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EPSPS基因抗草苷膦油菜基因漂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苷膦是一种广谱内吸传导型除草剂[1].草苷膦通过竞争性抑制植物莽草酸代谢过程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简称为EPSPS)活性,阻断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导致植物死亡[2].因此,转EPSPS基因(来自微生物的基因)作物对草苷膦类型的除草剂具有抗性.在1996~2004年的9年间,抗除草剂生物技术产品一直占市场的主导地位.2004年,全球种植的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有油菜、大豆、玉米及棉花等,种植面积共计有5,86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总种植面积(8,100万公顷)的72%.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在国外已广泛种植,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  相似文献   

2.
种植转基因作物所产生的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转基因作物 1 993年在美国批准上市以来 ,从 1 996年到 2 0 0 1年的六年间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了近 31倍。种植转基因作物不仅可增产 ,还可大大减少化学杀虫剂、除草剂的用量 ,简化作业 ,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对大气、土壤、地下水的污染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升华.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高速取得进展的标记,它标志着人类驾驭自然能力新的飞跃.当前为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推广,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转基因技术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生物技术的一个共同目标.时至今日,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农作物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近在眼前.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不仅使得作物遗传改良的步伐大大加快,而且还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性状、新品种.目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的作物品种已进入了商业化阶段;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增长迅速,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和作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正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发挥着巨大优势,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的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公布的数据,自1996年世界上首次种植转基因作物以来,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增长。1996年,有6个国家种植。2003年为18个国家,2008年为25个。2014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  相似文献   

5.
欧洲和美国关于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的争吵还未有明确结论,但转基因农产品市场受损却已成现实。专家针对这类产品面临的困境指出,各国应该客观对待和科学利用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 在过去几年中,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迅速,从1996年的200万公顷猛升到了1999年4000万公顷,其中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就占全世界的99%。在这三个国家里,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中有一半使用的是转基因种子。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作物主要种植国,除阿根廷外还有巴西、中国、埃及、印度和南非。  相似文献   

6.
《安徽科技》2012,(8):53-54
巴西:一部持续运转的拉美引擎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转基因种植国。同时也是拉丁美洲的主要增长点。2011年巴西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3030万公顷,与2010年(2540万公顷)相比增长了约19.3%,增长率为世界第一,而这已经是巴西连续带动全球转基因作物增长的第三个年头。一、独有的转基因作物推广手段  相似文献   

7.
2007年绿色和平组织和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先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前者高调反对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后者却不遗余力地呼吁中国政府批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现在没有结论,但就在今年,美国农业部初步通过了一项在堪萨斯州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水稻的计划,反对人士则对该计划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巴西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现状、研发状况以及转基因安全法规和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开发转基因抗虫作物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美国农业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研究和作物转基因产品的开发,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自1987年以来,美国农业部已对2500多项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项目发放了田间试验许可证,其中,耐除莠剂作物试验项目占27.6%、改善作物质量26.7%、抗虫作物24.3%、抗病毒作物10.4%、抗真菌作物3.8%、其它作物7.2%。至1996年底止,共有7大类23种转基因作物已被证  相似文献   

10.
自1983年世界第一种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已达到5000万公顷以上,获得新基因610个,其中包括水稻分蘖基因MOC1、融合抗虫基因CryCI、隐性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xa5和xa13等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46个。  相似文献   

11.
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突破了传统农业技术的局限。质疑声存在的同时,需阐明转基因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义,论证现有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物科技的飞速发展,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问世,1994年美国首次将转基因西红柿投放市场,以转基因生物为食物或为原料制造的食品已越来越多地走上人们的餐桌.由于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存在不确定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伴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晨光 《科技潮》2003,(9):22-27
转基因作物自从上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关于其安全性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以前是在欧盟和美国之间争论不休,近来在国内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报道逐渐增多。以雀巢公司在华生产销售转基因食品、北京14种大豆色拉油含有转基因成分却没有标识、肯德基产品为转基因“变种鸡”等为内容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与网页。那么,转基因食品是恶魔还是人类的救星呢?转基因食品真的会改变人类的基因,并遗传给后代吗?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它带给人类的到底是福是祸?  相似文献   

14.
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益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俊海 《甘肃科技》2004,20(2):145-147
简要介绍了世界各国在种植转基因作物的情况,较全面地探讨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益处以及转基因作物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目前已经被批准商业化生产的3 类转基因食品中,植物转基因食品的重要性要比其它两类大得多,占 90%以上,因此,现阶段所说的转基因食品实际上主要是指转基因植物食品。 自198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植物以来,转基因技术发展十分迅速。1990 年第一例转基因棉花田间种植试验成功。1996 年至1999年共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目前已形成抗虫、抗病、抗逆、品质改良、控制发育和利用植物生产药物6 大类转基因植物。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美国生产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植物转基因技术在农作物的改良、农药的减少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所作的贡献。还对转基因食品的毒性和过敏性、转基因植物栽培所面临的生态风险及转基因产品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做了相应的介绍。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及其衍生品商业化已有30多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科学论文都已证明转基因植物与非转基因植物在成分上无显著差异。最近天然转基因甘薯(红薯)的发现更进一步表明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升华.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高速取得进展的标记,它标志着人类驾驭自然能力新的飞跃.当前为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推广,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转基因技术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生物技术的一个共同目标.时至今日,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农作物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近在眼前.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不仅使得作物遗传改良的步伐大大加快,而且还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性状、新品种.目前,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的作物品种已进入了商业化阶段;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增长迅速,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和作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概况与趋势,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环境安全的潜在影响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为农业、渔业、林业以及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近几年来,转基因植物推出的品种之多、推广面积之大、发展速度之快,远超出人们的预测。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理智、客观、安全地运用转基因技术,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纠纷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1999年4月29日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宣布由于在从美国进口的“保证不含激素”的牛肉中发现有12 %的样本含有荷尔蒙激素 ,欧盟决定从6月15日起停止进口美国牛肉。对此美国扬言要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 ,新的一轮美欧贸易战于是爆发 ,有关转基因食品贸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日本农林水产省决定 ,为了防止转基因技术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将在转基因技术安全的基础上 ,制定有关转基因技术栽培的法律。转基因作物问题专家认为 ,从全球角度来讲 ,生物技术的冲击在西半球更加突出 ,但随着基因改良生物技术在亚洲地区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