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正>黑足凹眼姬蜂是马尾松毛虫幼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江苏、安徽两省,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平均寄生率为3.4~50%。该蜂在南京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3~4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卵~幼虫期28d,蛹期10~20d,成虫在白天交尾、产卵。成虫寿命2.8~13.6d。无趋光性。雌蜂的平均怀卵量67~207。黑足凹眼姬蜂的茧蛹重寄生天敌有8种,平均重寄生率27.9%,最高重寄生率29.5%(越冬代),其中以次生大腿小蜂为主。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瓢虫柄腹姬小蜂适宜的寄生和繁殖温度范围,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19~34℃)对瓢虫柄腹姬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卵-成蜂羽化历期、雌蜂寿命、产卵历期和世代平均历期逐渐缩短,温度从19℃升至为34℃时,卵-成蜂羽化历期从19.31d缩短为9.86d,雌蜂寿命从20.8d缩短为3.3d,产卵历期从5.33d缩短为2.13d,世代平均历期从22.43d缩短为11.37d.在25℃下,每雌蜂寄生数、产子蜂数和产雌蜂数最多,分别为6.17,51.2,38.5头.在25℃下,每雌蜂每d产出雌性后代数最多.在25℃下,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亦最大,分别为38.47,0.24,1.27.这些结果显示了适宜该蜂的寄生、繁殖温度在25~28℃之间.  相似文献   

