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李桂香 《甘肃科技》2001,17(4):41-41
伽玛刀并不是刀,其学名是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它集核物理、核医学、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和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于一身,它的发展代表了当今世界大型高科技医疗设备技术水平。1996年中国深圳奥沃公司研制成功世界新一代伽玛刀——OUR旋转式头部伽玛刀。体部伽玛刀是在头部旋转式伽玛刀基础上开发的一项新技术,是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的简称。运用头部伽玛刀的基本原理,将治疗适应证从头部拓展到全身,为治疗肿瘤提供一种全新方式。世界首台体部伽玛刀于1997年7月由湖北机床厂试制成功,安装于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1998年…  相似文献   

2.
伽玛刀治疗肺癌35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香 《甘肃科技》2001,17(2):46-46
目前,国际上使用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简称伽玛刀)治疗肺癌尚未见报道。我院于2000年4月在西北地区率先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OUR-QGD型全身伽玛刀治疗系统。该设备采用了先进的定位技术,精密的治疗计划系统和三维重复定位系统,使全身伽玛刀具有:定位准确;重复定位精度高,使治疗范围准确无误(重复定位误差≤1.80);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之间有明确剂量梯度差,使靶区外正常组织受量极低,从而显著提高了治疗比。经过近一年的临床应用,共治疗各种体部肿瘤80余例,其中肺癌35例,就其中疗效作一个报道以求教于同业。1 …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的笔束强度和模拟动力学系统中的粒子位置之间的联系,模拟动力学方法可以应用于解决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优化问题.本文研究了模拟动力学方法在肿瘤的临床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在引入软约束、硬约束和剂量体积约束等约束条件后,模拟动力学方法可以满足临床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的笔束强度和模拟动力学系统中的粒子位置之间的联系,模拟动力学方法可以应用于解决调强放射治疗中的优化问题。本文研究了模拟动力学方法在肿瘤的临床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在引入软约束、硬约束和剂量体积约束等约束条件后,模拟动力学方法可以满足临床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适形调强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实施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结果 完全缓解(CR)25例(30.1%),部分缓解(PR)53例(63.9%),无变化(NC)5例(6.0%).总有效率为94.0%,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三维适形及适形调强放疗在局部中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计划逆向设计的需要,建立了IMRT治疗计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该模型将病灶和健康组织辐照剂量作为约束条件,以剂量均匀性和健康组织与病灶的剂量梯度差作为目标函数.以该模型为基础,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IMRT治疗计划系统优化.经实例计算,获得的剂量分布和病灶形状相比具有较好适形性,且健康组织剂量和病灶组织剂量有很大差别,治疗增益比高.此外,采用的遗传算法能较快收敛,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实施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结果完全缓解(CR)25例(30.1%),部分缓解(PR)53例(63.9%),无变化(NC)5例(6.0%)。总有效率为94.0%,临床疗效满意。结论三维适形及适形调强放疗在局部中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3例,实施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结果完全缓解(CR)25例(30.1%),部分缓解(PR)53例(63.9%),无变化(NC)5例(6.0%)。总有效率为94.0%,临床疗效满意。结论三维适形及适形调强放疗在局部中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中的三维可视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之前,需要运用三维医学可视化技术,获取有关病灶区的三维视觉信息(病灶的体积、空间定位、病灶与重要器官间的相对位置等),并确定靶区,以供治疗与方案评估,从而实现精确地计划。本文根据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需要,开发了用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实验证明,运用该三维可视化系统,可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伽玛刀是一种国际上最新型最先进的手术刀,尽管称之为伽玛刀,但它绝不同于常规手术刀.它是在病人不开颅、不麻醉、不出血的常态下施行伽玛射线放射治疗,可取代目前多数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系一次性的.病人既清醒又无痛苦,深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直肠癌术后放疗中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10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分别进行双弧VMAT和7野IMRT的计划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MRT和VMAT治疗计划的治疗剂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IMRT和VMAT计划的适形指数(CI)及均匀指数(H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MRT和VMAT计划的正常组织如小肠、膀胱、骨盆和股骨头的剂量均相似.IMRT和VMAT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分别为581.80和960.37(P=0.001),相应的治疗时间分别为558 s和170 s(P=0.003).结论直肠癌VMAT和IMRT计划均可满足患者临床要求,采用VMAT计划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多叶光栅适形放射治疗系统图像图形处理软件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多叶光栅适形放射治疗系统图形图像处理子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程序流程,提出并建立了系统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能较好地描述系统数据的层次关系和表达重建的几何模型,针对输入的CT或MRI图像,提出了自动分割与手工勾画轮廓的方法,可对分割出的组织重建其三维几何模型,并对模型表面网络进行简化处理,实现治疗射束的设置及多叶光栅轮廓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多叶组合光栅叶片形状设计.根据放射治疗中剂量精确适形的要求,确定了多叶组合光栅叶片侧面的梯形聚焦形式和榫槽配合防漏射结构.使用遗传算法对叶片端面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端面产生的半影大小和一致性得以改善.针对几种典型的射野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端面形状在任何叶片位置所产生的半影接近于常数,设计的叶片形状可达到最佳剂量适形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运用于体胸腹部肿瘤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实施胸腹部放疗患者30例采用Med Tec胸腹膜加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完成放射治疗,另随机抽取30例胸腹部放疗患者实施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指用沙袋、胸腹带体位固定完成放射治疗),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数字影像DRR图象及模拟定位机摄片与放疗投照前、后射野验证片上的相关点的偏移情况与对照组测量比较,探讨采用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完成放射治疗过程的误差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可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自主移动,有效控制定位与摆位的误差.结论 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的偏差明显少于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1 前 言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它和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组成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根据国内有关资料统计 ,60 %~ 70 %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过放射治疗 (包括单纯放疗、术前或术后治疗、放疗合并化疗等 ) [1]。上个世纪 40年代以深部治疗机为代表 ,5 0年代以钴 - 60机为代表 ,60年代则以直线加速器为代表 ,70~ 80年代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以 X(γ)射线为放射源的立体定向放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90年代 ,国内 X-刀治疗系统达到 2 0多家 ,γ-刀治疗系统也有 1 0多家 [2 ] 。同时 ,随着放射物理学、放射生…  相似文献   

