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富硒微肥对花生产量及花生仁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有机硒微量元素配制肥料对北海市合浦县花生产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在始花期和盛花期,通过叶面喷施富硒微肥,均能显著提高花生仁的硒含量,硒含量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硒质量分数为1.031μg/g,比常规对照硒含量提高了1 021%,同时增产6%.喷施富硒微肥能使花生仁中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高山野菜碎米荠富硒能力,以野生十字花科蔬菜碎米荠为供试材料,研究外源硒对碎米荠的分枝数、株高、叶片的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叶面喷施和根部追施方式施用不同外源硒质量分数处理后,碎米荠株高降低,分枝数增加,叶片硒含量增大,且硒含量与外源硒质量分数具有正相关性;当叶面喷施外源硒19mg·L~(-1)时,碎米荠叶片的硒含量达到最大值0.076 mg·kg~(-1),当根部追施外源硒24 mg·L~(-1)时,碎米荠叶片的硒含量达到0. 069 mg·kg~(-1).因此,采用叶面喷施方式,外源硒转化利用效率较高,效果优于根部施硒.叶面喷施19 mg·L~(-1)为碎米荠的最佳施硒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3.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茶叶硒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龙井43和白茶中硒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能明显提高茶叶含硒量,提高幅度跟亚硒酸钠的喷施浓度有关,当硒肥浓度为240μg Se/mL时,龙井43在春季可到最高的445μg/kg,夏季白茶中硒含量最高可达486μg/kg,都能达到富硒茶的标准;硒含量的变化也跟采摘时间和茶叶品种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叶面喷施硒肥在低硒地区生产富硒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富硒枣中硒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经叶面喷施法得到的富硒小枣样品,与对照组相比,用外源性加硒法得到的富硒小枣中的硒含量明显增高,选用不同的喷施方法可以控制枣中硒含量增加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绿岭’核桃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核桃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5年生‘绿岭’核桃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果实,测定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促进了核桃种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减少了丙二醛(MDA)在植株内的累积,提高了植株的抗氧化性;种仁SOD、POD、CAT活性分别以喷施200、80、120mg/L亚硒酸钠处理最高,活性分别为2.65、9.30、246.98 U/(g·min),较清水喷施的对照(CK)分别提高61.59%、31.54%、104.89%;亚硒酸钠喷施质量浓度为120mg/L处理时,种仁MDA含量最低,为2.27μmol/g;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后,提高了核桃坚果产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60mg/L时,核桃单果质量最大,为13.42 g,较CK提高了6.85%;种仁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在叶片喷施亚硒...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富硒黑木耳菌丝体,以亚硒酸钠为硒源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高产菌株G6进行富硒发酵条件优化.以菌丝体性状和菌丝体硒含量为指标考查不同硒质量浓度对其生长的影响,并确定最适硒质量浓度;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G6菌株液体富硒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培养基中硒质量浓度<50 mg/L时,菌丝体的硒含量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而提高;硒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菌丝体硒含量最高,为8.5 μg/g;硒质量浓度>50mg/L时,硒含量不升反降.表明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过量添加时则抑制菌丝体生长,不利于菌丝体对硒的吸收和利用.优化后的富硒黑木耳G6菌株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硒质量浓度50mg/L,玉米粉15 mg/L,豆饼粉20 mg/L,装液量200 mL/500 mL三角瓶,转速160 r/min,25℃发酵培养6d.发酵液中菌丝体硒质量分数达到9.2 μg/g,发酵液多糖质量浓度可达3.7 g/L.  相似文献   

7.
