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图书馆,科技古籍数字化是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以《天工开物》为例,阐述了科技古籍数字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针对科技古籍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网络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民族数字资源的建设更加趋于民族化、区域化、特色化和多样化,使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应该依托本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遗产这一特色资源,开展多形式、多类型、多途径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以实例分析和介绍大理民族文化遗产图文数字资源的建设途径和方法,以期促进各民族地区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积淀民族精髓,丰富民族网络文化信息家园。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给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本文就馆藏文献的数字化、数字化文献的网络传输、数字化文献的合理使用、数字化文献的版权管理及数字化文献的跨国保护等与数字图书馆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互联网上线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包括建立地区间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机制、制定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标准和规范、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人员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5.
王慕抽 《科技信息》2013,(2):49+52-49,52
本文介绍国内外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数字化的优势,提出矾矿工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方法,为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内涵和要素,论述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效能,提出了通过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民心相通,就必须加强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文化遗产是新丝路经济带的重要符号,是沟通沿线国家的文化桥梁,它的保护和发展已成为沿线各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纽带。数字化技术可以使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同时作为新的传播手段,为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供无限潜能。笔者在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丝路经济带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和数字化保护意义,提出了数字化保护发展的对策。将新丝路经济带庞大的文化遗产宝库进行数字化保护,利用互联网向全世界传播,全方位地展现中华文化本职和内涵,是最有力的振兴民族文化的工具,也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生活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图书馆的发展也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进入一个新时代——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由于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然而,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浪潮的兴起,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而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该文在充分认识现代数字图书馆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所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前,运用数字技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逐渐成为对非遗进行数字治理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方式。随着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能。通过对广东、浙江、山西、福建4省非遗数字化保护整体情况、典型案例的总结分析,得出可供甘肃省非遗数字化保护学习借鉴的经验与启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应当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探索数字化保护非遗新路径,从而促进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已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梳理云冈石窟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流失海外遗产等的基础上,基于数字化理念提出了单体石窟造像和整体洞窟数字化技术设计、木构建筑数字化技术设计、石窟壁画数字化设计、碑文铭记数字化技术设计、云冈石窟非物质文化数字化技术设计、虚拟修复数字化技术设计,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古籍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现代图书馆藏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阐述了古籍保护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并对古籍保护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园林文化遗产对象的研究进展,通过梳理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技术应用于园林文化遗产及其相关对象的中、英文文献,从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和多技术综合测绘等三维数字化测绘技术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模型等三维信息管理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园林文化遗产对象的技术特点、应用情况和相关案例。笔者认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关重要,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古建筑、古遗址等对象上收获颇丰,园林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但足以证明其应用具优势,且将成为必然趋势。三维数字化测绘方法上,近景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各有千秋,利用多传感器的综合测绘方法能够克服单一技术和仪器的局限,是园林文化遗产数据获取的理想方法;三维信息管理方法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园林信息模型等概念将成为园林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的研究热点。园林文化遗产保护,乃至风景园林学科,将向基于三维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方向发展。利用现代三维数字化测绘和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储存和信息管理、维护、更新、分析,对园林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汉军运文化遗产价值评价对于促进军运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梳理武汉军运文化遗产类型及代表性单体的基础上,构建了武汉军运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均方差法、加权求和法对武汉军运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 江滩景观、武汉体育中心、夜间灯光景观、园林绿化景观、城市主干道等12个代表性单体为特品级文化遗产,不仅是武汉军运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重点对象,而且是同类赛事举办时应重点建设的内容;2) 几乎所有武汉军运文化遗产都具有很高的形象提升和社会价值,而纪念文化遗产各方面的价值都只是一般或较高;3) 武汉军运文化遗产的社会形象提升、政治和文化教育价值很高,而其他价值都只是较高,技术价值最低.在军运文化遗产后续保护、开发和利用时,应分层开发与利用不同级别的军运文化遗产,分类开发与利用不同类型的军运文化遗产,加快武汉军运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  相似文献   

14.
岭南走廊是历史上南北交流的必经之路,早在先秦时期已开始形成,走廊沿途遗留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运用"文化线路"这一世界遗产保护理论,使单个的遗产串联起来,有助于把过去对文化遗产的单体保护和聚落保护提升到整体性的保护层次,可更有效地保护和提升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四川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有不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处于濒危的状态.为进一步有效保护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巴蜀文化的精髓,在发展四川的特色旅游的同时,对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来保护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中外图书馆发展史为线索,从图书馆是人类记忆的工具;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保存基地;是人类文化交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3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菩日文献》的价值出发,阐述了保护古籍文献对于继承藏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意义。并从《菩日文献》的文物性、学术性和艺术性提出了对古籍实体进行文物级别的原生性保护;对古籍内容进行再生性保护,以及对古籍版刻工艺、修复技术、鉴赏方法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的是与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自2000年以来,镇江市已被官方机构公布的包括人类和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71项,它们是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世代相传的活态生命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点。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桑皮纸是中华文化千余年文明的历史性经验总结,桑皮纸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传承人的逝去,它的传承与发展都面临一个巨大挑战.利用数字化技术能够应对这一挑战,将传统桑皮纸工艺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对传统桑皮纸的传承与保护.通过数字化美术软件依据传统桑皮纸的特点进行建模,最后进行贴图等环节,数字化桑皮纸呈现于数字化绘画创作之中.对传统桑皮纸和数字化桑皮纸以及在绘画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桑皮纸的数字化,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传统工艺的发展拓展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