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以兰113B-P204-煤油-H2SO4液膜体系从稀NiSO4溶液中分离回收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液膜法除Ni2+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讨论了膜相组成、酸度、乳水比、油内比、搅拌转速及试剂比等因素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膜相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
Ni—P薄膜化学镀液的成分变化及镀膜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化学镀Ni-P薄膜镀液的变化及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镀时间的延长,镀液的PH值、NiSO4和NaH2PO2的浓度下降,而Na2HPO3的浓度增加,导致镀膜的沉积速率下降和薄膜中的磷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钢铁表面常温黑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钢铁表面的三种常温黑化剂配方的试验,研究了三种黑化剂的工艺条件和膜层性能。结果表明:CuSO4.5H2O,NiCl.6H2O均为2g.L^-1;H2SeO3,Zn(H2PO4)2均为4g.L^-1。  相似文献   

4.
化学沉积Ni-Cu-P合金及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弱碱性化学镀溶液中化学沉积Ni-Cu-P合金,并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CuSO4.5H2O浓度对合金组成有显著影响。在化学沉积过程中,Cu的优先析出使镀层中Cu/Ni摩尔比远远高于镀液中Cu^2+/N^2+摩尔比。镀液中SuSO4.5H2O浓度低时,沉积速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但CuSO4.5H2O浓  相似文献   

5.
用电沉积法制备Mo-W-Ni-Pb-Ca多元活性阴极,研究了在0.5mol/L H2SO4中的析氢反应,结果表明,多元阴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析氢过电位比软钢阴极降低305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并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表面组成和结构。证实表面有:Ni,NiO,MoO2,MoO^2-4,WO3,PbO2,PbO,Ca^++等物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设计了反应与分离合二为一的膜催化反应器,将自制的负载型TiO2-聚丙烯疏水性复合膜材料用于以Ni-Cu/MSO为催化剂的CO+H2合成乙烯的反应,考察了反应中CO的转化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以Ni-Cu/MSO为催化剂CO+H2合成乙烯膜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50℃),与常规的催化反应在同温度下进行比较,CO转化率提高了8.5%,C2H4的选择性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7.
添加离子对 δ-FeOOH 相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OOH是制备磁记录材料的中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转化为α_Fe2O3。本文研究了FeSO4、SnCl2、NiSO4等添加离子对δ_FeOOH在水热处理时相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Fe(Ⅱ)和Sn(Ⅱ)离子对相转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最后探讨了其影响机理,认为相转化是按溶解-结晶机理进行,在FeSO4、SnCl2存在下δ_FeOOH颗粒表面会发生局部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促进其相转化。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以色谱技术研究了负载型Ni(Ac)_2的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Ni(Ac)_2的分解过程取决于载体的性质。强酸性载体HZSM-5分子筛起催化分解作用,导致Ni(Ac)_2分解时在低温区出现CH_4和CO_2峰;MgO与Ni(Ac)_2的配位作用致使Ni(Ac)_2有两个最佳分解温度,CO_2,CO和H_2相应地都出现两个峰;与MgO和HZSM-5相比,SiO_2和γ-A1_2O_3对Ni(AC)_2热分解的影响不很明显。但SO_2,γ-A1_2O_3和HZSM-5有较强的甲烷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钢铁表面的三种常温黑化剂配方的试验,研究了这三种黑化剂的工艺条件和膜层性能.结果表明:CuSO4·5H2O,NiCl2·6H2O均为2g·L-1;H2SeO3,Zn(H2PO4)2均为4g·L-1;络合剂A,B和C均为2g·L-1;促进剂为5g·L-1;PH为2.3~2.5的配方较佳.另外,发黑前工件表面必须彻底除油除锈,提高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发黑后的工件必须清洗干净后油封,增强膜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O/γ-Al2O3,NiO/TiO2-Al2O3催化剂样品,用XRD,EXAFS等方法对这些样品进行了分析.XRD相定量方法测得NiO在γ-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65gNiO/100m2Al2O3,而NiO在TiO2-Al2O3载体上的最大分散量为0.081gNiO/100m2TiO2Al2O3。EXAFS分析结果表明:TiO2的引入改变了NiO在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11.
镍在碱溶液中阳极氧化膜的拉曼光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拉曼光谱方法研究了Ni在1mol.L^-1NaOH溶液中阳极氧化膜的性质,结果表明,在电极电位为0.55V时,表面氧化膜为β-NiOOH,在0.3V和-0.4V时,虽然大部分β-NiOOH已被还原成β-Ni(OH)2,但表面的最外层可能是NiO薄层,在电位阶跃的同时,记录表面拉曼光谱光谱的变化,在β-NiOOH膜的阴极还原时,光谱变化缓慢,可以认为,反应起始于β-NiOOH/Ni界面或膜内部,  相似文献   

