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一些慢性病生存时间延长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和高效广谱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致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微生态失衡致病性真菌感染日趋增多。其中呼吸系统占首位,其发病率仅次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已引起临床工作者广泛重视,为了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我们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108例老年住院患者院内真菌感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该病的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肺毛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肺部感染,经气管镜肺活检临床确诊为肺毛霉菌感染.该患者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3d,死于大咯血.结论 毛霉菌病是一种罕见的病死率很高的系统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早期进行抗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45例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真菌感染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调查其临床特征、化疗情况、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药物的使用等情况,并记录病原菌培养结果、治疗方案、感染部位、真菌学疗效等.[结果]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所有病例均确诊为合并真菌感染,确诊后均进行抗真菌治疗.分析发现接受化疗、抗生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是血液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面临着真菌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具有病原体复杂和感染部位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探讨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和预后.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1例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86%(29/51)的病例患有3种疾病,以肺结核继发真菌感染同时合并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多见;继发真菌感染的诱因多与应用抗生素和激素、低蛋白血症有关;肺部真菌感染隐袭发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X线胸片也缺乏特异性;51例真菌感染中致病菌以念珠菌居多;药敏试验以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及酮康唑为对照药物,白假丝念珠菌敏感性较好,克柔假丝念珠菌耐药率相对较高.肺结核较易继发真菌感染,应加强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规范应用,以减少真菌感染及其耐药率的发生,有利于结核病控制及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5.
用弥可保加长龙通治疗4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设30例常规采用B族维生素和血管内抗凝药物治疗的病人作对照组.发现弥可保加长龙通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病人的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临床症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也有所改善,皮肤溃疡愈合的效果较为显著.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京必舒新的主要成分是辛伐他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降脂药物.用京必舒新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60例,观察到其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效率达100%,能有效地防治糖尿病人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经细菌培养为真菌感染的26例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的住院病人进行分析.结果26例真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居多为19例,占73.1%.酵母杆菌3例,占11.5%,曲霉菌3例,占11.5%,克柔念珠菌1例,占3.8%.所有病例用氟康唑治疗四周后,临床治愈22例,占64.6%,死亡4例,占15.4%.感染的诱发因素与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有关.结论结核性支气管扩张较易并发真茵感染,应加强抗生素及激素的规范应用.以减少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真菌感染性角膜炎的病因、人群及致病菌的分布特征,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82例182眼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人群特征及临床危险因素、治疗时间.结果 182例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中,经5%那他霉素滴眼液治愈119例119眼患者,另有27例27眼明显好转,其余36例36眼患者经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后,31例31眼明显好转,5例5眼继续恶化,最终3例3眼行穿透性角膜移植,2例2眼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结论真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致病菌多为镰刀菌属,5%那他霉素联合伏立康唑可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降低患者手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9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急性白血病合并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 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 ,经临床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者 16例 ,感染率为 10 6 % ,而其中肺部真菌感染率为 8 6 % (13例 )。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 15例 (占 94 % ) ,咳嗽、咳痰 13例 (占 81% ) ,胸闷、气促 9例 (占 5 6 % ) ,胸痛 7例 (占 4 4% )。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居首 ,8例 (占 5 0 % ) ,酵母样真菌感染 6例 (占 38% ) ,毛霉菌感染 2例 (占 12 % ) ;周围白细胞计数 <1 0× 10 9/L 3例 (占 12 % ) ,周围白细胞计数 <4 0× 10 910例 (占 6 3% )。 16例患者中 ,8例 (占 5 0 % )用二性霉素B ,10例 (占 6 3% )患者适量分次应用氟康唑 ,结果 12例好转出院。结论 :呼吸道真菌感染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并发症 ,其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纤支镜检查不失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白血病病人的肺部病变的重要辅助手段。二性霉素B及氟康唑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 ,也是影响全身各系统至心理健康的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据 1996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率为 3.2 1% ,并呈急剧增加趋势。该病作为终身疾患需要终身治疗 ,而合理的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一种非药物干预方法。本文仅就糖尿病人的饮食治疗措施综述如下 :一、何谓糖尿病及其病因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供应不足或胰岛素在靶细胞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 ,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 ,而引发了糖尿病。