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域名这个通往网络世纪的“路标”逐渐被我们熟悉。如果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被他人用作域名注册的话,商标的注册者或使用者与域名的注册者就会出现争议。因此域名与驰名商标的保护便有了密切的联系。下面从一起发生在中国的域名纠纷案看域名与驰名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域名抢注”现象的发生使人们注意到域名与现行商标管理制度的冲突 ,如何解决域名和商标在交叉的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交叉保护成为本文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拟从域名本身独有的特征入手 ,通过分析域名与商标法的冲突 ,以及商标与网络世界的冲突 ,初步界定双方各自独立保护的法律特征 .  相似文献   

3.
“域名抢注”现象的发生使人们注意到域名与现行商标管理制度的冲突,如何解决域名和商标在交叉的网络世界与现实甘界中的交叉保护成为本文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拟从域名本身独有的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域名与商标法的冲突,以及商标与网络世界的冲突,初步界定双方各自独立保护的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4.
网络域名这一法律概念理应受到法律妥适的保护,但采取何种形式进行保护,运用何种方式维护权利却与域名的特性息息相关。本文试从域名与商标的相似性与域名进行商标性保护的可能性出发,通过分析,寻求域名商标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局部行为特征信息偏少而使得僵尸网络行为难以全面追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域名共现行为的僵尸网络行为追踪方法.该方法通过域名共现评分算法计算待测域名与已知僵尸域名的域名共现行为来追踪其他僵尸域名,进而发现更多的僵尸主机;为提高域名评分准确性,还提出了过滤基于网络地址转换的主机域名访问、空间区分单个僵尸网络,以及基于观测时长共现行为统计3项改进措施.采集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域名服务器的域名查询流量作为数据源进行了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域名评分措施不仅将待测域名数量降为原来的1/4,且计算出的前10名域名共现评分更加合理,提高了追踪僵尸主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僵尸网络为避免域名黑名单封堵而广泛采用域名变换技术的问题,提出一种域名请求行为特征与域名构成特征相结合的僵尸网络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网络中主机解析失败的域名进行分析,提取出可疑感染主机;通过新域名聚类分析,将请求同一组新域名的主机集合作为检测对象,分析请求主机集合是否由可疑感染主机构成,提取出僵尸网络当前使用的域名集合以及命令与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C&C)服务器使用的IP地址集合.实验结果表明:训练后SVM分类器可达98.5%以上的准确率;经对ISP域名服务器监测,系统可准确提取出感染主机和C&C服务器的IP地址.  相似文献   

7.
网络域名侵犯他人商标权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平 《太原科技》2007,163(8):32-33
分析了域名侵犯商标权的构成要件和网络域名侵犯商标权的原因,提出解决域名侵犯他人商标权的对策有:提高公众的域名与商标保护意识;完善域名注册审查程序;加强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制定专门的域名保护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网络域名已成为企业的“网上商标”,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那么对网络域名的价值应如何确定,如何对其进行会计计量和核算呢?本文在介绍网络域名的基础上,对网络域名的评估和计量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恶意域名类型层出不穷,为了挖掘更深层次的恶意域名,提出一种将知识图谱应用到恶意域名的检测方法。在设计域名知识图谱本体模型的基础上,抽取对应的实体、关系,使用Neo4j图数据库存储域名知识图谱,根据图推理算法计算未知域名与图谱中已知属性相邻节点的密切程度,来判断未知域名的属性。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恶意域名检测上有良好的实验效果(AUC=0.98),可有效识别之前未检测出的恶意域名,实现对隐藏较深恶意域名的挖掘。  相似文献   

