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正所谓地标石,就是指具有一定旅游审美价值、人文历史价值及地标性质的、不可移动的大型天然观赏石。贵州地标石之安顺红崖碑为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红岩碑,位于关岭自治县断桥镇龙朝村晒甲山上。属摩崖类。距关岭县城15公里。年代不详。但对于红岩碑的研究,自明嘉靖年间邵元善《红岩》诗  相似文献   

2.
姑苏五人墓     
在苏州虎丘,有名闻寰中的明代五人墓。它位于“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丘侧白公堤(唐代诗人白居易筑建)山塘街775号墙门之内。入门,白墙翠柏。在门墙院庭内的鹅卵石路基中间,迎面高耸着一块明代杨廷枢题写的“古千风义”汉白玉巨碑。杨廷枢何许人也?杨廷枢,名未忝列《辞海》  相似文献   

3.
红岩精神是历史和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始终在不断探索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努力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后来在实践中发现,红岩精神中蕴含着巨大的育人功能。因此,将红岩精神应用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发挥其强大的育人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引导他们成为国之栋梁;努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用红岩精神指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帮助国家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章就是在认清红岩精神蕴含的巨大育人功能之后,对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积极探索,并找到实践路径,将高校变成红岩精神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红岩精神贯穿到对大学生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新近发现的小泰山碧霞宫《修葺娘娘行宫》碑所载经文,为藏外逸经《太上老君说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护世弘济妙经》的节略本。这一发现将该经的写作时间提前至嘉靖二十七年(1573)。该发现不但对明代道教、民间宗教及碧霞元君信仰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明代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互动提供一桩个案。  相似文献   

5.
攸关南诏史的第一手资料《南诏碑》撰者名氏,最早见的是唐懿宗时人樊绰《蛮书》卷五:“(大和)城中有大碑,阁罗凤清平官王蛮利之文。”到五代时刘煦《旧唐书·南诏傅》中说“有郑回者,本相州人……(山焦)州陷,为所虏,阁罗凤以回有儒学,更名蛮利。”又到元朝初年,朝廷命官郭松年抵大理,后撰《大理行记》,文中云“立德化碑(《南诏碑》),使蜀人郑回制文。”从此以来,人们对这著名的《德化碑》撰者,皆以为出自郑回之手而无疑者。直到龙云当政,开设通志馆编纂省志时。纂志诸公,仍认为《南诏德化碑》文撰者乃郑回。碑的文字自明代以来剥落严重,好在修《新纂云南通志》时,有关碑文撰者的文字尚完好,志馆诸公因之拟议,在该《志》  相似文献   

6.
白族“苍洱境”理想家园的文化生态书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代杨黼《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所描述的"苍洱境",是白族民间对理想家园的文化生态书写。杨黼对"苍洱境"理想家园的建构既熔铸了白族赖以生存的苍洱山水独特的自然精神,又融合了儒家文化和谐精神与释家禅悦空灵的意趣,体现了白族民间文化对理想家园的殷切期待。  相似文献   

7.
景教自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传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因皇帝灭佛而同遭禁绝,在华传播长达二百多年。可是,景教在被禁之后,立刻就从中原大地上销声匿迹了,直到明代景教碑出土之后,学者们才逐步挖掘出它的传播历史。是什么原因致使景教在中华历史文化中被彻底湮没了将近八百年呢?文章拟从其传教策略上寻找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红岩河水质监测和分析,认为:红岩河水质细菌学指标高是山区林地故有的特征,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硬度偏高与流域区地面丰富的有机质及水地质条件有关;非点源污染是红岩河目前主要的污染形式;太白县城周围人为活动对红岩河水质有一定影响是该河水资源保护的潜在问题。其结果对引红济石工程的预期效益及秦岭水源地水质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佛教造像碑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北方曾盛极一时,但之后就迅速衰落。青州作为这一艺术形式向东传播的最后一站,是造像碑发展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州佛教造像碑呈现出碑与像相分离的特征,和关中、河洛地区相比,首先,青州佛教造像碑在碑阳构图上从先前重龛像装饰转为直接对主尊佛像的装饰;其次,重视对主佛背光纹饰的刻画,以繁缛的背光装饰烘托佛像的神性。  相似文献   

