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毅 《科学通报》1959,4(6):182-182
自从广东省开始羣众性土壤普查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土壤普查运动,但根据羣众经驗进行土壤系統分类的工作还不多。去年十一月初,中国科学院土壤队会同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市委的領导下,开始京郊羣众性土壤普查工作。在野外工作告一段落后,当即进行室內整理工作,开始編制京郊土壤分类系統。据据羣众識别和改良土壤的經驗来編制土壤分类系統,是一个学术上的工作,存在着方法論的問題,也就是如何正确地分析和整理羣众經驗的問題。我們对于这种繁复的工作还是初步尝試,其中問題甚多,但主要的是我們的工作方法对不对头,是不是符合辯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由于我們理论水平太低,特提出来請大家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2.
王天鐸 《科学通报》1963,8(5):28-28
不久以前读到了锺补求先生发表的“‘羣体’和‘羣体生理’”一文,锺先生根本否定了植物羣体、羣体生理和羣体自动调节作用的存在。但我认为所举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因此想对锺先生的主要论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锺先生商榷。而首先想简单地说明一下羣体与个体特性的不同何在,以及羣体概  相似文献   

3.
席承藩 《科学通报》1959,4(17):534-534
人民公社成立后,土地面积大了,为了做好生产規划,做到因土种植、因土施肥,一个适应生产要求的羣众性的土壤普查鑑定运动,在全国范围內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由于党的領导,以及人民公社能够更好地发动与組織羣众,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到目前,已經普查鑑定的耕地占总面积的79%;有七、八百万人参加了普查工作,很多有經驗的农民成了专家,許多老大娘也学会了土壤化驗,从而使土壤学在羣众中扎下了根。在普查中所发掘出的羣众对土壤的識别、命名,对深耕、改良土壤的經驗,也将大大地丰富土壤科学的內容。同时,大跃进中还出現了深耕、积肥、土化肥制造,以及大規模的改良土壤(如天津的洼地改造、榆林的拉沙淤地、莽河工程等)的高潮,对农业增产起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1959,4(20):694-694
土壤普查鑑定是我国多、快、好、省的土壤調查研究方法。它是以耕地为中心,公社为基础,“領导、技术、羣众”三結合的羣众运动。不仅在生产实践上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土壤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1958年我所研究人員在广东省委領导下,积极参加了我国首次的土壤普查。1959年配合土壤普查运动在全国的开展,我們又分別参加了江苏、湖北、甘肃、云南、安徽、广西、江西等省的土壤普查,广泛地总結了耕作土壤的发生过程、羣众分类命名、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土壤改良的經驗。以江苏为重点,完成了江苏省土壤志和20万分之一、50万分之一的土壤图,以及50万分之一低产土壤分布图。在土壤志中闡明了土壤特性、分布規律和土壤耕作、土壤改良的經驗。土壤图的图例是运用发生学的观点,总結了羣众分类命名的經驗而編制的,反映了土壤的耕  相似文献   

5.
恽子强 《科学通报》1959,4(9):294-294
科学研究工作在1958年大跃进中取得极其重要的經驗:这就是只有在党的絕对领导下才能大搞羣众运动,才能多快好省地貫彻“理論联系实际”的方針,才能取得丰碩的研究果实。去年,我院一方面倡导“以任务带学科”,提倡接受国家經济建設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而又具体的任务;一方面发动羣众,开展献礼运动,群策群力。从而,在很短时間內获得了科学工作大跃进的碩果。回顾以往,我們的研究工作虽然强調理論联系实际,做出一些成績,但是比起大跃进的一年,可以說是  相似文献   

6.
沈汉镛 《科学通报》1959,4(5):176-176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生理研究室于1月26日至2月2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水稻生理工作經驗交流会議,参加会議的共有38个有关單位的代表80余人。在半年多的总結农業丰产經驗的基础上,科学工作者們圍繞土肥水密四个方面热烈地討論了水稻的丰产栽培技术和交流了经驗。 調查表明,在1958年密植,深耕的条件下,增产主要靠增加水稻的主穗来保証,因此,分蘖期間追肥不必过重。而为了达到穗大、粒多的目的,追肥的重点应該放在小穗分化之前,这一时期供給充分的养分,能使稻穗很好地分化,并可防止小穗退化。以后,再在孕穗时施以穗肥,增加籽实重量。  相似文献   

