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7,(8):17-17
8月6日,全省政府网站建设工作会议在合肥市稻香楼宾馆隆重召开,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段国华主任、省政府任泽锋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直厅局各单位、各市、县(市、区)政府网站管理部门负责人,共15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对全省169家政府网站中26家优秀政府网站进行了表彰,其中:省直厅局优秀政府网站10个,市级优秀政府网6个,县级优秀政府网10个。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省政府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使我省的政务信息化工作在网络建设、应用开发、网站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全省政府系统信息网络框架基本形成。省、市州政府办公厅(室)和省政府各工作部门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普遍建立,已成为支持政府机关日常办公的基本环境。联接省、市、县三级政府和省政府各部门的办公业务资源网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的办公业务资源网将成为具有安全  相似文献   

3.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不断推进政务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于1999年正式建成以来,始终把网站作为省政府政务公开的一个窗口来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和更新栏目,增强网站的互动性功能,加强政务信息发布和更新,使之较好地发挥了省政府推进政务公开的作用.在省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协作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了解民情、听取民意、为民办事、为民服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省政府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5年被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评为全国十大优秀省级政府网站,并在200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举办的“2005年中国特色政府网站评选活动”中获得提名奖.  相似文献   

4.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中国政府政务信息化建设两大抓手之一,十几年来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已经成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发布政府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在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5.
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信息的重要平台、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和回应解读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网站是全国各级政府在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当下"互联网+"时代,更是赋予了政府网站新的历史使命。政府网站作为政府在互联网上的生存方式,是网络时代政府履行职责的新平台,也是国际、国内和社会评价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标尺。2015年3月国办组织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各地区、各部门已开设政府网站84094个,政府网站数量庞大。而政府网站运行情况却并不理想,超过九成的政府网站几乎没有访问量,不同网站间人员保障和资金投入差距较大。针对这些情况,  相似文献   

6.
针对门户网站信息发布存在的问题,对某门户网站信息发布管理系统的文档管理、内容审核和监管、CP/SP管理等模块进行了重新设计,并给出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案,实现网站各种资源的统一管理,以及网站各个频道信息加载和审核的集中控制。  相似文献   

7.
统一开发四大应用系统,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创新社会管理,深化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强化监督检查,优化发展环境,江西省集中力量建设了四大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业务应用系统.全省政府信息统一公开系统2008年,江西省政府集中建设了政府信息统一公开系统,汇集了省直各部门、各市县政府的公开信息,所有省直部门不另行建设信息公开系统,全部依托省政府信息统一公开系统,做好部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服务.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概况信息、法规文件、发展规划、工作动态、人事信息、财经信息、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等八大类.群众点击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即可“零距离、全天候”享受“一站式”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及时、准确全面获取政府公开信息.此举得到了国办和工信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25日,由信息化建设杂志社主办的第四期电子政务沙龙在北京稻香湖举行,来自国务院各部门的近50位负责政府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志围绕“政府网站与政府信息公开”的沙龙主题参加了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起步阶段到如今,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八年的历程。政府网站作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和了解政府的主要渠道和信息发布平台,代表着国家和政府形象,同时折射出政府电子政务应用的综合水平,因此,网站的安全稳定成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通州"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各级各部门在互联网上发布权威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总平台,也是党政机关与公众沟通交流的第一窗口,在全省政府网站测评活动中,连续两年名列县(市、区)第一名,成为全省政府网站建设的风向标。看到喜人成绩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本文的这份理性分析和审慎认识,或可作为现今网络时代各个方面建设尤其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前,虽然各级政府大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但大部分网站还停留在静态的信息发布层面,很多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网络独立,导致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及时共享,不利于各部门间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宏观     
《信息化建设》2009,(5):61-61
工信部发布《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试行)》为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政府网站健康发展,深化电子政务应用,2009年4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试行)》。本核心指标体系重心放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个环节,不是政府网站评估所需的全部指标,不替代各地区、各部门已有的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底,中国电信总局和国家47个部委(直属单位)信息部门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促进了政府信息化进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深入探索政府网站建设路子,进一步搞好政府网站建设,成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课题。 2002年12月,我与几位同行到法国考察,对法国“政府服务上网”印象深刻,联系国内“政府上网”,感触颇多。“政府上网”,即在因特网上建立政府网站,向社会提供信息和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咸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全市政务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政府及182个乡镇均已建立起了网站,市委、市政府94%的工作机构建立了网站,市县乡三级政务网站体系已经形成,搭建起了信息发布和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政府网站成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抓手.近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基层各级政府和部门机构大部分都建立了政府网站,已形成了群体建设规模,而且越做越大.面对政府网站的发展态势,联系当前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引发我们关注的是政府网站建设发展能否进入良性轨道,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对创建政府网站管理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政府网站是施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政府网站资源服务平台是以信息资源整理利用为中心,建设统一网站资源云服务平台、统一后台数据管理中心、统一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采集、管理、发布渠道.文章以从化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conghua.gov.cn)改版升级项目为试点,结合云技术发展趋势,依托我国区域性电子政务协同应用的共性需求和现有应用基础,提出基于混合云模式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方案.整合从化市现有政府网站信息资源,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网站服务展示平台、云存储平台和云安全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发布的统计结果,当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覆盖中央、部委、省、市、县及其所属部门的政府网站层级体系.截至2010年底,副省级以上地方政府网站的拥有率达到100%;各省级地方所辖的地、市、州、盟政府网站的拥有率达到99.7%;  相似文献   

18.
《上海信息化》2009,(6):88-88
为进一步引导和促进政府网站健康发展,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政府网站发展评估核心指标体系(试行)》。本核心指标体系重心放在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三个环节,不是政府网站评估所需的全部指标,不替代各地区、各部门已有的评估指标体系。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不再委托评估机构开展全国性政府网站综合评估工作,按照“谁评估、谁公布、谁解释”的原则,鼓励有经验、有实力、有信用的评估机构开展政府网站发展评估.向社会公开发布评估结果,并负责对发布结果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信息化在线     
《信息化建设》2009,(2):61-64
杨学山:2009政府网站建设内容和方向 杨学山在第七届(2008)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上充分肯定了绩效评估工作对推进政府网站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对2009年绩效评估工作做出了部署。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创建公正透明的阳光政府,是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把政府门户网站打造成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公正透明的阳光政府的重要载体和法定平台,河北省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