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虚拟生存的意义性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发达的网络信息科学技术,构成了人类生存方式的自我突破.网络社会的生成及其虚拟生存的实现,不仅凸显了人脑思维功能的极大扩展,而且建构着现代人新的意义性生存活动.从人自身生存的历史性角度考察,虚拟生存的文化生命已经渗透到人的观念领域,并极大的激活了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2.
所谓虚拟实践,是指人们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在赛博空间和电脑网络空间中有目的地进行能动地改造和探索虚拟客体的一切客观活动.作为人类在信息时代所特有的一种实践形式,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人-机-人的关系.虽然,人-机-人的关系最终仍然可以还原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确切地说,还原后的交往关系已演变为虚拟人与虚拟人之间的关系.虚拟交往关系的演化必将引发与交往实践始终相伴生的信任关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委托方--受托方的信任关系演变为委托方(符号虚拟主体)--受托方(符号虚拟主体)之间的信任.交往行为本质上是一种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总是与三个有效性要求相关联,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三个有效性要求的同时满足,才会产生信任行为,进而使交往主体采取进一步行动.然而,隐匿了姓名、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等背景特征的交往却导致主体对客体的虚拟行为是否存在着真实性、正当性(正确性)和真诚性的质疑,是否相信"虚拟人"的行为具有合理性?是否能够将信任给予虚拟的客体?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证据如此之多,我们知悉的却如此之少",是诺姆·乔姆斯基曾提出的著名的"奥威尔问题"。在网络知识中亦存在着类似的"奥威尔问题":为什么网络空间中的知识和信息如此丰富、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如此便捷,我们的认知却如此贫乏、窄化和易于被欺骗?究其原因,主要源自于网络知识和信息及网络环境的独特特性与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差异和张力;源自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智能化的选择性推送;源自于人类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认知盲区"。网络时代的人们为了克服网络知识中的"奥威尔问题",应该培育必备的因特网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AI在实践中正深刻地"模仿"自然人类世界,并以虚拟数据建造成了一个类似自然人类的"机器人类世界",为满足自然人类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求带来了诸多福音。但是AI在全面解放自然人类自由的道路上一定程度引起了人与社会劳动、人与现代科技、人与现实社会等的技术、伦理、法律和安全隐忧,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诸如AI模仿自然人类的机器世界一定程度存在缺失如"人"一样理性价值智能。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赋予AI灵活、能动的应变能力,以及对自身行为进行预测、控制,甚至审美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重构人类及AI的伦理道德系统,让所有智能终端必备伦理道德系统,让真善美数据训练机器形成更高层次的理性化系统,使AI在实际应用中执行最严格的备案制度,建立AI数据国家级监控中心,从而促进仿自然人类世界的"机器人类世界"智能级向更高层次理性价值智能发展,且能从中反观自然人类伦理及伦理建设,助推自然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5.
在虚拟的赛博空间里,实在感因身体而存在."肉"作为"虚拟实在"之载体、比特文本之"内面",实现了虚拟实在感,进而使交往成为可能.也正是因为"肉"与"虚拟实在"之间的密切关联,既让人们享受到虚拟实在所带来的及时的、责任飘零的、碎片化的快乐,同时又不得不承受虚拟生存惯习对现实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带来了交往异化的本质体现:一是人工智能驱使人的自我认知发生异化,最终产生"生理我"和"心理我"的关系异化状态;二是使人与人的交往方式表现为交往映射关系的异化,最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逐渐远离了社会属性。信息崇拜、虚拟交往、数字鸿沟引发了交往异化:弱化了人的存在感;衰弱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带来交往中权力的更迭与不可超越。对此需要探求消解人工智能驱使的交往异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给人类昭示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事实: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科学技术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智能机器人、网络虚拟、生物克隆、转基因生物、太空旅行等的出现使人获得了一种科学技术无所不在的生存方式--"科技化"生存.  相似文献   

8.
文化意识行为是人类的顶级精神能力.它涉及心脑系统的多种复杂结构与功能.其中,主体的意识体验动用了具身感知机制,需要大脑进化出功能独特的"镜像神经元"系统;意识体验的知性图式则基于主体对情感记忆、自传体记忆和本体感受虚拟运动的经验等多种信息的定向重组与加工过程,借此形成共时空、形而中和概象化的知觉图式;意识体验的理性过程,又需要前额叶的背外侧正中区、腹内侧正中区和眶额皮层区的互动互补与协同反应,并以涌现"间体世界"和"镜像时空"作为心理操作的表征方式.  相似文献   

9.
技术是"存在"的.它不是物又离不开物,它不是由人的大脑自生却又离不开人的大脑的理性思考;技术是人类主体不断探寻与技术容体逐渐外显过程中的一种契合;技术进步既体现出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的目的性,又体现出技术自身进化的内在的必然性;技术的进步是合乎人的主体目的性与技术自身进化内在必然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18-19
高性能的虚拟现实(VR)系统应具有三个本质特征,即沉浸感、想象性和交互性(3I)。VR技术的发展一直在朝着这三个目标在努力。目前的VR系统大多具有很强的视觉和听觉的显示功能,而在触(力)觉方面的显示能力不足,这样就导致系统的交互性不够,不能满足操作者与虚拟世界之间进行触(力)觉交互的要求。当人类在进行精细的操作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触(力)觉的感受不可缺少,二是人手和人眼之间的精确配合非常重要。为了模拟人类的精细操作,VR系统需要能够提供精确实时的触(力)觉信息,并且,VR系统产生的触(力)觉信息和视觉信息之间保持一致性,才能保证人对虚拟物体的感知不产生歧义。立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趋势,本课题针对两类VR技术展开研究:逼真的触(力)觉合成技术和视觉-力觉信息融合再现的空间配准技术。  相似文献   