10.
《蓝公教织记》是一通反映和记载我国明代万历年间一位父母官勤政爱民的德政碑。蓝尚质从陕西延安来到山西寿阳任知县,他关心民瘼,不贪不占,反而捐出家财巨资,引进植棉技术,教民致富,又适时引导当地百姓从事商贸活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福一方。蓝公品格节操,堪称旧时代为官楷模。时至今日,对我国新时期为政为官者,仍有诸多启迪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红岩泥石流沟位于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该地区受"5.12"大地震影响,沟内斜坡发生大规模山体崩塌.崩塌堆积体集中于红岩沟内,形成了泥石流的物源.若遇上强降雨,红岩沟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红岩泥石流潜在汇水区域呈扇形分布,物源区汇水面积约1.749 km2,物源丰富.采用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方法,分析研...  相似文献   

12.
宋太祖赵匡胤在东京太庙内立有一块誓碑,告诫自己及后代皇帝要优待柴氏子孙、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对此,诸多宋人皆有记载,并且碑上的誓言亦得到北宋历代皇帝有效的落实,故誓碑无疑是存在的。随着北宋的灭亡,誓碑退出了历史舞台,相应的,那些"优待"做法亦不复存在。否定誓碑存在之说,无文献依据,且推理亦不成立。  相似文献   

13.
小丹 《青年科学》2008,(1):46-46
"丰碑"古时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栓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设轳辘以绳被其  相似文献   

14.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究竟出土于何处,历来众说纷纭然,其分歧点在于该碑的出土地究竟是盩厔还是长安,因此,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报告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次探讨,确定景教碑的出土地点当在长安。  相似文献   

15.
罗广斌、杨益言同志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是六十年代我国文坛上出现的一部气势磅礴、悲壮感人的革命作品,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和强烈的艺术魅力.一九六一年十二月出版以来,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销行四百余万册,是当时我国销售量最高的优秀小说之一,并曾被译成多种外文,传播到国外。这样一部革命作品,在十年内乱中却成了反复批判的靶子,被诬蔑为“叛徒”小说,作者之一罗广斌同志被打成“叛徒”、折磨至死。为了正人视听,恢复《红岩》的本来面目,重新学习和分析一下《红岩》深广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中曾对清初蔡士英家族进行考察,指出其虽出明代辽东降将,然汉化甚高,钱谦益与蔡氏密切交往,实同复明运动相涉.1998年在山东新泰敖山发现了有关禁士英的三通碑记,从碑中可窥见蔡氏反对清廷海禁政策的政治思想及对江南汉族所持之同情态度.这一新史料的发现,有力证实了上述陈寅恪对于钱蔡关系的推论.  相似文献   

17.
大爨碑管窥     
大爨碑全称为“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洲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碑高近丈,南朝刘宋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立。清道光年间,云南总督阮元在陆良访得、始著于世。 爨碑于清代出土后,引起人们广泛重视。解放后,国务院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大爨碑现存陆良薛官堡,小爨碑现存曲靖一中。前者称为《爨龙颜碑》,后者称为《爨宝子碑》。之所以称为“大”、“小”,系以碑版规模区分。历来并称为“二爨”或“南爨”;与“北碑”齐名。大爨碑立碑距今一千五百二十五年,小爨碑距今一千五百七十八年。小爨较为完好,字迹清晰;大爨全文仅十数字漫漶难认。这两块碑,为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历史及六朝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爨宝子碑立于东晋时期,爨龙颜碑立于南朝宋时期,二者均属于“南碑”。因为南碑数量较少,爨龙颜碑不能单独形成一种书体(爨体),而且当时北魏是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影响较大,所以也就把该碑归为魏碑体。  相似文献   

19.
泰山是一部厚重的书法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历代不乏书法大家,在泰山留下了众多的在书法史上有显赫地位的法书名刻。其中以秦《泰山刻石》,汉《衡方碑》、《张迁碑》,北齐《泰山金刚经》,唐欧阳询《房彦谦碑》、李隆基《大观碑》,宋赵佶《大观圣作之碑》,明顾有初《玄帝宫碑》,清何人麟《杜甫秋兴八首》九大名帖,集篆、隶、楷、行、草之大成,名垂书史。泰山书法,造就了书法中的泰山。  相似文献   

20.
一位哲学家说过: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石头烂得更快。把名字存入心中的,名字才会永恒。周掌生用他的行为为世人立下了怎样的心碑?这心碑上又镌刻怎样的记载?周掌生60年风雨征程上——刻下塘桥镇乡镇工业兴办史与周掌生的心碑;刻下23年前4000元起家与如今江苏省光达集团公司拥有5000万资产的心碑;刻下10年来上交国家集体2500万元与23年中为1500多名农民职工增加收入2500万元的心碑;刻下一个农家的苦孩子成长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心碑;这一块块心碑的中间,是一条长长的路,弯弯的路,风风雨雨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