的序幕——只有少数个别化石成为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主要表型特征。包括迄今发现的第一具古人类骨骼,来自德国的尼安德谷的穴居人(也称尼安德特人);1924年在南非发现的汤恩幼儿,首次揭示了人类祖先生活在非洲;还有著名的露西,它的部分骨架进一步展示了  相似文献   

10.
周口店田园洞古人类遗址的发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周口店田园洞是近几十年来所发现的距离周口店遗址最近的含古人类化石及丰富哺乳动物化石的洞穴堆积. 目前在此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有34件, 哺乳动物化石有29种; 在数量上, 动物化石以鹿类占绝对优势, 肉食动物极少. 经初步研究, 所发现的人类化石可归入智人; 除过一件残破鬣狗牙齿外, 其余动物化石全可归入现生种. 从组成看, 田园洞动物群与山顶洞动物群很接近, 但时代可能稍晚, 田园洞动物群中有63%的种曾出现在山顶洞动物群中. 田园洞的堆积物特征也与山顶洞的极为一致, 均为尚未胶结的角砾堆积. 用鹿牙所做的铀系测年的初步结果表明, 田园洞主体堆积大约形成于25 ka前. 对人类和动物化石的确切年代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周口店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沉寂之后, 首次在遗址群的核心区之外发现古人类化石, 这对今后的周口店遗址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近四十多年来旧大陆各地人类化石的发现,特别是二十五年前开始的中国猿人化石的发现,使我们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了解了怎样由人类远古的祖先演变到我们今天人类这样体质的情形,虽然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还不过是整个人类发展史的一个轮廓,共间还存在着许多空白点,还要等待我们今后的发现来加以补充。根据现有的人类化石的证据,可以把人类的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就是猿人阶段、古人阶段和新人阶段,在文化上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初期、中期和晚期。而在中国每一阶段都已发现有人类化石作为代表。共中特别是第一阶段,人类体质的许多知识主要来自周口店发掘所得的中国猿人化石。第一阶段的人类已具有人的基本特点,就是能够制造工具和直立行走,但又带有许多原始的性质。属于这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12.
王开发 《科学通报》1981,26(2):109-109
我国近年来对东海进行了全面的海洋地质调查,在东海陆架区发现有数处海底泥炭层。我们对泥炭层进行了孢粉和藻类的研究,泥炭层中除含有孢粉化石外,并发现有众多的盘星藻化石。盘星藻化石最早为Davis(1916)在著名的录河页岩中发现的,以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丹麦、冰岛等地都有发现。我国在渤海湾地区、江苏北部、安徽、浙江等地下第三系以及上海、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地的第三系也相继发现有盘星藻化石。许多研  相似文献   

13.
李海军  吴秀杰  李盛华  黄慰文  刘武 《科学通报》2009,54(21):3357-3363
甘肃泾川人类头盖骨化石发现于1976年, 1984年进行了简要报道. 但缺少遗址的同位素年代, 对头骨形态及演化特点的观察研究也很初步. 为进一步发掘泾川头骨蕴含的科学信息, 2006年对人化石发现地点进行了地层考察、年代测定, 并开展对人化石的进一步研究. 本项研究采用光释光法对泾川人化石出土地点进行了年代测定, 分别获得15, 48, 7.9 ka的结果. 综合地层考察、伴生动物化石、石制品研究, 测年结果中15~48 ka可能更加接近泾川人化石的真实年代. 人化石研究显示, 所比较的头骨大多性状在更新世晚期人类与现代人间无明显差异, 所以泾川头骨与现代人接近的形态特征并不与其较早的年代相矛盾. 同时, 对更新世晚期人类头骨测量数据的主成分分析显示泾川头骨分布位置偏离现代人主要分布区域, 除说明更新世晚期人类头骨测量性状变异范围较大外, 可能提示泾川头骨有一定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14.
湖北郧西黄龙洞古人类用火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发现的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人类遗址经过3次发掘出土了7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古人类制作使用的工具、大量动物化石及其他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在2006年对黄龙洞进行的第3次发掘中, 在人类化石层位发现了大片的黑色物质, 疑为古人类用火证据. 采用微观形态分析、碳元素含量测定及地层高温事件检验3种方法对可疑的燃烧地层样品进行了检验分析, 结果显示: 可疑燃烧样品碳元素含量达到64.59%~73.29%, 明显高于取自附近对比样品的碳元素含量范围5.82%~9.49%; 对可疑燃烧样品的微观形态分析发现有薄壁细胞、纤维细胞、射线、导管等植物结构, 这些特征清楚地表明黑色物质是植物燃烧后留下的炭屑, 燃烧的植物可能是被子植物阔叶树; 高温磁化率测量证实可疑燃烧地层经历过高温事件. 基于这些检验可以确认在黄龙洞发生过燃烧. 根据对遗址自然情况及人类在洞内活动证据的分析, 认为这些燃烧是当时人类进行控制性用火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15.
<正>寻找世界各地现代人群的直接化石祖先,即现代人的起源问题,是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化石证据,早期现代人19.6万年前在非洲出现;相比之下,在欧亚地区发现的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化石年代大多较晚,早于5万前的人类化石的年代大多不确定或存在争议.据此,古人类学界多数学者倾向于支持最早的现代人首先出现在非洲,然后向欧亚扩散并取代当地古老人类的  相似文献   

