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燕  张长生 《广东科技》2010,19(23):40-42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挑战,浙商知难而进,自强自立,通过发扬新"四千精神",促进"转型升级";通过发扬"敢为天下先精神",积极探索自主创新之路;通过政企携手,完善民营经济自主创新的环境,正在实现"逆势超越"。浙江民营经济化危为机,积极自主创新的宝贵经验值得广东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来,随着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传递,如今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经济危机。但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大浪淘沙的过程,其后常会有新的崛起。危机对于落后者、束手无策者是被淘汰之危,而对于进取者、能够化危为机者则是崛起之机,对于中国而言,也应把握这一机遇,蓄势勃发,为下一次经济的飞速发展做好铺垫,本文就此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3.
卢明 《奇闻怪事》2010,(11):1-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在阐述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据此提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党和国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努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清华大学全校师生员工发扬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迅速行动起来.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智力积聚等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努力为国家应对和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我省也相应出台了多项扩大内需措施。面对这一特殊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民营科技企业如何应对,并力争走出危局,化危为机,本人认为应对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一步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力促产业升级,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自主创新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正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应对危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发展的结构性失衡,是对经济秩序、产业结构、企业主体的刚性调整。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具有两面性,"危"、"机"是一对孪生兄弟,危机中蕴含着机遇。面对这次金融危机,各地都在作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我国也对宏观经济政策作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拉动经济增长。我们应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跨闻直接投资大幅萎缩,作为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资流入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在对国际金融危机下外资流入数量进行实证分析后,探究了其下降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董风 《世界知识》2010,(13):40-42
中美军事危机可能起到释放压力、调整关系的积极作用。中文的"危机"一词本身就告诉人们"危"中有"机"。不必耸人听闻,也无须害怕危机。挺直腰杆笑迎风雨吧。  相似文献   

10.
许忠道 《科技信息》2009,(36):255-256
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煤矿企业的影响,工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保安全、保发展、保民生,大力推进民安、民生、民心工程,以应对挑战,战胜困难。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指出中小企业应该抓住国际资源重新配置和国家政策支持的机会,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货币互换是两国中央银行间开展国际金融合作、管理流动性的重要金融工具。为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多个国际货币互换网络,在增强市场信心、提供流动性支持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同时,一个以美联储为中心、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参与的超级国际储备货币互换网络正逐步形成。中国应加快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货币互换网络,积极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谈判,提高自身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中国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使人们认识到由美国评级模式控制的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严重问题。通过分析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所起的作用,说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缺失和对国际金融秩序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指出为了国家的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我国应建立在国际上有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  相似文献   

14.
严谨  刘燕娜  余建辉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5):104-108,136
利用世界银行、国际木业网站、FAO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分析中国刨花板产业市场竞争状况入手,从全球金融危机、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及碳关税的征收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机会角色对中国刨花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提出机会角色既有正面影响和又有负面作用,要分类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15.
指出全球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我国外贸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出口企业,正面临国际形势复杂化、国际市场需求恢复缓慢、资源短缺成本上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诸多挑战。论述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提高市场份额、促进产业升级和深化国际化的机遇,通过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打造独特产品,塑造自有品牌,积极运用电子商务等方式,扭转中小出口企业的发展困境,为其良性发展打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给高职院校带来了高速发展的扩张期,而面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高职院校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成为教育关注的重点。高职教育应从加强内涵建设、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养适应性人才等方向入手,创新高职教育形式,进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富有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以应对金融危机带给高职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的出现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高等教育(包括民办高等教育)同样受到了很大冲击。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只是危害还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从这一角度浅议金融危机给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东亚金融危机为借鉴,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份、银行不良资产、国际收支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金融隐患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体制;财政、信贷、企业等方面协调配合,消化银行不良资产;强化资本项目管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化解金融隐患、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市场下如何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成了人们在危机中寻找曙光的方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我国金融监管方面固有的和新生的矛盾及问题一一显现。这就促使我们要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金融机构的监管、执行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给当代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残酷和激烈的竞争,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笔者从六个方面浅谈了面对金融危机,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