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北京和上海的高新技术园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高新技术园区在过去的16年间发展迅速,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园区,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的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作了系统地分析.比如,北京高新技术园区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而上海的高新技术园区则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海淀园和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作了比较分析.海淀园拥有18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高新技术园区,有着全国其他地区不可相比的国家科技资源优势.张江高科技园区虽然只在最近6年才有较大的发展,但现在已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公司在把握园区的工业结构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集中所有的资源来支持园区的重要产业(集成电路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张江高科技园区和海淀园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展路径.它们的经验对地方政府对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干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无疑是21世纪最辉煌的主题。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并以高科技园区为依托的,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对我国来说要追赶世界潮流,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必须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工业园区1工业园区要为高科技产业提供好的经营环境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科技园区的区位独特,与城市唇齿相依。国内外大部分高科技产业园区都位于城市郊区,这里高科技人才集聚.智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创新空间狭小,创新能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便于激发人的灵感,因而与城市之问保持着一种经常性的动态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理论上可以通过景观园林设计的方法获取。为了实现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动态和谐,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和谐度,建议采取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手法,强化园区生态景观的视觉效果和美誉度,创造具有人文关怀惠义的地理环境和休闲康乐空间,建设一个生产劳动空间与休闲娱乐空间合二为一、相互渗透的绿色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无疑是即将来临的21世纪的最辉煌的主题。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并以高科技园区为依托的,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对我国来说要追赶世界潮流,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必须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工业园区的经营环境与示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无疑是即将来临的21世纪的最辉煌的主题。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撑,并以高科技园区为依托的,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对我国来说要追赶世界潮流,发展高科技产业,也必须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海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上海服务"和"上海智造"的新概念,高科技产业园区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感知上海,走近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桥头堡"——金桥开发区——其"加工1.0版→制造2.0版→智造3.0版"的实践历程,鲜活地折射出上海近年来创新转型的经济发展脉络,成为"上海智造3.0"的最佳展示舞台。  相似文献   

7.
《杭州科技》2004,(3):53-53
余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2001年,现占地45000平方米,地处杭州市东北部的浙江省余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地理条件优越,交通网络发达,是杭州通往江苏和上海的东大门。创业服务中心一直以来着力培育光机电一体化、纺织科技产业,积极扶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科技项目和创业型企业,是培育高科技企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动高新产业发展的孵化机构。服务中心内的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余杭基地,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有着优越的政府扶持政策,对进入的企业给予租金减免和科研项目补贴;…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科技密集的产业,也是经济效益很高的支柱性产业,很适合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和定位。90年代以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克服种种困难.年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浙江、江苏、广州、深圳、吉林等地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浙江、江苏等省生物医药产业近年  相似文献   

9.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明确园区以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两大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张江园区由此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黎群 《科技潮》2002,(10):59-60
在以中关村园区为首的北京新技术产业试验区建立后,为了确保和鼓励科技园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北京市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与政策。在这些政策法规中特殊的税收和关税优惠政策引人瞩目,它们像杠杆一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力地引导着园区内的公司和企业向高科技产业倾斜和发展并综合各种法规政策中以税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办法,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众多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园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上海的产业调整与城市景观的优化。如何加快科技企业成长,如何集中整合政府服务资源和市场服务资源,建立无围墙的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从1951年在美国西海岸加州斯坦福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工业园—斯坦福科学工业园开始,世界上已有各种名称和类型的产业园区1000多个。这些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重要推动作用。我国的产业园区建设在完成了第一次创业的要素聚集和数量扩张任务之后,已经进入了“第二次创业”的质量全面提高阶段,因此很有必要结合当今国际国内经济格局变动与我国产业园区建设状况进行总结,对于我国产业园区未来建设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大虹桥区域冉冉升起的明星产业园区,e通世界不仅为企业带来便捷的商务环境,更是上海青浦区、上海虹桥区域提高产业档次、拉升区域经济、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推动力,也将作为上海虹桥商务园区、上海西郊经济开发区的新经济增长点,成为虹桥区域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前景。  相似文献   

14.
浦东亮点     
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1999年8 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制定“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明确园区以生物医药和信息技术两大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张江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三大国家级基地(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创业基地)的框架,形  相似文献   

15.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空间集聚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Cluster Analysis)对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空间集聚特征分批次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空间分析软件对分批次园区的集聚程度进行了判读.发现园区主要沿大学密集区、苏州河、内环线呈带状分布于浦西地区,且集聚分布趋势愈发明显.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集聚特征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主要机制在于旧城改造的导向、中心区优势资源的吸引、旧工业建筑空间的指向和高校院所的互动等四方面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轮胎做沥青     
黄纯华 《天津科技》2005,32(3):60-60
坐落在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天津鑫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向全国推广一种高科技项目——轮胎沥青。用废旧的轮胎做成沥青铺路,既有效地降低了公路噪音,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而且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对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新区阶段发展理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正处在由产业主导中期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过渡。高新区“二次创业”过程也是园区实现“五个转变”的过程。首先,园区要从注重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的外延式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其次,园区要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第三,园区要努力实现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第四,园区要推动产业发展规模由小而分散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变;第五,园区要从逐步、积累式改革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18.
尹天仇 《华东科技》2006,(12):38-39
在上海数字媒体产业推进这幕大戏里,除了企业、政府、产业园区等一干主角“倾情奉献”外,还一直活跃着一个幕后的身影——上海多媒体行业协会。这个非官方的行业组织身在后台,却充分利用自己“长袖善舞”的优势,为主角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中国许多特大城市、大城市中不断出现了创意产业,形成了当下特有的“创意产业园区”现象.研究表明: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客观上为“创意产业园区”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还与就业机制的变化、政府的推动成正相关系.“创意产业园区”是带有创意行为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建筑群体风格、单体建筑、室内外环境、节点空间等景观的可识别性创造.“创意产业园区”必须加强景观的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德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 《安徽科技》2004,(11):50-51
德国经济总能力占世界第三位,其经济的发展得益于重视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长期以来,德国在高技术园区的建设、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