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德新 《海峡科学》2012,(12):100-101
从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状况看,教师苦、学生愁、费时多、效率低的现象还很严重,"写什么"、"怎么写"两大难题困扰着作文教学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突破旧有教学思想的束缚,开拓课程改革的新路,在作文教学指导中,适时地帮助和鼓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打通宽松、充满人性的习作之路,让学生的习作富有童心、童趣,个性飞扬,展现自我。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作文并不神秘。“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们《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感。”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怎样让孩子喜欢作文呢?我认为:应该让习作训练成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与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过去我也尝试过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有交流与评改的机会,但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有这样的阐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个性”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个体独到的观察、思维与独特的创造。生命要具有个性,作文教学应尽最大的努力树立学生“个性”的旗帜,学生的习作尽可能体现他们个性的光芒,怎样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呢?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一、仿写的意义 所谓仿写,就是模仿别的作品去进行习作。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人们往往不愿谈仿写,似乎只有让学生“天马行空”,自由发挥,才是作文教学的正道,否则就是保守的、封闭的、危害学生心智发展的。我个人认为,仿写本身就是继承,仿写的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没有仿写的过程,就不会有创新的结果。试想一个体操运动员,不首先模仿教练员的动作,肯定不会练出自己的高水平来。叶老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有写作指导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熟知作者是如何去表达的。那么,仿写对小学作文教学有哪些意义呢?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一直让教师和学生感到头疼。怎样以教材为依托,充分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在发挥语文的情感熏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写作兴趣,提升习作能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四年级下学期的一次习作题目是《“我想对您说》,这次作文学生写的富有真情实感,把自己心灵深处最想说的话倾吐了出来。在众多《老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中,有一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我。文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练习,是小学生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怎样才能让习作教学教得有味,让孩子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富有情趣的事情呢?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老师面前值得不断探究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方面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些理念都时时在引发我们的思考。我认为要使孩子能快乐作文,写好作文,找准“结合点”,是一条可以借鉴尝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谈起习作,许多学生就会摇起脑袋,皱起眉头,唉声叹气,咬着铅笔头生编硬造。而有的学生却能拿起笔来洋洋洒洒,如江河之水一气呵成。如果每一个学生能够在作文世界里自在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想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梦寐以求的。通过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我发现从低年级开始抓住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法教学,进行写话拓展训练,让阅读为写话服务,教师想方设法地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就能让学生的习作之笔快乐地抒发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书面表达,这种表达的起因完全是出于一种需要。"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只有当学生热爱生活,融入到生活中去,懂得观察生活,作文才会有内容,才会生动。传统作文教学过于强调甄别功能,学生在被动的考核压力中不得不抄、背、套,出现了闭门造车、  相似文献   

12.
通山县大路中学陈茂炬撰《六课型单元教学理论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文,对运用该教学理论指导中学生如何作文问题进行了实验,现摘登如下: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基础较差,多数学生见了作文课就“头痛”。有些学生的作文还没有“入门”。因此,在每次作文训练中,我一般都要先组织一至二篇范文(有时是学生习作,有时是课本例文或报刊上的文章),布置好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这是自学课。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范文是如何围绕中心组织安排材料的。它在结构上和语言上有何特色。接着提出本次作文要求,启发学生学习范文写法,写好本次作文,这是启发课。  相似文献   

13.
冯腾飞 《海峡科学》2006,(9):113-114
《新课程标准》中写道:“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作文是学生心灵的释放,作文教学是教师用心去开垦每个学生心中的一亩田。这样的作文是个性化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是个性化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要摆脱儿童作文的“苦作”状态,让“习作”变为“喜作”,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中赋予教师角色更丰富的内涵,使作文教学更有效,使习作训练更高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向导”,学会给学生“指路”;做“好朋友”,以平等的交流方式与学生沟通,培养师生合作意识;做好“教练”,在学生自练自悟的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最需要的指导;做好“读者”,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作文,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15.
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发现学生的独特性,激活学生的创造性。美国《新闻周刊》曾对世界上办得最好的10所中小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所谓“最好”其实就是最有“个性”。有个性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为了应试,而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创造力,在“文海”中学会“渔”。这将要求教师以人的培养为目标,为学生写作创造优越的条件,激发学生有话写,让学生作文中感到有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喜欢练笔,乐意练笔,从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需要激…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作文课中,存在着审视习作的指导、忽视习作修改的状况,造成了学生完成习作后,便是等待教师批改结果。然而,当习作发回给学生后,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精批细改没有认真看,看的是教师给出习作的等级和批语。作文修改的权力被教师有意无意地独占了。其实,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而且是作文者自己修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生应在大量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我们的教学现状却与课标相去甚远,学生习作多是通俗作文教材的翻版。笔者认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要充分地活用课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精心选择落笔点,巧妙地设计课堂小练笔,让学生在“得言”又“得意”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遣新经验等。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激活学生日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从而提高作文能力,让作文轻松地携日记的脚步前行,把日记写作视为“道德长跑”,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不失为是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胜勇 《科技资讯》2009,(34):203-203
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努力克服以上两种心理的影响,作文时求真写实,言为心声,道出真情。学生写出了“真我”的好语文章,鼓励他们上讲台朗读。让学生在作文中养成敢于表现真我的好习惯。只有表现真我,文章才有个性色彩,才会感情真挚,才能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20.
快乐学习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就目前小学生而言,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写好作文,获得老师的赞许,同学的羡慕。然而,有部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每每提到作文,愁眉不展,握着的笔似乎有千斤重。有的即使写了也是语言枯燥,内容贫乏。就那么干干巴巴的几句话,敷衍了事,甚至有的习作文不对题,这样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失去兴趣,为了去除学生习作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作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