3.
白蛾黑基啮小蜂寄主接受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在徐州地区主要寄生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蛹。在小环境中,它搜寻寄主蛹平均耗时(93.12±66.53)s。搜寻到寄主后,多数小蜂从寄主蛹腹部爬上蛹体并产卵,只有少数小蜂在蛹的头部和胸部爬上寄主蛹并产卵。1~3 d龄小蜂寄生能力无差异,其寄生率均为100%,4 d龄小蜂寄生能力开始显著下降,5 d龄的寄生率已降至20%。白蛾黑基啮小蜂能寄生杨小舟蛾老熟幼虫、预蛹、1~5 d龄蛹,不能寄生6 d龄蛹。1 d龄杨小舟蛾蛹被寄生率最高,达(92.59±12.83)%,随着蛹龄的增长,小蜂对寄主蛹的寄生能力逐渐下降。在增加寄主蛹密度的情况下,小蜂的寄生能力并不能显著提高。随着雌蜂密度的增加,寄主蛹的被寄生率和每头寄主子代出蜂量也相应提高,当蛹蜂比为1∶5时开始出现过寄生现象,并随着雌蜂数量的增加,过寄生现象呈上升趋势。速冻蛹(蛹动)对白蛾黑基啮小蜂接受寄主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白蛾黑基啮小蜂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是我国杨树人工林主要食叶害虫——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蛹期的一种内寄生性天敌。笔者对该蜂的形态、行为、发育、存活、繁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白蛾黑基啮小蜂羽化1~2 d爬出蛹壳进行交配、产卵的时间分别为0.5~2 min、1~3 min。每头寄主蛹出蜂量平均为(70.2±34.2)头,雌雄比为(6.1±5.1)∶1。在温度(20±2)℃、相对湿度RH(75±10)%、光周期L∶D=12∶12时,发育一代需37.0 d;而在(28±2)℃、RH(75±10)%、L∶D=12∶12时,发育一代仅需19.5 d。雌成蜂每侧卵巢由10~12根卵巢管组成,每根卵巢管含卵3~8粒。蜂蜜、蔗糖、葡萄糖均能有效地延长其成蜂寿命,并能显著提高其怀卵量和寄生率,其中以取食蜂蜜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杨梅园等果园害虫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及其蛹期寄生蜂蝇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为对象,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以及光周期14L:10D的室内条件下,构建了蝇蛹俑小蜂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雌蜂和雄蜂的成蜂寿命分别为17.28±5.29d和17.97±6.76d,平均每头雌蜂有60.31±35.08个后代,后代中雄性百分比为(28.08±13.29)%.雌雄蜂羽化后的生命期望分别为16.78d和17.47d.在实验条件下,蝇蛹俑小蜂种群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0.14±0.0009和1.16±0.001;净生殖率(R0)为45.17±1.05;世代时间(T)和种群倍增时间(DT)分别为26.31±0.07d和4.79±0.03d.研究表明,蝇蛹俑小蜂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利用黑腹果蝇完成生活史,对果蝇存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1989,(1)
标准的独居者在膜翅目昆虫中,分类学家对胡蜂、蜜蜂和蚂蚁的种数作过比较精确的统计,共有25000种.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过着群居生活,所以统称为"群居性昆虫".可是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动物学副教授H·简·布罗克曼在北美洲发现一种名叫管风琴泥蜂的昆虫却是标准的独居者,一个蜂巢只有一只雌蜂.管风琴泥蜂在北美洲数量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胡蜂总科记略及一新种描述(膜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我所收藏的胡蜂总科标本中,见有下列35种采自福建省,其中有一个新种,描述于下。下列名单中标有者,从前刘崇乐(Liu,1936—1937)、杨名声(Yang, 1938)和Kellogg(1938)在福建省有过报道。其余的种类都是福建省新记录。新种模式标本藏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1.胡蜂科 Vespidae (1) 黄腰胡蜂 Vespa affinis (Linnaeus) (2) 基胡蜂 Vespa basalis Smith (3) 黑盾胡蜂 Vespa bicolor Fabricius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隶属鳞翅目 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一种杂食性、暴食性害虫 ,是烟草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斜纹夜蛾侧沟茧蜂 Microplitis prodeniae (Viereck)隶属膜翅目 Hy-menoptera茧蜂科 Braconidae,为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内寄生蜂。对该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 :该蜂田间种群消长 1年有 2个高峰期 ,第 1个高峰期发生在 7月下旬 ,对斜纹夜蛾的寄生率为 4 9.5 % ;第二个高峰期发生在 8月下旬 ,对斜纹夜蛾的寄生率为 5 4.8%。烟田雌蜂的数量明显多于雄蜂 ,其性比雌 :雄平均为 1.2 1- 3.4 4:1,7月份的性比最低 ,8月份的性比最高。补充营养能够明显延长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寿命。在相同的浓度下 ,不同补充营养对其寿命延长有不同效果 ,以 2 5 %蔗糖液效果最好 ,雌蜂寿命明显长于雄蜂 ,雌蜂寿命为雄蜂的 1.0 5 - 1.38倍。不同补充营养液与清水对照相比 ,2 5 %蔗糖液、2 5 %葡萄糖液和 2 5 %蜜糖喂饲的成蜂寿命分别比对照延长 2 0 .7d、18.6 d和 7.1d,分别为对照的 5 .7倍、5 .2倍和 6 .2倍。从接蜂至成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9.5 2 34℃ ,有效积温为 134.0 4 2 6日·度 ;从茧至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1.5 96 5℃ ,有效积温为 84 .95 5 8日·度 ,该蜂完成 1个世代所  相似文献   

9.
喻谦花 《河南科学》2012,30(5):657-660
利用Morlet小波分析了1961—2010年开封市年降水量距平的小波变化特征,揭示开封市降水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结果表明:开封市年降水量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有6个特征明显的时间尺度,分别是1~2 a、3~4 a、5 a、7 a、9~12 a和15~18 a.其中5 a、7 a、9~12 a和15~18 a的时间尺度在整个时域内都很明显,年际尺度的主周期为7 a,年代际尺度主周期为10 a;开封市降水变化还表现出突变的特点;近50年来,开封市年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6 mm/10 a,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未来2~3年内年降水量将处于一个偏多期.  相似文献   

