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直升机齿轮传动要求有30~60min的干运转能力,以免减速器润滑系统出现故障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采用油气润滑方式,对T321进行不同质量分数的抗磨效果对比试验,为降低试验成本,以销盘摩擦磨损试验代替齿轮传动试验。不同含量的硫化异丁烯分别加入到DOD-L-85734航空油中,做航空钢摩擦副45min的油气润滑试验。结果表明:抗磨效果最好的是添加量1%,只喷油气4次、用油量仅0.02mL, 则其45min的磨痕宽度仅为427μm, 而干摩擦仅50s的磨痕宽度却为632μm。含抗磨剂的油气润滑为解决直升机传动系统干运转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2.
高压硫化异丁烯的工业化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高压硫化异丁烯的中试生产技术,通过增加催化剂循环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等,进行了工业放大,年产200吨的工业化装置运行平稳,各项指标优于中试研究。  相似文献   

3.
利用M-200型磨损试验机考察了MoSi2-淬火45针仪分析讨论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润滑油明显改善了MoSi2材料的摩擦学性能;MoSi2与淬火45#钢对摩在120~150 N载荷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其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疲劳磨损、磨粒磨损和轻微粘着磨损.图4,参10.  相似文献   

4.
几种硫化脂肪在菜子油中的润滑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精制菜子油为基础油,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几种硫化脂肪对菜子油摩擦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几种硫化脂肪均能明显改善菜子油的减摩耐磨性及其极压性能·当添加剂含量较少时,其磨斑直径随添加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继续增加添加剂的含量,磨斑直径会明显增大·润滑油的PB值和PD值随添加剂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特别是添加剂RC2540的加入对烧结负荷影响非常明显,加入3%的RC2540,即可使PD达到7845N·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表明,硫化脂肪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一种含有活性硫元素的极压保护膜,从而起到减摩耐磨作用·  相似文献   

5.
钢表面氧氮处理层对硫化烯烃润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球-盘试验机研究了40Cr钢表面氧氮处理层对添加剂硫化烯烃作用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多种表面分析仪器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氧氮处理表面的氧化膜可促进化学反应膜FeS的生成,加上该氧化膜本身的作用,使其摩擦表面上由FeS和氧化铁组成的边界润滑膜更厚且结构更致密,导致硫化烯烃与氧氮处理表面的配合具有更好的抗擦伤和抗磨效果。  相似文献   

6.
19CN5、20CrMnMo钢渗碳后硫化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CN5、20CrMnMo钢渗碳淬火后磷化、不处理、低温电解硫化与真空离子渗硫的磨损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润滑条件下,所研究的几种工艺的摩擦因数μ由大到小依次为:0.173、0.102、0.097、0.079;抗咬合及抗磨损性能按相对优劣依次为:真空离子硫化、低温电解硫化、不处理、磷化;在无润滑磨损条件下,硫化试样的抗磨损性能无明显的优越性。本试验为提高相关产品质量和硫化工艺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润滑状态下载荷动特性对磨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研制的环-块磨损试验装置上,研究了油润滑状态下矩形波载荷特性对45^#钢-ZCuZn16Si4黄铜摩擦副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其磨损过程存在跑合期和稳定磨损期;矩形波载荷的占空比对其磨合过程有显著影响,占空比愈小,跑合期磨损量愈小,跑合期愈长。通过控制载荷波形参数,可以优化其磨合规范。  相似文献   