16.
<正>摩洛哥的矿山中,意外地发现了3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这使"现代人类起源于20万年前的东非"的观点遭到了挑战。科学家在摩洛哥荒凉山脉的旧矿山中发现了化石,这动摇了人类历史最持久的基础:20万年前,智人诞生在东非,这里是人类的摇篮。摩洛哥的杰贝尔依罗以前是个重晶石矿,位于马拉喀什以西100公里,2016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了至少5个人的骨骼。他们已经知道这些化石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中国不但是世界上人类化石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化石人类时代——更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特别丰富的一个区域。这些与人类化石在一起发现的大批动物化石,可以帮助我们对产化石的地层的地质时代作正确的测定与对此,并对了解当时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提供证据。关于中国的第四纪地质和动物群的研究,我们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可是在过去的25年内,还是积累了相当的资料。最近的数年中,我们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现,因此,我们可以在这里对中国第四纪的主要地层单位和动物群作一个简单的叙述,同时,再由含化石地层和动物群的分析,对中国化石人类生存的各时代的自然环境作一些可能的推论。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59,4(1):27-27
最近半年来,我国古人类学方面发现了許多重要的新材料。在人类化石方面,在广东曲江、广西柳江和西藏林芝都发现了重要的人类化石。广东的标本发现于曲江馬坝獅子山洞穴內,是一个相当完整的骨头,化石的时代为更新世中期,据初步的形态观察,代表一种较中国猿人进步的猿人类型的人种,这是我国南方第一次发现的猿人化石。广西柳江的材料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一分部脊椎、骨盤和肢骨,是一种较早的新人类型的人类化石,时代可能为更新世中后期。这是我国发現的最完整的新人的化石。  相似文献   

19.
对于翼龙类脑部构造的研究,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对其自然暴露的脑腔内模化石(如?Pteranodon)以及通过把脑腔周围的化石修理掉而暴露出内模化石(如Scaphognathus pur-doni)来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有从以下有限的几种翼龙中获得有关脑腔结构的信息:Scaphognathus purdoni、Rhamphorhynchus、Pteranodon和Pterodactylus.但是,这一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在野外进行化石调查发掘过程中,很难发现非常完整的脑腔内膜化石;另一方面,保存完好的头骨其脑腔部分由于被头部骨骼化石所包围,要想让它暴露出来,必须去掉其周围的骨骼,这样又会严重破坏化石的完整性.近来年,由于CT扫描技术(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技术),可以在不损坏标本的情况下,对埋藏于岩石中而又难于通过人工修理的化石及化石(头骨)的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因此它对于观察从化石表面不可见的内部构造,有很大的潜力.这一技术最初由Hounsfield设计用于获得人类头部的断面图象,后来,由Ledley等进一步发展为用于检查人类身体的其他部位.从1984年开始,这一技术逐渐地被应用在古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上.在本文中,我们利用CT扫描技术,对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人员在一篇论文中分析,40年前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人类遗骨,现在看来很可能就是已知最古老的具有现代人外表的人类化石。分析认为,这些化石来自现代人类的初期。研究人员确信,化石标本大约属于19.5万年前。此前,最古老的已知化石是约16万年前的埃塞俄比亚智人的头颅化石。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