10.
以蛹蜂比为1∶100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为替代寄主繁殖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测定室内人工繁蜂的最适交配期和接蜂暴露期。结果表明:当小蜂羽化出蜂后交配48~72 h时,寄生率(93.3%~94.2%)、羽化率(87.5%~90.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010.4~1 213.3头)等寄生指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24 h时的值(p<0.05),极显著高于0 h和96~144 h时(p<0.01)的值;当寄主蛹暴露给寄生蜂2~3 d时,寄生率(87.5%~95.8%)、羽化率(86.7%~95.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274.5~1 365.6头)等繁蜂指标也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暴露期处理(p<0.05)。综合考虑蜂龄对寄生效果的影响,选择白蛾黑基啮小蜂人工繁殖的最适交配期和暴露期分别为羽化出蜂后2 d和2~3 d。  相似文献   

11.
梨六点天蛾(Matumbagaschkewitschicomplacens)是苹果、梨、枣等果树的常见害虫,本研究观察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结果表明,雌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虹吸式口器,长3—7toni。幼虫有黄斜线绿色型、黄斜线淡蓝绿色型、黄斜线黄色型、黄斜线镶嵌型、黄斜线圆斑型等5种类型。在河北冀东地区每年发...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实验室条件下长角血蜱的生物学特性,以幼蜱、若蜱、雌性成蜱、雄性成蜱各1只为1组,共30组,分别接种到15只兔的耳朵上,每只兔耳上接种1组,待其饱血脱落后收集并分装于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各发育期的时间、吸血前后的体重变化、雌蜱产卵规律、孵化时间等项指标.结果表明:幼蜱、若蜱、雌蜱、雄蜱吸血后比吸血前体重平均增加15....  相似文献   

13.
14.
枇杷舟蛾是批杷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莆田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第一代成虫在8月出现,世代历期平均62.6天;第二代成虫出现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世代历期平均65.1天;越冬代成虫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世代历期平均209.8天.卵期1~3天;幼虫5龄,历期22~45天;越冬代蛹期141~170天;每雌可产卵105~287粒;成虫寿命3~15天.  相似文献   

15.
美洲斑潜蝇已成为宁波市主要的蔬菜害虫之一,反季节栽培的豆科,葫芦科和茄科蔬菜受害最为严重.7月上旬初见幼虫为害.全年可发生7—8代.该虫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5—30℃,蛹在-6℃时1d,-5℃时5d,-4℃时7d才能被全部杀死;幼虫可用200h,灭扫利、10%高效灭百可和1%杀虫素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6.
由于病原微生物对众多传统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寻找新型的抗菌药物显得尤为紧迫,多肽类制剂因其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已成为克服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潜在候选药物.从黑尾胡蜂毒液中分离并鉴定了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命名为VT-1.VT-1对临床致病菌均表现出广谱的抗菌活性.此外,VT-1对人红细胞显示出微弱的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17.
2005年3月-7月对南充市金翅雀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翅雀3月开始繁殖;雌雄共同筑巢,营巢期4-5d;窝卵数:3.67±0.58(n=3),孵化率63.64%;雌孵卵,孵卵期12-13d,孵卵期间食物由雄鸟提供;双亲共同育雏,育雏期14-15d.雏鸟生长曲线呈“S”型.  相似文献   

18.
肇庆七星岩原尾蜥虎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原尾蜥虎 (HemidactylusbowringiiGiray)的生态学观察研究。成体平均全长10 7 0 4mm ,尾长为体长的 1 11倍 ,尾再生能力强。 5~ 10月为活动盛期 ,5~ 6月为繁殖高峰期 ,此期雌雄易鉴别。秋季种群结构明显 ,个体最多。 15℃以下完全入眠 ,2 0℃以下陆续出蛰。雌雄性腺发育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雄性睾丸 5月为最大值 ,重量 2 2 5mg ,其长径为 7 2 8(6 8~ 7 5 )mm ,短径为 4 2 9(4 0~ 4 5 )mm。 8月降为最低值 ,重量 3 74mg ,其长径为 4 6 2 (4 5~ 5 0 )mm ,短径为 1 2 2 (1 1~ 1 4)mm。一年一次性产卵 2枚 ,卵重 0 2 941g ,其长径为9 5 8(8 45~ 11 4)mm ,短径为 7 91(7 70~ 8 41)mm ,孵化期 42~ 46d ,6月中旬出现当年幼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