7.
岳宗 《科学通报》1959,4(1):32-32
在1958年全国农業生产大跃进中,各地党委根据“土洋并举”的方針,领导羣众大搞土农药。一年来各地发掘利用的土农药有500多种,兴办土农药工厂240余万个,使用数量达1,700万吨,对农業的空前大丰产发揮了重大作用,并为除四害講卫生运动开辟了新的药源。广大羣众对土农药的发掘、采集、配制、使用、貯存等各方面,都已摸索和創造出了丰富的經驗,为今后大搞土农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在这一偉大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开展土农药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中央方面,由商业部生产资料局,农业部植物保护局,化学工业部技术司,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1960,5(7):206-206
在党的总路线和八屆八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在党委的号召和具体領导下,1959年11月、12月間,我所出现了一个羣众性的学术活动高潮。它的特点是: 一、指导思想明确。我們大搞羣众性学术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科学战线上进一步貫彻党的羣众路线;是为了总結大跃进以来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技术經驗,提高研究工作貭量,加速干部成长,从而促进科学工作的继續大跃进。二、声势浩大,羣众面广。参加这一活动的,不仅有高、中、初級的研究人員,而且有年青的見习員。这些見习員平均年令刚滿20岁,最小的还只有16岁,平均文化程度不到初中,有的只讀过高小。他  相似文献   

9.
李振声 《科学通报》1958,3(24):742-742
我們認为在明确了“向农民学习,总結农民經驗”是发展我国土壤科学事业的正确道路之后,第二个問题就是向农民学习的方法問題。因为方法問題如果不解决或者解决得不好,反过来会影响方針方向的貫彻。我們所在認真研究了院部关于虛心向农民学习,总結农民丰产經驗的部署后,在发动羣众大辯論的基  相似文献   

10.
解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領导下,土壤微生物学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了。特别是在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以后,也带动了土壤微生物学工作的大跃进。菌肥的生产和应用,已形成为羣众性运动;探求土壤肥力、植物营养与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关系,已作为土壤微生物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工作,已在短短的两三年的期間,由过去完全是空白点  相似文献   

11.
李显文 《科学通报》1959,4(1):31-31
中国科学院最近召开了植物工作会议。在党的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1958年我国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有了飞速的发展和极大的跃进。工农业的大跃进向植物科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多重大問題,如丰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的調查和利用,园林化問題的研究,沙漠和荒地的改造,农业丰产的經驗总結等,要求科学研究机关研究解决。因此植物学工作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生产大跃进服务,并在为生产服务的前提下,制定1959年的工作計划,就成为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題。会议的代表們首先回顾了过去几年来的工作,并展开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大家一致認为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植物学工作者在各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也积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8,3(19):606-606
为了檢閱和交流医药卫生工作者和人民羣众在技术革命运动中的成就和經驗,进一步把医药卫生技术革命推向新的高潮,卫生部于9月8—16日在北京召开了有一千多名代表参加的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經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全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員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指示,栽和植物、地理、股業等方面的科学工作人員共6人,在本年9月工10日到26日视察了山西省西部和北部的水土保持工作。这次視察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檢查中國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隊的工作,听取当地政府和人民对該隊工作的意見;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当地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学習羣众經驗。由於山西省党政各級負責同志的热情帮助,使我們能够在不到半个月的時間內,到太原、汾陽、寓山、太谷、寧武、神池、五寨、岢嵐、兴縣、大同、陽高等地,較詳細地視察了离山王家溝、兴縣蔡家崖和  相似文献   

14.
1958年对中国人民来說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我們計算数学工作者来說也是一样。中国科学院計算技术研究所的計算数学工作者在党的領导下,在总路綫的光輝照耀下,在全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伟大胜利的鼓舞下,在同所計算机工作者制成快速电子計算机的巨大成就鼓舞下,也在自己的工作中取得了飞速的进展。我們开始解放了思想,走上了理論联系实际的正确道路,展开了羣众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短短的时期內基本上掌握了在电子計算机上解决計算問題的先进技术,并已获得初步經驗。我們的队伍扩大了,新生力量倍增了。在不久的过去,計算数学在我  相似文献   