8.
油气润滑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润滑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验证油气润滑技术运用于滑动轴承当中的可行性.对滑动摩擦副分别使用传统的纯油润滑和油气润滑两种润滑方式,通过试验对比在两种润滑方式下试件的温升、摩擦力矩等参数变化情况.经过试验得出与传统的润滑方式相比,油气润滑技术对于滑动轴承的润滑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9.
为高速滚动轴承油气润滑系统研制出膜片式微量油泵,试验测出该油泵流量与电压,频率的关系曲线,进行了供油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泵能满足油气润滑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PLINT高精度液压伺服式微动磨损试验机,在法向载荷100N、频率2Hz、位移幅值1 5~60μm,以及大气、纯净水和液压油3种不同介质条件下,对GCr15钢进行了微动磨损试验.动力学分析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LCSM)的微观观察结果显示:流体介质对微动运行区域有轻微改变;液压油和纯净水介质明显降低了微动摩擦因数、磨痕深度和磨斑尺寸,表现出明显的润滑作用,而液压油的润滑效果明显优于纯净水 微观分析表明,3种介质条件下的微动磨损是磨粒磨损和剥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运用M 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WSi2/MoSi2复合材料与45#钢配副油润滑时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油润滑可明显改善WSi2/MoSi2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在80~120N时材料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在油润滑下,WSi2/MoSi2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表现为点蚀磨损和磨粒磨损,偶件45#钢的损失主要归因于磨粒的切削作用.图6,参13.  相似文献   

12.
对经过表面碳氮共渗和低温离子渗硫处理的轴承钢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将其与单一碳氮共渗试样、原始淬火态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对比。该研究以较低温度对轴承钢进行离子渗硫处理,可以避免轴承钢回火软化,且固体硫粉作为硫源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在渗硫工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试验结果表明:碳氮共渗和低温渗硫处理后GCr15轴承钢表面形成了复合渗硫层,其微观形貌呈现凹凸不平的颗粒状,经过处理后表面洛氏硬度略有下降;能谱仪测试结果表明渗硫层的成分主要由Fe、S、O等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13.
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理论和平面蜗轮传动啮合特点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该传动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模型。计算了整个接触区内的最小弹流膜厚,分析了该传动的弹流润滑状态,揭示了最小膜厚的分布规律:蜗杆啮入端的润滑状况优于啮出端,蜗杆齿顶的润滑状况优于齿根。分析了工况参数和优化变量对该传动润滑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改善平面蜗轮传动润滑性能较为有效的方法是优化压力角和增大蜗杆分度圆直径。  相似文献   

14.
使用油膜附水滴切削液(oil-on-water,OoW)对不锈钢进行连续切削试验。研究不同进给量和进给速度下,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刀具寿命变化规律。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有关刀具寿命和工件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根据所得到的经验公式针对刀具寿命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刀具寿命随着进给量和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表面粗糙度随着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油浴/干式组合空滤器在格尔发上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空气滤清器在格尔发重卡上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油浴/干式组合空气滤清器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组合形式,根据重卡某车型发动机的理论要求,通过经验公式和软件工具对油浴/干式组合空气滤清器所需额定空气流量进行设计计算,并通过台架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过滤系统应用于我公司重卡此车型上是完全合理的,为其他变型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润滑条件对热轧板带钢表面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热轧润滑对板带钢热轧后表面质量的影响,对不同润滑条件下板带钢热轧后表面氧化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热轧润滑可以明显改善表面质量.油水混合润滑条件下,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仅有5μm,比纯水润滑条件下氧化层厚度平均减薄3μm左右,比无润滑平均减薄7μm左右.同时,对轧后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可以看到在油水混合润滑条件下钢板轧后表面有清晰的轧制纹络存在.  相似文献   

17.
将表面改性后的微米级二硫化钼添加至基础油中,利用MRS-10W型和M-2000型试验机,对所制备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基础油中添加含量为1.5%的微米级二硫化钼后,润滑油的最大无卡咬载荷提高了15.5%,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了33.1%,磨损量减少了43.5%.  相似文献   

18.
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地概括了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对各种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特别强调指出: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在摩擦学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同时纳米摩擦学是目前和今后摩擦化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不同黏度稠油油水相渗的影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油层温度和原油黏度对稠油油水相渗的促进机制,基于NB35-2稠油油藏一维岩心流动模拟系统,模拟了不同黏度原油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水驱渗流特征.结果表明,稠油油水相渗曲线表现出水相渗透率非常低的特点;当含水饱和度大于50%后,油层中形成联通的水流通道,导致水加剧突进;温度升高,油水两相共流区范围增大,残余油饱和度降低,但高于油藏温度时,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油水相渗曲线变化较小;原油黏度增大削弱了油水的流动性,降低了采收率.对比温度和黏度对油水相渗的影响规律,认为温度主要是通过改变油水黏度比而影响油水相渗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