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天文 《河南科技》1992,(5):4-5,28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7200多万亩,总产170亿公斤左右。病虫危害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我省小麦病虫种类多、发生时间长、危害重,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约30多种,主要有10大病虫害,即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黑穗病类,地下虫、吸浆虫、麦蚜虫、麦蜘蛛、粘虫等;轻发生年发生面积1亿亩次左右,一般发生年1.5亿亩次,可损失产量1-2成,严重发生年2亿多亩次,产量损失4-5成,部分地方甚至造成绝收。综合分析20年来小麦病虫发生情况,清楚地看出,病虫发生程度的轻重,是随着小麦产量的变  相似文献   

2.
<正> 小麦生产是我省农业一大优势,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由于小麦播种面积大、品种多、气候适宜,因而其病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尤以小麦白粉、条叶锈和赤霉等病为普遍而严重,白粉和锈病常年发病面积分别达1000万亩和1000~2000万亩之多。小麦赤霉病这几年也在扩大蔓延,1985年是此病最为严重的一年,以至波及了4000万亩麦田。仅此几种病的发生,每年就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研究防御小麦干热风的有效措施,促进我省小麦生产发展,早在七十年代后期,我站曾对多种防御激素进行过三年试验,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在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下,在全省三十多个县(市)推广,累积喷洒面积达八千余万亩,在三千多个试验点调查结果证明,在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有明显的防御干热风的效果。一、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防御小麦干热风的增产机理 1.增加小麦植株体内磷、钾含量,提  相似文献   

4.
<正> 小麦纹枯病是近年来在我省发生普遍、危害较严重的一种主要病害。目前,已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我们对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状,逐年加重原因等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办法。一、小麦纹枯病发生现状小麦纹枯病八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我省仅是局部发生的次要病害,近几年逐年加重,已成小麦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1990年全省发生纹枯病1394.59万亩,造成小麦产量损失80360.26吨。洛阳市1990年发生31.5万亩,1991年扩大至95.7万亩,占川灌区小麦面积的87%。据郊区及偃师县调查,小麦苗期即受该病危害,三叶期地下茎可表现典型症状,普遍率达  相似文献   

5.
<正> 小麦锈病有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病害。病原菌属于真菌中的担子菌。据推测,小麦锈菌的存在时间与小麦栽培历史相同,公元前1200年我省就可能有锈病发生。小麦三种锈病目前在我省均有发生,以条锈病最为普遍严重。五、六十年代条锈病多次大流行,导致四次小麦品种的更换。1990年锈病在全省发生达4488.32万亩,损失小麦10-15亿公斤,是1964年以来的又一大发生年。小麦叶锈病在我省南部和丘陵地区发生较重,1972、1973和1976年的严重流行使信阳地区小麦减产2-3成。秆锈病在我省的发生因  相似文献   

6.
<正>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附着于灌浆期的麦粒嫩皮上,吸取麦粒中的浆汁,造成严重减产。 1986年我省通过15个地、市50多个县的普查,小麦吸浆虫均有发生,面积700万亩  相似文献   

7.
石鸿文  宗万昌 《河南科技》1991,(10):10-10,12
<正> 我省地域辽阔,有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这就有利于麦类病害的发生流行。麦类病害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小麦条、叶锈病,麦类白粉病和赤霉病,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叶枯病、颖枯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大麦条纹病、云纹病、黄叶病、散黑穗病等20余种病害。近年来,小麦条锈病在我省经常发生流行。比如,1983年信阳地区发病面积达200.5万亩,损失小麦2500万公斤;1991年达300.0万亩,损失小麦  相似文献   

8.
<正> 一、基本情况干热风是影响我省小麦产量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在全省不同地区发生机率可十年七、八遇。当干热风袭来时,小麦在高温(30℃以上)、低湿(30%以下)和三级风以上的综合影响下,蒸腾量加剧,植株细胞失水、呼吸停滞,导致青枯逼熟,小麦籽粒秕瘦,千粒重减低,一般减产1—2成,严重者可达三成以上。故有农谚说:“麦怕四月(农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是全国主要产棉区之一,常年植棉面积达一千多万亩,总产皮棉五亿多公斤,棉花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我省气候温和,棉花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时间长,因此,给棉花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失。选用经济、安全、有效的农药防治棉花病虫害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从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五年对速灭杀丁(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提供)防治棉花害虫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开发及研究。先后组织了三十多  相似文献   