16.
三维医学可视化放射治疗计划软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三维医学可视化放射治疗计划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医学图像数据库,CT图像的三维重建,X刀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等,系统将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相结合,提供了科学的可视化治疗,工为完善该领域技术做了一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运用于体胸腹部肿瘤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实施胸腹部放疗患者30例采用Med Tec胸腹膜加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完成放射治疗,另随机抽取30例胸腹部放疗患者实施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指用沙袋、胸腹带体位固定完成放射治疗),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数字影像DRR图象及模拟定位机摄片与放疗投照前、后射野验证片上的相关点的偏移情况与对照组测量比较,探讨采用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完成放射治疗过程的误差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可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自主移动,有效控制定位与摆位的误差。结论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的偏差明显少于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技术运用于体胸腹部肿瘤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实施胸腹部放疗患者30例采用Med Tec胸腹膜加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完成放射治疗,另随机抽取30例胸腹部放疗患者实施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指用沙袋、胸腹带体位固定完成放射治疗),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数字影像DRR图象及模拟定位机摄片与放疗投照前、后射野验证片上的相关点的偏移情况与对照组测量比较,探讨采用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完成放射治疗过程的误差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可控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自主移动,有效控制定位与摆位的误差。结论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的偏差明显少于非胸腹膜真空袋成型体架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逆向调强治疗计划计算的位置及剂量的准确性。方法:我院从2004年8月开始用Varian CadPlan逆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通过MED~TEC固体水、美国Sunnyclear MapCheck(Model-1175)、0.6cc电离室、Kodak慢感光胶片等验证后,在Varian2300C/D直线加速器上开展多子野的动态及静态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现已治疗了70多例,近期效果良好。射野设置方式一般是5.7,9个均分圆 周角度固定射野,静态调强采用10-12个剂量调强水平,剂量学验证的内容包括调强剂量强度分布,位置准确度、相对及绝对剂量、射野误差等。  相似文献   

20.
研究肿瘤放射治疗的调强映射矩阵的最优分解问题。通过引入调强向量及其阶高、左极值等概念,给出了一个调强映射矩阵的最优分解的判别条件,并给出了相应的最优分解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