12.
用复合镀法制得Ni-W-WC-WO3复合电极,在0.5mol/LH2SO4中的氢超电势比软钢降低280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电极表面粗糙度为Ni电极的三倍。在300mA/cm^2的大电流密度下,进行的长期恒电流电解试验表明电极性能稳定。XPS分析证明电极表面主要成分为Ni,W,WC,WO3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线性电位扫描,x射线衍射和恒电位阳极极化电流与时间的关系研究了锑在0.05mol·dm-3Na2B4O7+0.5mol·dm(-3)Na2SO_4溶液中(PH=9.1,30℃)于1.2V(VS.SCE)阳极成膜3h,阳极形成膜相组成及其生长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本工作中的阳极膜主要组成是Sb_2O_3和SbOHSO_4·H_2O,膜生长规律大致包括金属的溶解→氧化物膜的形成与增厚→膜的钝化。  相似文献   

14.
电镀锌钢板CrO3—H3PO4—SiO2体系钝化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电镀锌钢板CrO3-H3PO4-SiO2体系钝化膜的成分与结构,并对钝化膜的耐蚀性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钝化膜是1种由CrO3,Cr(OH)3,CrOOH,ZnCrO4,ZnSiO3,Zn3(PO4)2,CrPO4和SiO2等化合物组成的,具有凝胶网络状结构的厚型复合转化膜,这种膜具有良好的屏蔽效应和缓蚀作用,能明显了改善镀锌钢板抗白锈的能力,它的耐蚀性是CrO3-SiO2体系钝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KNO3,Ni(NO3)2,TiO2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制备出高结晶度K-Ni-Ti层状金属氧化物(简称“LMO”),并详细考察了制备条件,筛选出最佳合成条件。经XRD,SEM,TG-DTA及BET表征,初步探讨了K-Ni-TiLMO的基本性能,说明该LMO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同时,HAC,NH4Cl,正己铵的引入,使LMO的网面间距由0.78um分别增加到0.86nm,0.88nm和2.33nm.  相似文献   

16.
采用XRD,IR,Mobauer ESR,XPS,SEM和孔结构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新鲜,失活和再生三种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各元素以Fe2(MoO4),α-CoMoO4,NiMoO4,γ-Bi2O3.MoO3,α-Bi2O3.3MoO3,η-MoO3,α-Bi2O3和β-Bi2O3形式存在2;失活催化剂中,部分Fe2(MoO4)3转变为α-Fe-M  相似文献   

17.
MgO-B2O3-SiO2三元系1000℃时,35%≤MgO%〈60%组成范围内平衡相均为固相,其相关系可由Mg3B2O6-Mg2SiO4-Mg2B2O5,Mg2B2O5-Mg2SiO4-MgSiO3,Mg2B2O5-MgSiO3-SiO2三个结线三角形表示。各平衡相量之间关系可应用XRD定量相分析或重心规则计算。  相似文献   

18.
铝二次电解着色膜微观分析及着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6063铝材在硫酸电解液和锡盐电解液中得到的青铜色的二次电解着色;用SEM、TEM、EDAX和XRD测试分析手段观察了着色膜的成分及它们在膜中的分布;分析了锡盐在着色膜中的位置及相结构。结果表明,铝在H2SO4中阳极氧化得到γ-Al2O3膜,Sn在着色膜中以β-Sn金属胶体和SnO2氧化物胶体两种粒子形态存在;着色物质Sn以β-Sn和SnO2状态沉积在氧化膜孔中。最后探讨了锡盐在氧化铝膜中呈色原因。  相似文献   

19.
复合镀Zn—Ni—Ti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Zn-Ni-TiO2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工艺,讨论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化钾镀液中能获得0.4%-2.1%的二氧化钛固体微粒和1.2%-3.1%的镍的光亮细致复合镀层。镀层印化膜色泽鲜艳。耐蚀性能是普通镀锌 支的2-4倍。  相似文献   

20.
镍钨合金电沉积及其析氢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以钛或铁为基体的Ni-W合金电镀,阴极极化曲线表明,以Ti为基体的Ni-W合金镀层为阴极,电解300g/LNaCl(25℃),3.0A/dm^2能降低析氢过电势420mV,电解1mol/L MnSO4+0.5mol/LH2SO4能降低810mV,说明Ni-W镀层是析氢的优良电催化阴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