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绿洲演变是绿洲研究的核心问题,3S技术的发展为绿洲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文章主要论述了3S技术在新疆绿洲演变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利用3S技术对绿洲演变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与流程路线.并就绿洲演变监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阐述城市森林的定义、量化指标及其计算方法,介绍了3S技术在城市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并以实例应用的方式演示了3S技术调查城市森林资源的具体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的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管理的研究心得,以3S技术背景下城市管理新思维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赣州从建城至今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剖析,并探讨了影响赣州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机制与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GPS、RS和GIS(3S)技术集成应用的迅速发展,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集及分析的效率、完整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结合南京市多年的TM影像数据,利用ERDAS、ARCGIS等专业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土地类型信息的获取和空间分析,并建立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8.
基于3S的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坝子(山间平坝)是贵州农业的发祥地,也是聚落、工矿和交通线发展的主要场所,但其面积(包括河谷平坝)仅占全省总面积的3%(据《贵州国土资源》1987.2)。其中万亩(666.7hm2)以上的大坝到底有多少,在历来统计资料和相关论述中却从未有过确切数值,但这一直是上级领导部门和全省人民所关心的一个重要数据。为此,在3S技术的支持下,对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进行了提取和验证,取得了客观而又详实的数据,更新了贵州省万亩大坝信息,从而为政府决策和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S技术为支撑,在对福建省1988年和2000年2个时期陆地卫星TM影像进行遥感判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对12年间的福建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年间福建省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而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的区域集中在闽西北地区,且主要来自于草地类型的转变;耕地面积的减少则主要由于城乡居住建设用地的扩张与占用,且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闽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10.
运用分形理论中的边界维数对重庆市近30年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揭示重庆市不同时期的城市地域扩展方式.结果显示,重庆市主城区各区在各个时期城市形态具有差异,整体上重庆市城市建成区在30年间的发展使得图形破碎度降低,其中1980~1997年为城市地域的快速发展期1,997~2001年为高速波动发展期,2001~2010年为高速发展并有趋于稳定趋势发展期. 相似文献
11.
面向城乡互动的扬州市域空间结构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光中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2):60-64,80
地方级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主要内容是以协调城乡关系为主线展开的.以江苏省总体空间结构优化为背景,在分析扬州市域空间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市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具体途径和措施:依托发展轴线,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格局;优化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建立网络状交通系统;优化布局,调整产业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吉林省公主岭市为研究区,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开展近13a城区及周边乡镇发展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公主岭市城乡居民区处于扩张状态,景观分离度呈减小趋势,由2001年的0.33减小到2013年的0.22.研究为该区城乡发展规划提供基础参数,并作为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现状评估的案例,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运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介绍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宁波的城市旅游空间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4.
对扬州市的SPOT5数据进行几何精校正,选取1、2、3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并与全色波段融合,根据不同地物的影像特征以及重要遗址点的GPS定位数据,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SPOT5图像进行目视解译,绘制出自春秋建城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扬州城址的解译图以及长江、运河河道的变迁图,分析扬州城址变迁的规律和原因.古邗城在建立之初就是一个为了争霸中原、开邗沟所设立的屯粮驻兵之地,所以近2500年以来扬州城址的变迁除与其他城市一样受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更受长江、运河河道的南移和军事战争频发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以隋唐时期为界,隋唐之前城址的变迁以前者的影响为主,隋唐之后以后者的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城市空间变化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元胞自动机(CA)是一种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空间的相互作用及时间上的因果关系皆局部的网格动力学模型,其“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强大的复杂计算功能、固有的平行计算能力、高度动态以及具有空间概念等特征,使得它在模拟空间复杂系统的时空动态演变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在城市空间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方面,CA模型已应用到除非洲、南极洲的所有大洲的城市模拟研究当中.CA模型和G IS的集成,一方面增强G IS的空间模型运算及分析能力,另一方面,G IS提供的强大空间处理能力可以为CA模型准备数据和定义有效的元胞转换规则以及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视化.同时CA模型还可以与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遗传算法、模糊逻辑以及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以增强其在城市空间变化模拟研究方面的能力.将CA与MAS技术相结合,建立一个能够模拟多个不同参与因子(自然系统)、不同决策者(人文系统)共同影响下的城市发展模型,以此来模拟与预测城市发展的真实状况,将是CA模型在城市空间变化模拟与预测研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城市热场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对城市热场具有调节作用,城市热场的分布和强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城市热场与植被指数(NDVI)相关性的研究,可以揭示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基于ARCGIS和ARCVIEW软件,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2003年上海市TM影像中计算提取上海市外环线以内区域的城市热场与植被指数(NDVI)的相关信息,建立城市热场与植被指数(NDVI)的回归拟合方程,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热场与植被指数(NDVI)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张家口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建设用地增加空间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张家口市1989, 2000 和2010 年土地利用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以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分析张家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 构建基于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驱动力模型, 定量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空间驱动因素, 进行未来建设用地空间格局模拟和预测, 为土地利用系统模拟与预测研究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和工具。结果表明: 1989-2010 年研究区耕地大面积减少, 主要转为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林地大面积增加, 主要来自于草地和耕地; 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加, 主要来自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 草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400 m 邻域范围内的地类邻域丰度自相关因子、坡度、坡向、距城镇、村庄、道路和自然保护区距离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建设用地增加多发生在坝下中心城周围及河流谷地, 中心城区向南和向西扩展趋势明显, 万全县、怀来县、蔚县的建设用地增加较多, 且多围绕现有城镇中心进行扩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忻州市城市形象要素的特征分析,从城市定位、城市精神、城市景观、城市行为及城市经济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塑造忻州城市形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城市为单元模拟建立城市大气覆盖面模型,以小区为单元研究风环境与空气环境.获取城市建筑物空间坐标,利用二次曲面方程建立城市覆盖面模型,以新增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位置进行插值分析,将其纳入城市小区建筑群构成新的小区环境,籍此对其进行风环境的实验分析,模拟建筑物的尺度、间距、空间组合与朝向定位等参数,辅助城市小区风环境规划与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