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考察乾隆时期三部与《四库全书》编撰相关的书目,指出《四库全书》中的天文算法类图书曾被归入术数类和数术类,这一转变显示出四库馆臣学术取向的变化。天文算法类图书的设立和四库馆臣的学术取向,深刻影响黄丕烈、顾广圻等乾嘉学者对这些图书的收藏、校勘和刊刻等活动。顾广圻对天文算法图书的校勘成果,尤其能体现出儒家义理与具体技术相结合专门之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蜕岩词》的《强村丛书》《知不足斋丛书》《四库全书》三个版本,对唐圭璋编的《全金元词.蜕岩词》进行校勘,从格律和词作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罗列出《全金元词.蜕岩词》中存在的错误。  相似文献   

3.
清人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是文史研究者常备的重要文献。1999年和200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十三经注疏》的标点本,二者均以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的阮刻本为底本且以简繁两种字体印行,为研习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然影印本和标点本《春秋左传正义》都存在诸多讹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春秋左传注疏》可用以校正其误,因而四库文渊阁本具有极高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陈垣结缘《四库全书》入手,对其研究《四库全书》的过程、研究方法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论述,揭示了陈垣与《四库全书》的关系、对《四库全书》的贡献以及对学术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芬林 《甘肃科技》2013,(19):105-106,29
叙述了“《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基础、历史背景、建设原则、类目设置以及该数据库对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重大意义,强调了“《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以数据库形式全面反映《四库全书》及相关研究资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为国内《四库全书》研究型数据库建设填补了空白。  相似文献   

6.
清代乾隆皇帝亲自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收录了从先秦到乾隆前期的许多重要古籍,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学术领域,但是却对当时已风行百年的《聊斋志异》“黜而不载”,究其原因,有人从政治思想角度来分析,有人从文学角度来分析,但都不为全面。本文试图从清代的文化政策、纪昀的个人原因以及编纂《四库全书》目的和采书标准三个方面来全面分析一下《四库全书》不收《聊斋志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乾隆中期礼学昌兴运动中,嘉善学者浦镗所著《仪礼注疏正字》一书开启了《仪礼注疏》类校勘的序幕。无论是校勘对象、校勘底本的选择上,还是校勘方法、校勘范式的实践上,都具有自身的独到之处,形成了鲜明的治学特色,创见良多,但亦得失兼存。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标点本《长编》不可用于专名校勘。该书将那些经清人改译的专名予以回改,但不少地方不顾对音规则,只管机械地照搬,且不作任何交代,使用者在校勘举证时,从某书中来,又到该书中去,很容易犯下"循环论证"的错误。影印本《长编》中,清人误以藏语安多方言来改译《长编》里的党项、西夏专名,虽然不大确切,但毕竟要遵循一定的对音规则,从而具有特殊的校勘价值,可据以订正译音词的讹误。从对专名校勘的角度而言,现有标点本《长编》的价值要低于影印本。  相似文献   

9.
设计开发了一个用于研究《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网络平台,通过平台对数据的收集、存储、查询和输出等功能,可实现对两者提要数据间的智能比对研究,并通过互联网实现专家学者对《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及相关文献的研究观点、学术论述的收集和实时互动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对《四库全书》书前提要的差异研究是四库学研究的重点。以《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为背景,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设计了书前提要比对系统。该比对系统在实现研究《四库全书》电子化的基础上,能为研究者提供快捷而方便的图像信息定位、图像信息关联、加载批注、批注保存以及书前提要图像的处理,为提要研究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比对工具。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飞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3):124-126
从清代目录学发展的整体状况和姚鼐个人的家学渊源、师承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四库全书总目》对《惜抱轩书录》采弃的原因,旨在说明《惜抱轩书录》的学术价值和清代皖籍目录学家对目录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系统介绍了《四库全书》及主要相关图书的内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半窗明月墨花香"以"上联"之拟收入《文廷式集.联语》,其"下联"是缺,有待寻获补全。这一客观存在已获补正:其一,此联视为"上联"(出句)欠妥,句中所系韵脚"香"字,属平声,当为下联,所缺联为上联,待寻。其二,所缺上联,与近日从网上查到清乾隆《四库全书》总裁曹秀先手撰"一榻清风书叶舞,半窗明月墨花香"相合。所缺文氏之上联既可以此订定;亦可俟再访,得其更佳上联。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库全书》的编纂与现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比较,探讨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阐明了《四库全书》这部历史巨著文化意义重大,其撰写过程体现了统治者的文化管理思想,编篡过程历往十年,涉及人员数千,书籍内容丰富,卷帙浩繁,历史影响巨大。其编纂、流转、保护的历史经验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西藏高校图书馆藏学文献专题数据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校图书馆藏学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建立,是当前保护和发掘藏族文化遗产,振头西藏经济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西藏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意义。文章阐述了藏学文献资源的整合过程,对藏学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建立模式、服务平台的搭建方法及有关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惠恩  于健萍  区旭坤 《科技信息》2012,(23):212-213,276
高校图书馆学科文献资源建设是开展学科化服务的资源基础,分析了学科馆员-学科教师协同参与学科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因素及工作原则,指出了学科馆员-学科教师协同在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决策中的角色、知识特征,并提出了学科馆员-学科教师协同参与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影响镇江地域文化的四部重要典籍:《文选》、《丁卯集》、《三礼图》和文宗阁《四库全书》,值得深入挖掘和宣传,作为提升镇江文化魅力和塑造城市形象的名片。这也是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攀措。  相似文献   

19.
《牡丹亭》的声腔问题至今仍然争讼不已,一般来说无外乎力主弋阳腔、宜黄腔、昆腔和海盐腔四种。事实上,依据相关资料及汤显祖创作的实际情况,此四种观点之于汤本原著《牡丹亭》而言,都有偏颇之处。结论认为:《牡丹亭》初创时期并不主何声腔,完全是一部传奇体制式的丈人剧作,只不过后来各种唱腔结合自身情况,各取所需,加以改编。也正因如此,一方面该剧在唱腔问题上难以趋于一致;另一方面,该剧能常演不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形象特征、设计理念、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的解读和分析,论述了中国馆体现在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建筑美学意义,突出了中国馆多元丰富性的建筑美学内涵与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指出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在适应自然条件、社会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筑本土化意味着地域性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