11.
科学未必是真理,事实上却必定有“必然”效用。何以如此?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有赖于探明科学的本性,有助于深刻地认识科学。从科学的对象、目标、方法和结果看,科学具有经验和超验双重性格,且其超验始终以经验为基础并受着经验的严格约束;而作为科学成果的科学定律等的获取、运用及其效果的确定,都是在同一经验现实中进行的。科学的这种“基于经验而超越经验”的品性,或者说科学的“经验超验”的实质,正是未必是真理的科学必定有“必然”效用的根据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复杂的实在     
本文认为,在复杂性研究的视野中,复杂的实在概念,其基础的哲学观点是一种"结构-关系"并存的实在论;是一种"条件-过程"实在论;是一种"历史-语境"的实在论.复杂性研究丰富了实在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类社会进入了因特网时代,考察"信息技术对宗教文化的影响"这个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方面看,这种考察有助于理解技术哲学研究中的"技术文化"问题;从实践方面看,这种考察有助于理解网上宗教社区(OFC)这类社会现实。本文首先对网上宗教社区进行了社会学和哲学视角的探讨,给出了OFC定义,从哲学的视角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网上宗教社区的三种影响,在此基础上说明了信息技术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We argue tha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ramework and interaction theories should be taken carefully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aling with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fundamental theories in physics. In particular, conclusions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reality can only be consistently derived from assessing the ontological and epistemic purport of both types of theories. We put forward an epistemic form of realism regarding framework theories, such as Quantum Field Theory. The latter, indeed, informs us about the general properties of quantum fields, 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interaction theories. Yet, concerning interaction theories, we recommend a robust form of ontological realism regarding the entities whose existence is assumed by these theories. As an application, we refer to the case of the Standard Model, so long as it has proved to successfully inform us about the nature of various sorts of fundamental particles making up reality. In short, although we acknowledge that both framework and interaction theories partake in shaping our science-based view of reality, and that neither would do by itself the work we expect them to accomplish together, our proposal for a coherent ontology of fundamental entities advances a compromise between two forms of realism about theories in each case.  相似文献   

15.
波兰尼的意会认知理论指出,人类知识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个人知识”,这种知识是“两种文化”的桥梁,它的“支援成分”是不可解蔽的。波兰尼的理论是有缺陷的,解蔽科学知识不仅必要且有可能,SSK试图沿着波兰尼的线路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然而,其结果却导致了“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结论,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因此被彻底消解了。这种解蔽显然是过犹不及的,其后果是在客观上对萨顿、波兰尼等人倡导和实践的科学人文主义的叛逆与反动。  相似文献   

16.
增强现实(AR)技术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虚实配准的特性,可以消解经典实在论下真实与虚拟关系面对的挑战.沟通技术与现实的科技连续统不能直观贴切地表现实在世界中真实和虚拟的关系.基于三重实在理论,可以重新规范真实与虚拟的含义.借助对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三种形态的实在成分分析,三个世界的关系由一维线图转变为二维面图.借此可...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应用综合价值高,掌握其核心技术发展方向非常关键。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虚拟现实技术历经概念萌芽、技术探索、突破发展和产业应用这4个发展阶段。以关键技术为基础,搭载软件和硬件,根据需求可构造不同沉浸度虚拟现实系统,并应用于国防军事、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工业制造、娱乐文化等领域。尽管虚拟现实发展可能会面临安全及技术等问题,但它竞争潜力大,未来应用领域会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8.
The recent detec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by the LIGO team has rightly been hailed as “the crowning achievemen of classical physics” (Holst et al. in Bull Am Math Soc 53:513–554, 2016). This detection, which came at the end of a decade-long quest, involved 950 investigators, and cost around one billion US dollars, was the scientific star of the year 2015. What, if any, is the philosophical impact of this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which Albert Einstein had anticipated one century earlier?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start by examining the central equations of Einstein’s theory of gravitation, also known as general relativity. Subsequently we analyze the special case of a hollow sphere, in an attemp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the reality and even materiality of space or, rather, spacetime. As well, the view that gravitation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curvature of spacetime is discussed, and the reality of gravitational waves is regarded as the coup de grâce to that view.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科学文化曾经遭遇来自美国某些文化思潮的激烈反对。本文通过解析相关文化思潮的内涵,考察"新左派"和反文化阵营对科学的攻击,从中挖掘这一思潮的认识论根源和现实动因,从而为揭示科学文化的重要作用提供思想洞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内在性与外在性两个层面重建科学客观性。一方面,科学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并非一种外在于人的自在性,而是主体在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中与客观世界耦合而得到的结果,是一种属人的现实,是在实践中被确立起来的。科学家们借助于直观方法与理性工具把所捉到实体与过程、类型与结构、解释句与理论模型等等,都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我们的主观表象,承载着对象的客观性——外在客观性。它们构成了"科学共同体"的"本体论承诺"。另一方面,这种外在的客观性,是在人类主体的内在化过程中实现的。在现代科学中,科学家们自觉地运用对称性工具实现的"内在化"所得到的"变换下的不变性",使得科学具有了公共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这种在人类旨趣、目的和价值引领下对世界实行的主动干预所实现的公共性,就是内在客观性。因此,科学客观性是一曲由外在性与内在性合奏出来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