施硒对花生含硒量和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花生的富硒研究,找到最佳的施硒量及施硒方式,得到更加优质可靠的富硒花生产品,同时也为在沈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富硒花生奠定基础。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处理组浓度下花生的含硒量,通过田间实验,分别采用土壤施硒、叶面施硒、土壤、叶面同时施硒的方法,施加不同硒浓度梯度的硒肥,观察记录每种施加方式及对应硒浓度下花生的发芽及株高情况。在施硒量为0.4~1.2mg/L的范围内,花生的出芽率和株高略有提高,继续增加施硒量,有小的下降趋势。花生中含硒量随着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2mg/L之后,花生中含硒量有明显下降趋势。少量施硒对花生的发芽率和株高略有提高且有利于提高花生中的硒含量,大量施硒无益。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的富硒发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亚硒酸钠(Na2 SeO3)为硒源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以获得富硒黑木耳发酵液,为有机硒多糖等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用3种不同碳氮源培养基26℃于200rpm进行液体发酵,在不同时间测定黑木耳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确定了最优培养基(每升)为葡萄糖20g,豆饼粉5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2g.在优选培养基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黑木耳进行富硒发酵.结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发酵液相比,在硒浓度为10-50mg/L时,黑木耳菌丝体的硒含量和生物量及发酵液多糖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50mg/L时,硒含量、生物量和多糖含量达最高,分别为10.48μg/g、9.37g和L20.3g/L;当亚硒酸钠浓度高于50mg/L时,菌丝体硒含量降低,生物量、多糖含量亦下降.结果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好富硒能力,但培养基中亚硒酸钠的浓度会影响发酵液中多糖含量和黑木耳菌丝体的富硒效果.与不添加亚硒酸钠黑木耳相比,添加适量亚硒酸钠有利于黑木耳菌丝对硒的吸收利用,并可促进黑木耳生长和多糖含量的提高;但过量添加,则可抑制黑木耳生长并降低多糖含量和对硒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外源硒对胡萝卜生理生化特性、富硒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NasSeO3)进行胡萝卜叶面喷施田间试验,研究硒对胡萝卜硒富集、产量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硒可明显提高胡萝卜中各形态硒含量,随施硒量的增加,有机硒转化率随之上升;其全硒、有机硒含量在最大处理浓度(500mg/kg)最高,分别是CK的15.9和26.6倍.施硒除在个别硒浓度提高SOD和CAT活性外,其余浓度酶活降低;施硒低于10mg/kg时有利于胡萝卜叶绿素合成;硒对胡萝卜光和速率则表现负效应.施硒胡萝卜产量较对照降低未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硒对胡萝卜含硒量、产量及其生理生化、以及对人、畜食用的安全性,施硒量以不超过1.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0.
富硒香菇的深层培养及其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在含有不同浓度无机硒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香菇菌丝体,探讨其耐硒和富硒特性,结果表明,香菇有一定的耐硒能力和很强的富硒能力,深层培养获得的富硒香菇菌丝体其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多糖含量受添加硒的影响不大,而谷胱甘肽含量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微量硒的测定和施加硒肥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DAN荧光法测定了施硒肥和未施硒肥的猕猴桃花、叶、果中硒含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土壤营养等条件下,施加硒肥的猕猴桃中牺含量明显比未施硒肥的猕猴桃中硒含量高,且硒在猕猴桃植株中各部位的分布为:叶>花>果,提示场肥叶面喷施将比上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认识蔬菜的富硒状况和硒对蔬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土壤和叶面施硒种植茄子的盆栽试验,测定了茄子生长期间的株高和收获后的生物量及其硒含量。结果表明,土施和叶施硒均增加了茄果的产量,叶施硒还有助于茄子矮化。叶施硒使茄子根、叶和果的硒含量分别增加了3.0、14.3和9.9倍,根、叶、果、地上部和总富硒量分别增加了1.6、10.2、15.0、8.5和6.7倍;而土施硒使茄子根、茎、叶和果的硒含量分别增加了3.1、4.4、5.7和2.0倍,根、茎、叶、果、地上部和总富硒量分别增加了2.1、5.8、7.5、4.2、5.9和4.5倍。叶施硒茄子叶和果的硒含量是土施硒的2.1和3.0倍,叶、果、地上和总富硒量是土施硒的1.3、3.1、1.5和1.4倍。对照下根的富硒率最高,叶施硒下果的富硒率最高,土施硒下叶的富硒率最高,均以茎的富硒率最低;所有处理中,地上富硒率均在64%~89%之间,呈叶施>土施>对照。叶施硒下茄子对施硒的总利用率达到30.5%,以果的利用率最高,茎最低;土施硒下茄子对施硒的利用率不到0.7%,以叶最高,根最低。总之,施硒增加了茄果的产量、茄子硒含量、富硒量和富硒率,其中...  相似文献   

13.
