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世纪之前,海外洪门并没有体现出与晚清政府之间的敌对态势;辛亥革命时期在孙中山的宣传发动下,海外洪门组织以及成员发生质的飞跃;孙中山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争取海外洪门支持革命,海外华侨结集地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这是辛亥革命前期的一大特点;海外洪门会党由此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而且在经济上给革命的巨大支援和帮助,是辛亥革命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的革新。以城市普通民众为研究视角,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城市普通民众的政治观念、经济生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辛亥革命影响下城市普通民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并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对城市普通民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洪门"组织在海外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强烈的爱国意识,争取海外"洪门"为抗战服务,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海外"洪门"组织都相当重视,并为争取海外"洪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海外"洪门"不仅为祖国的抗战提供了人力、资金和交通等方面的支持,而且关心国内的政局和团结。海外"洪门"组织之所以在抗战中发挥巨大作用,根源于华侨的民族意识和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柳亚子、陈友仁、彭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国民党左派对社会主义一直不断地进行探索。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缺乏系统论述、本文拟对此作点探讨,以求教正.在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作为民主主义革命者,国民党左派不仅旗帜鲜明地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忠实地奉行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努力实践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与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坚持爱国民主的立场,与危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国民党右派等反动势力作坚决的斗争,而且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对社会主义仍然苦苦…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目前,我国侨居海外的同胞约一千二百万人左右。绝大多数的侨胞和祖国广大人民群众一样,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也是热爱和平,富于革命传统的。在历史上,华侨曾和祖国人民一道向反动势力进行过斗争,在斗争中,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辛亥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三次高潮。这次革命,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本文试就辛亥革命运动的群众基础的一部分——华侨工人、华侨资本家在辛亥革命前的处境及其对辛亥革命运动的贡献,把自己所接触到的一些文献史料,初步加以整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培养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支柱,在全球化的时代,重视对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战略意义。分析了九十年代以来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的若干特征,提出培养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几点建议,即:惩治腐败,增强青年与党和政府的认同感;使青年增强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加强对青年的爱家、爱亲人、爱乡土教育;加强新时期青年国家民族意识培养方面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动。一批有识之士在强烈的民族意识驱使下,掀起了“开眼看世界”思潮,具备了一定的世界意识;而对世界的认识,又促进了他们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增强。这批士大夫的民族意识,已由战前对统一王朝内部民族分裂问题的忧虑升华为要求巩固边防、抵御西方侵略,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统一。学术界出现的边疆史地研究热潮则是士大夫民族意识增强的反映。“开眼看世界”思潮和边疆史地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温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海外温州人的侨汇、信息、市场和社会关系网络是侨乡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对瑞安市桂峰乡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调查分析,发现华侨华人慈善捐赠的模式有个人、民间组织和政府三种并各有特点,动因则是强烈的爱国爱乡的愿望。华侨华人慈善捐赠对侨乡的教育事业、公益事业和地方经济等三个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前后,长沙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成为全国瞩目的中心和重镇。伟大的长沙人民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在革命思想的宣传与发动、革命组织和方略的策划与部署、革命行动的坚毅迅猛等方面都发挥了核心作用,谱写了一曲曲震撼山河的壮歌。新一代的三湘俊杰(黄兴、蔡锷、宋教仁等)脱颖而出,成为挽救时艰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发动和领导一波接一波的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极大地推动着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在他们的带动下,勇当社会责任、作励敢死、"敢为天下先"的长沙精神进一步彰显,并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这种爱国意识和进取精神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拓展,直接催生了以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朱镕基等为代表的现当代革命家和政治领袖群体,使长沙成为全国瞩目和耀眼的革命圣地和摇篮。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关于辛亥革命的讨论,有暴力革命说、软着陆说;有偶然说、必然说;有共和说、宪政说等等。就长沙辛亥革命而言,它是一场暴力革命,革命的主力新军和会党以武力起义的方式推翻了清王朝在长沙的统治,建立了以革命党人为核心的湖南军政府。长沙立宪派在清末政治改革失败后,由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转向为赞同共和,他们与革命派一起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共和成为革命党与立宪党共同的选择。长沙辛亥革命看似军事机密泄露而偶然引起,其实革命前社会的变局,以及长沙革命党人艰苦卓绝的理论宣传、组织建设和武装起义的实践,决定了长沙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中华民族处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世称四大寇之一”的兴中会会员尤列,为联络和团结广东革命群众和海外华侨工农,开展反清斗争,首先在广东九龙创立了革命团体——中和堂,然后将它推广到海外——日本、南洋一带,使它成为反清革命和同保皇势力作斗争的革命团体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华侨抗战功绩彪炳史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华侨具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掀起规模巨大的爱国运动,为祖国抗战的胜利立下了显赫的功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进一步探讨和宣传华侨抗战功勋,对于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振奋民族精神,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岐山推荐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之后,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托克维尔思想的热潮。通过对旧制度与大革命两个相关的概念的界定,把握二者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革命前法国中央集权下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似而又相互分离的社会状况,进而归纳革命后重归集权专制道路的两个重要因素——民众的奴性和革命性。对此,托克维尔认为自由才是出路。  相似文献   

14.
美洲洪门会党是反清的秘密团体,是海外洪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与国内会党一样,曾对辛亥革命作过重要贡献。近年来,关于辛亥革命与海外洪门的关系方面,曾发表了一些文章,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海外洪门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但在某些问题上,说法很不一致,甚至还有背离历史事实的情况。除另文评论孙中山与美洲洪门的关系外,特将有关问题胪举于下,初步加以剖析,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是由革命党人仓促发动的一场武装斗争。探讨这次革命在江西首义的原因,有助于弄清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展开的极其错综复杂的斗争;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这次革命为什么会很快遭到惨败,还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本文对此试作一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高科技发展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无论其速度、广度还是深度,都为历史上任何时期无法比拟。IT 革命、基因革命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它们会对国际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似乎谈及不多,而这正是本期封面话题所要关注的。冯昭奎与毛磊的文章分别对此做了探讨。另外,本刊还就科技发展对当今世界几大问题的影响、这轮新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的特点等问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殷登祥教授发表了谈话。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重大的影响和贡献。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应该从辛亥革命开始;辛亥革命从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等方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不断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新会市陆续发现多处华侨义冢,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文章介绍了几处华侨义冢的发掘情况,并论述了华侨义冢与新会侨乡的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以及海外华侨社团、国内慈善机构与华侨义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以民族意识为中心的社会调控的方针和策略。基本内容是:确立人民利益原则,通过四个观念和四项指标,把稳良性调控的大方向;运用国家机器,全面启动社会调控系统,构成疏而不漏的调控网络;此外,针对中心环节的协调与控制,分析了应当理顺的两种形态三个方面的纵横关系,和必须抓紧抓好的重、难、热三个要点;最后,还指出了进行民族意识以外的社会因素调控所需把握的两种辩证关系,强调促进民族意识调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海外华侨华人对我国"和谐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外华侨的参政议政权利应该得到充分保障;海外华侨华人推动中国的和平统一,维护我国在海外的政治权利、政治形象,促进我国政治环境的安全稳定;与海外华侨华人政党和社团组织的积极交流,则有助于我国营造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有助于我国党和政府建构民主文明的现代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