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县域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县域土地适宜性评价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太仓县为实验区,选择了土壤水分条件、养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3个土壤质量因子和30个土地特性因子,建立了多级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完成了该区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四种作物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层次分析法逆序问题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土地利用评价中常用的层次分析法,对于权重综合评判算子的保序条件和保序性进行了研究,并证明了加权乘积法是符合所有5种保序条件的算子.在此基础上,针对城镇土地防灾适宜性评价各因素的特点,对层次分析法做出发展,提出限定性因素评价模型,发展形成限定性层次分析法,并将之应用到泉州市场地防灾适宜性评价中.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调好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取得土地资源利用的耦合效益最大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建立了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耦合模型,初步研究了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的方法,并以启东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GIS的土地生态适宜性模糊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在阜新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中。将阜新市区的土地按利用方式划分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用地和绿化用地,选取16种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并对其进行量化分级,构建了多层次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函数和计算隶属度值,构成了隶属度矩阵并导入GIS数据库,从而使模糊评价法与GIS相互关联,实现了二者在相关评价数据上的过渡。运用AHP法确定了各层因子的权向量,结合隶属度矩阵综合评价后形成单一用地方式专题图,再将4张不同用地方式专题图在MapInfo中叠加,构成土地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市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整体上适中,中部偏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偏低,东部相对较高。评价结果为阜新市区建设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据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建立用于高速公路临时用地复垦土地适宜性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京大高速公路山西段临时用地复垦进行了适宜性评价 ,同时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的特点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方法的黑龙江省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7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以便为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支持。结果表明:①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和绥化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较高;②七台河市、鸡西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牡丹江市和鹤岗市土地开发适宜性中等;③伊春市、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开发适宜性较低。该评价结果可以为宏观上把握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潜力和主体功能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表5,参7。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种植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是在充分评价上土地潜力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而优化生产布局。GIS技术是正在被广泛应用并具有强大空间分析能力的高新技术,与种植适宜性评价模型结合,可充分发挥地图化表现和空间分析能力。本研究以ArcView为GIS工具,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的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并以澜沧江下游地区96个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对14种热带特色经济作物进行了评价,生成了相应的专题地图,对种植适宜性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表2,图3,参3。  相似文献   

8.
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确定评价单元,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验指数和法作为适宜性评价模型,并结合遥感解译得到的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三江平原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平原区比山地丘陵区更适合旱田作物和水田作物的种植,适宜旱田的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73.44%,其中高度适宜旱田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23.48%,边际农地和不适宜旱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6.39%;适宜水田的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70.04%,其中高度适宜水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6.75%,边际农地和不适宜水田的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6.07%.将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三江平原2005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三江平原现有旱田中的39.10%属于高度适宜,边际农地和不适宜旱田占现有旱田面积的25.87%;现有水田中的53.41%为高度适宜,不适宜的面积仅占1.73%.以上结果说明目前三江平原旱田利用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但水田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特别是在平原区.图2,表8,参18.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土地,国内外的这方面研究进展很快。有指示因素-判断标准-临界值评定监测体系、土地质量指标计划PSR框架评价、生态系统方法评价等。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评价工作,势在必行。表2,参4。  相似文献   

10.
层次分析法在交易所的会员资信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交易所的会员资信评价, 本文在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诸指标关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后, 给出了较简单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围绕着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科学方法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方法的原理、模型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的软件工程,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缺乏对空间问题决策的支持能力的缺点,以地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土地适宜性评价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和人机接口4部分组成。实践应用表明系统兼有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因子分析的新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经济学理论、因子分析方法,从选定的多个指标体系中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了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这些地区土地利用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探究新疆不同地区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一些可行措施,以及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程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通过研究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为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布局提供基础和依据,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体现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图1,表4,参24.  相似文献   

14.
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的反差日益明显;耕地资源利用质量不断恶化是制约江苏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变化的重要因素.选取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和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4个指标体系,对1996~2005年江苏省耕地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依法保护有限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大农业财政投入,提高耕地生产力;优化耕地产权制度,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提出提高耕地利用效益的对策,以缓解江苏省的人地矛盾的压力和农业发展困境.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5.
以焦作市黄河滩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了黄河滩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潜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实现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构筑了在使用农用土地时土壤侵蚀随时间变化的一般经济分析模型 ,并在分析中引入使用者成本这一概念 .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 .经济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在歧异 .一般而言 ,经济系统自身不能实现农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 .农用土地的现期使用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丧失 ,这一现象可用使用者成本来表示 .我国现行农用土地的制度安排会使农民的使用者成本低于社会使用者成本 .3.为了实现农用土地的有效利用 ,减少土壤侵蚀的原地外部不经济性 ,应延长农用地的承包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