富硒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肥料中硒的含量和大豆硒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施用研制的硒矿粉速效肥,土壤中硒质量分数为2mg kg时,大豆产量高,硒含量也较适宜.大豆中硒的积累与土壤中硒的含量有关,随着土壤中硒含量的增加而递增,但土壤中硒含量过高也会影响大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土培与水培相结合方式,以油菜为样本,用亚硒酸钠以质量浓度为9、12、15、18、21、24mg/L的硒对照7个处理补硒,研究了硒对油菜苗期根系生长及还原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硒处理都比对照能保持根系的生长活力,在补硒质量浓度小于9mg/L处理时,能提高根冠比;补硒质量浓度小于15mg/L范围内,随补硒的质量浓度增加,根系的生物量亦增加;在补硒质量浓度小于21mg/L时,根系的还原活力随硒的质量浓度上升而增加;而高质量浓度的硒处理根系的还原活力降低、根冠比下降、根系的生物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动植物原料制备出了新型富硒功能保鲜剂(CN-1),并利用果蔬的呼吸作用,使果蔬在保鲜的过程中富硒.实验测定了脐橙在储藏和保鲜过程中硒含量的变化,考察富硒功能保鲜剂对水果脐橙富硒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富硒功能保鲜剂浸泡的脐橙能明显提高脐橙的果肉硒含量,且随着富硒保鲜剂中硒浓度的增大,果肉富硒含量也增大.按照国家标准对富硒食品硒含量的要求及食品中硒的限量标准,得出富硒功能保鲜剂中最佳硒浓度为180 mg/L.所制备出的富硒保鲜剂为天然生物保鲜剂且可人为控制硒的含量,不会出现硒超标及环境污染等安全性问题.富硒功能保鲜剂既可提高水果中硒含量水平,又可延长水果的销售时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烯效唑和胺鲜酯在玉米上的调控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最佳时期、最适浓度的复配剂对玉米的的调控效果及机理,本研究以郑单958为材料,以不同浓度烯效唑和胺鲜酯的复配剂在生育期不同阶段对叶面喷施,分析测定了玉米各时期的农艺性状、光合指标、产量、籽粒品质以及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拔节期进行叶面喷施,40 mg/L烯效唑复合50 g/L胺鲜酯配比复配剂在抑制玉米植株高度、增大茎秆粗度、增加叶面积方面有明显作用,同时其产量提高。拔节期喷施40 mg/L烯效唑复合50 g/L胺鲜酯配比复配剂复配剂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有助于后期籽粒的灌浆,且明显改善了玉米籽粒的品质,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的粗蛋白、可溶性蛋白、赖氨酸、可溶性糖、粗淀粉的含量。拔节期叶面喷施烯效唑与胺鲜酯复配剂,随着籽粒生育进程的推进,IAA、GA3和ZT含量有所增加,ABA含量大幅度提高;且不同浓度处理时,同类激素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存在很大差异。综上所述,40 mg/L烯效唑复合50 g/L胺鲜酯配比复配剂可为生产中采用化控技术控制植株的生长,实现玉米矮化密植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土培盆栽结合水培施用不同硒(Na2SeO3)浓度处理,研究硒对油菜苗期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浓度小于18mg/L?,随补硒浓度的增加,油菜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增加,呈正相关,超过此浓度,随硒浓度上升,二者的质量分数不升反降;当硒浓度小于15 mg/L?,总糖的质量分数随硒浓度上升而提高,超过该补硒浓度,糖的质量分数开始下降.从提高油菜内含物分析,采用土培盆栽结合水培时,补硒浓度以15mg/L为宜.  相似文献   

18.
有色薄膜覆盖对豌豆芽苗生长及富硒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黑色、蓝色、黄色、绿色、红色、无色六种薄膜覆盖和无覆盖物条件下豌豆芽苗生长及富硒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亚硒酸钠处理的豌豆芽苗的根、芽部分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覆盖黑色薄膜可以增加芽长,提高芽鲜重,从而提高豌豆芽苗菜产量和商品价值;但各种覆膜处理降低了豌豆芽中大分子结合硒和总硒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硒对铁皮石斛拟原球茎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Na2SeO3研究不同浓度硒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拟原球茎的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加硒(≤0.2 mg/L)促进了拟原球茎的增殖生长,而高浓度硒(0.2 mg/L)则抑制了增殖,并且发现拟原球茎生长的最佳硒浓度为0.05 mg/L.低浓度硒(≤0.05 mg/L)显著增强了拟原球茎SOD、CAT、GSH-PX活性,而使POD活性降低、O2-产生速率变小,MDA含量明显下降;硒浓度过高(0.1 mg/L),SOD、CAT、GSH-PX活性被抑制,POD活性升高,O2-产生速率变大,MDA含量大幅上升.总之,适量加硒可增加产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硒及其硒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硒与植物的相关姓,综述了硒对植物的生长效应,简介我国近几年来通过施硒肥以提高农作物有机硒含量的成果和我国富硒烟及其烟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