15.
鍾补求 《科学通报》1963,8(7):35-35
“科学通报”五月号发表了王天鐸同志的“关于羣体和羣体生理”一文,里面广征博引,多所申叙。但是讀后仍难接受他的見地。現試再来談些对这篇文章的看法。一.从科学本质上看“群体生理” 1.生物的生理活动,其物貭基础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任恕 《科学通报》1960,5(10):307-307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庫,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总結。經受过长期实践考驗的祖国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理論体系。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光輝照耀下,整理研究祖国医学,已經在全国范围內形成了羣众性的运动,可以預料,祖国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对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与世界医学作出重大的貢献。  相似文献   

17.
席承藩 《科学通报》1954,(12):73-73
千餘年來,西北羣眾為了防止土壤侵蝕,與自然作鬥爭,曾積累了不少寶貴的保持水土的經驗。梯田就是我們祖先利用山地、坡地從事生產的偉大創造之一。黄土區域梯田的分佈情况,大致以關中宜君梁為界,宜君梁以南的豫西、關中、隴南、晉南一带梁地、原地,梯  相似文献   

18.
刘崇乐 《科学通报》1959,4(3):85-85
大搞昆虫资源以支援工农業建設,是当前的急务之一。开发利用昆虫資源应該兩条腿走路。增加虫产产量是直接增加国家財富的道路,而利用天敌消灭农林害虫則是间接的方法。以虫治虫的生物防除法,从变更生物羣落关系出发,能够根本消灭虫害,但是需要較長的时間。在这方面,目前国內的試驗多未利用引种的天敌昆虫,而經驗証明,外来的虫种效果较快较大。因此,去年在布拉格召开了首次会议商討天敌的国际交換問題,今年还將继续召开。虫产利用問題有生产和銷路兩个方面,因而研究工作也必須采取綜合的方式。以紫膠工作为例,研究膠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天然敌害,并摸清寄主植物的生理狀况和栽培技术,是为人工放养科学化找出基础;测定膠虫生長泌膠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不仅便利产量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54,(2):1-1
過去我國的農業科學工作,都只局限在狹小的研究室與試驗場里,在方法上全部抄襲英、美一套,脫離我國農業生產的實際情况和實際環境,不重視,甚至不承認數千年來農民羣众生產鬥爭中所積累起來的豐富經驗。因此農業科學研究工作時常不切合農業生產中的實際需要,對農業生產中需要科學工作者解决的問題以及應如何解决,都不够清楚。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自從開始系統地學習蘇聯先進的農業科學和經過思想改造運動以後,在1958年確定以總結農民經驗,解决農業增產中的主要問題為中心任務,派出大批科學工作者到河北、山西兩省農村,深入了解當地麥棉增產中的主要問題,並提出初步的解决意見。他們這個工作是很值得各方面的科學工作者重視的。這里把河北省麥棉增產上的幾個關鍵問題的初步研究先行發表,原文由編者稍作了删减。關於他們八個月來在農村工作中的經驗、體會等,本刊準備以後另文發表。  相似文献   

20.
沈允鋼 《科学通报》1959,4(6):186-186
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国广大农民以冲天干勁和无比智慧,在1958年創造了多种作物史无前例的高额丰产。增产数量之大,从过去的科学理论来看,不但很难说明,而且很难想象。因此,对于我們生物科学工作者和农業科学工作者說来,除了和全国人民同样感到万分欢欣鼓舞之外,更深切体会到必須虛心向农民学习,和农民一起,共同努力把这些宝貴的經驗加以总結,并提高成为系統的理論,以便更好地来指导今后的农业实踐。河南省西平县卫星人民公社的小麦高产研究小組,就是这样在西平县委的領导下组织起来的。参加这个小组的,除了放射1958年全国冬小麦高额丰产最大卫星的卫星人民公社社员以外,还有西平县农業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遺傳研究室、河南省农業科学研究所、信阳專区农業試驗站以及北京农業大学的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