10.
<正> 病虫草害是小麦高产的一大障碍。近些年来,我区平均每年发生各种病虫草害约600万亩次,造成损失5800万公斤(包括经过防治挽回损失),最多达12014万公斤。根据我区病虫草害为害程度、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麦是我省的优势作物,产量居全国首位,每年种植面积七千万亩左右。近年来,由于病害猖獗,对小麦威胁很大。据统计,1983年以来,锈病每年发生面积一、两千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4.2%—28.5%,损失小麦几亿斤;小麦赤霉病1977—1984年仅零星发生,1985年猛增到4957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0.8%,损失小麦十几亿斤。目前,这两种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加之全省土壤中锌、硼、钼等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已成为威胁我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排除上述不利因素,确保小麦正常生长,探讨飞机防治小麦病害和根外追肥综合技术一次性作业的可行性,给今后农业航空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锈病常发区并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省棉花害虫的发生危害出现了明显的新特点,突出表现在:发生种类增多、危害程度加重、抗药性发展迅速。掌握其特点,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对控制危害、保证棉花丰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一、棉花害虫发生的特点 1.发生种类增多、危害程度加重过去我省棉花上的害虫主要有棉蚜、棉铃虫和棉红蜘蛛,常年发生面积3000万亩左右,损失棉花1200多万公斤。自1985年以来,棉花害虫常年发生面积达5000万亩,防治后损失仍达200多万公斤。棉红铃虫在豫东、豫北和南阳棉区迅速回升,年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 干热风是影响我县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小麦感受干热风后,生理活动失调,碳水化合物合成量降低,灌浆速度减缓,甚至青干枯死。我县近两年小麦播种面积达一百二十万亩以上,按轻型干热风造成小麦减产百分之十计算,要损失小麦六千万斤,按重型干热风使小麦减产二至三成计算,全县要损失小麦一亿二千万斤以上。为了正确预测干热风的发生,早作预  相似文献   

14.
<正> 早在1940年和1941年就在我省采到了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病株。解放初期我省只有两个县发病,现在巳蔓延到90多个县200多万亩棉田发病,给棉花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控制其蔓延为害,以保证我省棉花生产的发展。下面就如何通过加强防治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来逐步控制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蔓延为害,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干旱是我国北方地区影响农业高产稳产的最大气象灾害。我省地处北方半湿润易旱区,淮河以北易旱土地面积二亿二千二百多万亩,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8.7%,大部分是我省农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山区和中低产地区。从时间上看,我省北、中部一年中常有春旱、初夏旱、伏旱和秋旱发生。春旱期间无透雨持续日数多年平均为58.2天(新乡)、61.4天(辉县)、最长的达72天以上,这样的干旱年份,豫北各县都是不到二年就出现一次;初夏旱一般1—2年出现一  相似文献   

16.
<正> 小麦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病害有20多种,主要是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一些病毒病等,此外,近年来黑穗病和纹枯病也在局部地区严重发生。由于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经济有效而又简便可行的方法,对控制小麦锈病和土传花叶病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省在1966年以前小麦条锈病曾大面积流行达4~5次,每次损失达5~10亿公斤,因此成为抗病育种的主要对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生产概况小麦是我省一大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首位。五十年代平均夏粮面积8460万亩,其中大麦、豌豆等夏杂粮1500万亩。平均总产95亿斤,单产112斤。六十年代平均面积6900万亩,其中夏杂粮1060万亩。平均总产76亿斤,单产110斤。七十年代平均面积6200万亩,其中夏杂粮570万亩。平均总产150亿斤,单产241斤。八十年代三年平均面积6200万亩,其中夏杂粮300万亩。平均总产211亿斤,单产  相似文献   

18.
<正>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7000万亩左右,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面积和总产一直居全国首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省小麦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年小麦总产首次突破  相似文献   

19.
<正> 为推动科技兴汴战略实施,加速科教兴农进程,使小麦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本年度夏粮生产会议上提出要抓好143万亩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开发(简称“一优双高”开发)。其目标是,143万亩小麦亩均单产300公斤以上,其中13万亩高产开发亩均单产400公斤以上,从而带动全市435万亩小麦均衡增  相似文献   

20.
<正> 开春随着气温的回升,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开始活动,为害小麦根茎;灰飞虱,红蜘蛛等吸食性害虫,也开始为害小麦植株;全蚀病、纹枯病应注意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危害,就要及时除治,尽快消灭,防止蔓延为害。 1、防治地下害虫。小麦返青后,当田间死苗率达3%时,立即施药防治。可采用撒毒土,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对细土30-40公斤,拌匀后撒于行间并锄入土中;撒毒饵,用5公斤麦麸或饼粉,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柳磷乳剂或5%“1605”乳剂50克,拌匀后,于傍晚撒在田间,每亩撤2-3公斤;浇药水,每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剂或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兑水750公斤,顺垅浇施。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