随着糖尿…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情况及其临床意义,选择174例经临床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放射免疫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8+、NK细胞数量、CD4+/CD8+比值及IL-1β、IL-6、TNF-α、ACTH、CORT、DA、NE水平,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进行相同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CD4+、CD8+及NK细胞数量下降(P<0.01),CD8+及CD4+/CD8+比值升高(P<0.01),IL-1β、IL-6和TNF-α均有升高(P<0.01),ACTH及CORT下降(P<0.01),DA和NE升高(P<0.01)。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中,其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减弱,交感神经兴奋及应激性内分泌功能减弱为主要表现。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采用现有手段,应加强机体对胰岛素抵抗调控平衡态的修复与重建,重视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标志的检测及相应的新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病情分为3组,即单纯2型糖尿病组45例(A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38例(B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0例(c组),以3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空腹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3组中,B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2型糖尿病发生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易患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糖尿病足的易患因素及临床治疗新方法.方法对5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情况、并发症、病程及足部病变程度进行分析,采用内外科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糖尿病足的发生与长期高血糖、足部血管闭塞及合并感染密切相关,内外科综合治疗是其最佳的治疗方法.结论控制高血糖、防止微血管病变、预防足部感染是防治糖尿病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脂化前列腺素1(凯时)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方法:将32例勃起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凯时与甲钴胺联合治疗,治疗前后根据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IIEF-5)患者进行自我评分。结果:32例患者接受凯时与甲钴铵治疗后,患者IIEF-5总评分和各问题的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0.01)。结论:凯时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合并ED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合作、结合更为推动其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在临床上探索和寻找蒙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发现蒙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浅谈了糖尿病的西医药,蒙医药的治疗现状及蒙西医药结合治疗的特点,展望了我国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临床危险因素,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05年11月~2008年11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女性患者168例,按有无2型糖尿病(DM)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nonDM组),对其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状动脉受累血管及严重程度DM组比nonDM组显著高(P〈0.01)。临床危险因素: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GHbA。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DM组比nonDM组高(P〈0.05),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DM组比nonDM组显著低(P〈0.01),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除糖尿病外,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并发类固醇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激素冲击疗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类固醇糖尿病21例,将患者按照并发症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非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 114例患者在激素冲击疗法过程中并发类固醇糖尿病2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中性别差异较大,在年龄、体质量指数、c反应蛋白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占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皮炎、感冒、泌尿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过程中,易发生类固醇糖尿病,在控制各危险因素的同时,治疗期间要及时监测血糖,对于确诊患者应及早采用降糖药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研究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物质代谢变化的规律。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测定技术对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患者和黑胆质血糖正常者尿液进行检测,使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分析研究尿液内源性化合物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患者组尿液中的代谢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葡萄糖、牛磺酸和甜菜碱的含量增加,与黑胆质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多种氨基酸、肌酸酐、马尿酸盐、柠檬酸和二甲胺等含量减少,与黑胆质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和标志物信息均显示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患者和黑胆质血糖正常者存在代谢差异,提示体内某些小分子化合物可能正是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型糖尿病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水平,我们对100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同时和健康人组比较,结果表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均比健康人组为低;前者有显著性差异、后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IgM接近健康人组,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在食管贲门癌综合治疗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的措施是必要的.在老年人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低下,不但容易引起感染而且可能是癌症的易感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 5 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观察ST段变化情况。结果 :记录到缺血性ST段改变 2 65阵 ,其中无症状者 2 3 6阵 ( 89.0 6% ) ;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及缺血时心率两者的均值在有症状和无症状者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植物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高 ,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