10.
当网络主机改变网络接入点时。传统的TEP/IP协议无法正常运作。这是由于IP地址的双重作用(既是主机的名也指明主机当前的网络位置)引起的,支持主机移动的网络协议SHMUD(Supporting Host Mobility Using DNS)用域名作为主机名。保留主机IP地址指示其当前网络位置的作用,解决了这一问题,SHMUD以域名服务系统作为它的位置目录,在每个移动主机可能访问的网络中安装移动代理,当移动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并通过DHCP服务器获得了当地网络的一个IP地址后。向它的归属代理(Home Agent)发送登记请求,归属代理根据该移动主机的请求通知DNS服务器。DNS服务器就更新该移动主机的域名—地址映射。这样网络中其它主机利用域名与该移动主机通信时就可以直接将IP报发往该移动主机的当前IP地址了,在移动主机改变网络接入点的过程中,可能与其它主机正在进行通信。为保证通信不被中断(称为平滑越区)。SHMUD提出了一种新的机制以实现主机的平滑越区。此外,SHMUD还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使各个移动代理和DNS服务器不受网络攻击。最后,给出了SHMUD的原型系统和性能分析,与其它支持主机移动的路由方案如Mobile-IP相比,SHMUD实现了路径优化、资源的分布式管理、平滑越区以及身份验证等。此外,它只需要在移动主机可能访问的网络中安装移动代理,并在移动主机上安装必要的软件即可运行,不必进行大规模的软件升级,因此较适于在因特网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包括各种局域网、数据通信网以及公用电话交换网等,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交换信息必然要求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包括主机、路由器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可标识的地址,这种地址被称为IP地址,只有通过这些确定的地址,才能确保各种信息准确的传递和交流。IP地址具有固定规范的格式,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成4段,每8位构成一段,但是数字的表示方式给人们的记忆和运用带来了许多不便,于是,网络工作者便将IP地址影射成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称为域名,通过注册,域名既可用于网络地址,又可用于电子邮件地址。域名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从域名资源管理的角度,搜集有关域史纠纷研究方面的各种资料,围绕域名、域名与知识产权关系、域名纠纷及其解决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试图揭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3.
所谓域名,就是一个企业或机构在互联网上的名字,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络和交流的网络地址。 一个域名实际上就是一个企业在国际网络上的一个商标,更是一种资产,一个企业在网络上出现是以域名的方式与他人交往的,拥有一个与本企业名称或产品名称一致的域名,就等于在网上这一新型的信息世界开辟了“第二战场”。随着网络进展速度的提高,软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攻击者广泛采用域名生成算法(DGA)生成大量的随机域名来躲避检测.针对现有的DGA域名检测模型均是在已经公开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构建,无法对未知恶意域名进行有效检测的情况,利用真实域名数据训练自编码器,并将自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相结合,构造了一种新的DGA域名生成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产生的序列与Alexa域名在长度和字符分布等特征都很接近,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DGA域名分类器的性能.这些生成序列很好地丰富了恶意域名数据集,对其进一步利用,显著提升了现有DGA域名检测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宣布与新浪网及所有中文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网络接入服务商联手,启动“.中国”域名解析情况全国公开测试活动,以做好“.中国”域名全球正式启用前后的衔接和过渡准备工作。笔者自发地参加了这一公测活动,感受到了“.中国”域名带来的全中文上网的愉悦体验。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这个顶级域名已经成功配置解析,应用普及指日可待,更标志着中国将加速扩大在国际互联网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域名的法律性质出发,指出域名对商标的“网上劫持”和商标对域名的“反向劫持”是两者冲突的基本形式;其次,在分析其冲突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援用商标侵权理论、商标反淡化理论、反不正当竞争理论、域名异议程序以及撤销注册不当商标等几种解决冲突的途径;最后,针对我国现状,从域名的管理与知识产权法的完善上发表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信息网络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重视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其内容主要包括:网络信息的著作权保护、网络域名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及其保护,网上不正当竞争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数据     
《信息化建设》2009,(6):63-63
【8成】8成网民可使用“.中国”域名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宣布“.中国”域名全国应用普及行动正式启动。CNNIC调查数据指出,“.中国”域名已覆盖中国内地所有省份,超过80%的国内网民可使用该域名系统,有94.35%参与公测的网民表示愿意使用“.中国”域名访问网站。同时,“.中国”域名日均解析量呈现大规模增长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日均增长了20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僵尸网络是造成网络瘫痪的重要原因之一。僵 尸网络利用域名生成算法(DGA)生成大量恶意域名进行网络攻击,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现有的 DGA域名主要分为字典型和字符型,传统的深度学习方法无法同时检测出两种类型的DGA域名, 尤其是无法检测出基于字典的DGA域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CNN-LSTM的DGA 域名检测算法,该算法融合了卷积神经网络(CNN)、注意力机制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 可以同时检测出两种类型的DGA域名。最后进行了不同算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 深度学习模型相比,该算法提高了DGA域名的二分类和多分类的准确率和F1值。在多分类实验 中,通过改进损失函数,提高了小样本数据的域名检测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k-means算法的DNS查询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互联网用户对网站的访问模式,借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的国家域名系统资源,选取了一整天CN域名权威服务器的日志。提出了域名规约的方法,将日志中的域名合并为二级域名或者CN下41个类别和行政区的三级域名。该方法不仅保留了用户对网站的访问信息,而且能够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采用k-means算法对所提取的IP和域名的时间行为特征矢量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根据时间行为模式的不同,IP地址有3个主要类别,即攻击者、主要ISP的递归服务器和非主流递归服务器;域名有4个主要类别,对其中大量访问的域名进一步分类,找到了真正体现绝大多数用户网络访问需求的域名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