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轴承行业及其人才状况,总结了创办高职轴承专业、培养轴承行业高技能人才的经验.对轴承专业的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证书"制度、订单式培养等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轴承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利用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创办和发展了一批科技企业,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获得丰硕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有力地推动了高校走入市场经济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杭州科技》2012,(5):35-38
近年来,杭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在多年的发展中也形成了杭州的特色和优势,如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初步确立;以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的路径基本形成;科技金融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院校办学的基本依托。发展优质军事教育、培养一流军事人才、创办高水平军队院校就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未来十年,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军队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和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院校教育调整改革精神、创办高水平创新型军队综合大学,必须始终把教员队伍建设突出出来,作为打基础、重内涵、管长远的固本强基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5.
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指由民营企业(集团)利用自有物业或者私人以合伙制等形式在街道或区县(市)科技部门支持下租用场地创办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杭州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政府创新、民营助推、人才支撑、资本加速"的孵化器建设"杭州模式"。民营孵化  相似文献   

6.
浅谈企业成长期的财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香 《科技资讯》2010,(30):146-146
在市场经济当中,企业进入、退出是经常的事。经常说创办一个企业难,其实企业的成长更难。企业的发展拥有了人才、资金和市场,还得具备高科技、新观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而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获利,取决于企业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7.
《太原科技》2012,(2):111-111
长沙市积极创建创新型城市,大力支持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加快科技信息平台、中试平台、产业平台、融资平台建设:加快大河西创业人才示范区建设,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据介绍,2011年长沙科技发展资金达2.71亿元。政府撬动社会资金比例超过1:20;专利申请量12000件,  相似文献   

8.
《安庆科技》2009,(1):F0003-F0003
安庆市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是我省建立较早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之一,一期工程占地10亩,孵化场地面积6100平方米,于2000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作为科技型企业孵化基地的安庆创业中心,以其良好的软硬件环境鼓励和支持了广大立志创业的科技人员,为创业者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中心为科技创业人员协助办理工商注册、科技项目申报,提供信息咨询、中介服务、人才培训,帮助建设企业网站、落实场地等服务,积极为进驻企业争取发展的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人才和资金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两大因素,其中"人才"是第一要素。"致治之道,首重人才",而"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一国、一家、一企业,同理也。如何识人善用,是企业得以长远发展的必修课。2003年,林嘉怡女士以自身二十多年的企业运作实战经验,创办了信凌可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凌可"),致力于提升企业高品质的、有成效的教育训练服务。此后,信凌可多次荣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召开,拉开了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的序幕。《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教技发[2005]2号)明确指出,“高校发展科技产业,要坚持产学研结合和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孵化具有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企业,也可以创办具有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鉴于清政府财力支绌,社会股份投资意识淡漠,晚清人士探讨了通过借洋债、招洋股的方式创办新式企业的问题,认为藉此可以解决国内资金短缺难题,加快经济建设,转变社会公众的投资观念,促进新式企业制度的发展,同时,通过创办企业引进外资,有助于维护国家利权。  相似文献   

12.
一、上城孵化器建设的体会上城科创中心是由上城区政府投资创办的孵化器,成立于2000年底,共有孵化场地21000平方米,是省科技厅认定的首批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2004年技工贸总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63%,利税2100万元,同比增长47%。4年来,上城科创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硬件支撑到综合服务,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孵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成倍增长。回顾整个发展历程,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可为孵化器下一轮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⒈孵化器是发展都市型经济,激发城区活力的有效载体孵化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无污染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蔡华 《特区科技》1996,(4):32-32
深圳市宝安光辉电器厂创办于一九八六年初,是生产配电设备的专业厂。企业实行的管理模式是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在创办创业的初期,董事会就很注重企业走向(目标)问题,认为企业要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年代里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靠的是企业的实力,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靠科技进步去创企业的优势。因此,董事会对企业的发展计划作出了“高起点,重人才”一系列重大决策。企业根据这些决策,购置了完备的加工设备和质量检测设  相似文献   

14.
何刚 《广东科技》2008,(7):62-63
何旭坤:中山大学企业管理本科、MBA专业毕业。一九九二年创办东兴铝材制造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同时担任金源国际(香港)铝业公司董事长。十六年来,何旭坤以非凡的胆略与魄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带领东兴团队创业。使公司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工业铝材生产厂家之一。何旭坤以东莞人特有的“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境界和胸怀引进了一大批顶尖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才8名。高级工程师5名。这些举措促使企业迅速实现管理强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领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同安区采取一系列人才激励措施,制定了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或技术专长人员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创办各种技术经济实体;大力发展科技咨询业、服务业和科技产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广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使同安区民营科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一批民营科技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地方经济建设中极具潜力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6.
供电企业作为国有能源类经营企业,具有企业规模大、员工数量多等特点,同时电力的自然垄断属性,又决定了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些明显的特殊性,区别于其他常规行业。供电企业的员工技术涉及领域广泛,技术水平和学历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别,在我国实行人才强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供电企业需要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完善人力资源的调配方面来解决企业的人才使用问题。因此,供电企业需要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入手,做到制度创新和优化,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断适应于新时期企业的发展,为供电企业正确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7.
韩东娥  张婷 《太原科技》2011,(10):47-50
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员工,其中,技术人才作为掌握和运用技术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灵魂和实质.深入研究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确立优化其发展环境的重点,对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太原市中小企业面临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陈旧、缺乏科学合理的激励体系、人才事业平台搭建不足、忽视企业文化建设等问题,制约着中小企业技术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为此.应转变企业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观念、将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贯穿于企业发展始终、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技术人才搭建起事业平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从而达到优化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管理出效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抗战时期培植新的经营生长点,创办大量新型国营工矿企业。重用人才,实行开放经营;强调企业理念;实施特殊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企业管理体制、强化内部管理。把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定位于"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利用自身科技与人才优势创办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探索。在20多年的实践中,高校创办的科技企业在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补充学校教育经费的重要力量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技企业乃至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0.
王蕾  刘亚斌 《科技信息》2011,(24):I0225-I0225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创办一流大学、培养合格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文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其产生原因,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我们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