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层间隔震底层框架砌体房屋动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层框剪结构多层砖房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这种房屋的特点是由2种承重和抗侧力体系构成的,但是这类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为此,提出把隔震橡胶垫放置在上部砌体与底层框架结构之间的隔震措施,它依靠隔震层较大的变形和耗能能力,大大削弱了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由于上部砖房的刚度比隔震垫与底层框架的刚度大得多,因此可以将隔震房屋模拟成具有2个自由度的系统.并分析了此类房屋的动力特性,与隔震振型的参与系数相比,非隔震振型的参与系数非常小,隔震振型控制了系统的反应,得到了用来求解此类房屋动力计算的实用方法.为建立实用设计方法、推广层间隔震结构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有关文献研究叠层梁弯曲变形时指出,在不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条件下,采用共同曲率假设求出的叠层梁层间接触压力,仅存在于外载荷作用处的梁段,且只有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时才能改变。基于上述情形,采用材料力学方法研究了叠层梁层间接触压力及弯曲变形问题,推导出了层间接触压力公式及挠曲线表达式。结果表明:叠层梁弯曲变形是非线性问题,仅有共同的曲率中心,不存在共同曲率;由于叠层梁有共同的曲率中心,若不考虑剪切变形影响,则在外力作用下,叠层梁变形时所有梁段层间都存在接触压力。  相似文献   

3.
为推广和应用高强钢筋,对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一系列单调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规范GB 50010—2010对配置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梁在短期的刚度计算上是适用的;影响混凝土梁变形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初始刚度、配筋率与荷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不仅适用于混凝土梁,也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短期变形计算的简化公式.与国内外规范对比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文中建议公式计算精度高,概念清晰,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4.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层间变形概率统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 ,考虑了结构构件几何尺寸、材料弹性模量、恒荷载、活荷载和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 ;采用概率统计理论中的 K-S检验法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变形的概率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变形的概率统计特性 (分布类型与变异系数 )与地震作用的基本一致 ,从而为研究结构可靠度分析的近似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5.
短肢剪力墙结构层间极限变形能力的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层间侧移计算模型-带刚域的十字型梁柱组合单元。在考虑了梁、柱弯曲、剪切变形影响的基础上,推导出层间屈服侧移、极限侧移及层延性的计算公式,并对实际算例的安全可靠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诸葛致  洪芳 《科技资讯》2007,(22):162-162
利用单位阶跃函数,可以把梁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弯矩方程表示成一个整体方程,简化了求弯曲变形的计算工作量,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某工程实例的计算,充分表达了新规范中墙梁计算的原理与方法。这对于广大设计人员正确计算墙梁将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体外预应力技术对框架结构全加固后的框架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特点,建立对应的力学模型.应用力的平衡原理、点斜式求解原理和弯矩-曲率关系原理,推导索的内力表达式和索变形后的曲线表达式以及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方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索内力与腹杆的轴力成非线性关系,且随索节点的垂面位置而变化;在弹性阶段,...  相似文献   

9.
对弯曲变形梁内力(剪力和弯矩)的两种计算方法,截面法和内力计算规则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了一种更筒捷的计算方法:“比较法”。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混凝土框架结构侧向刚度规则性的要求,分析了柱侧向刚度修正系数与梁线刚度的关系.以5榀4层单跨平面框架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各层的侧向刚度.验证了通过小幅度弱化底层梁,稍大幅度弱化底层以上其余3层梁,可将底层侧向刚度提高至不小于其上层侧向刚度70%以及不小于其相邻上3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的事实,该思路可供结构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往文献提供了许多轧制压力计算公式,使用这些公式计算出来的轧制压力与测量值非常接近,而使用文献所列举的轧制变形力矩公式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往往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是由于诸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例如模拟实验与轧制时辊缝内实际所发生的情况存在着差别,特别是轧辊与轧件间摩擦力的确定不够可靠。  相似文献   

12.
非强柱弱梁钢筋混凝土框架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榀单层单跨混凝土框架在竖向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全过程分析,对"梁强于柱"和"梁柱等强"框架的极限荷载、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变形、位移延性和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证明,在配筋适当的情况下,"梁强于柱"和"梁柱等强"框架在正常使用荷载下裂缝宽度和挠度均能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且均具有较好的延性,能实现充分内力重分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于梁变形计算的共轭梁法的原理,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变截面梁和相同长度等截面梁的变形能之差为极小值,求得相应等截面梁的刚度,从而把变截面梁化为等截面梁,使变截面梁挠度易于求解。  相似文献   

15.
刚性下卧层的存在会造成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并对上层地基的沉降变形造成影响。笔者利用地基变形放大系数分析刚性下卧层对地基变形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模量比和地基土相对厚度时的地基变形放大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下土层的模量比对变形放大系数有直接影响,不可忽略; 当刚性下卧层上方土层厚度与基础宽度比值大于5.0时,地基变形放大系数的数值可认为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16.
以位移为未知量,导出求解多层框架的迭代格式,并详细讨论迭代初值的选取方法。与传统的迭代法相比,未知量数目大大减少,公式推导容易理解,迭代过程直观,书写量小,适当选取初值可减少迭代次数。文后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高韧性混凝土组合桥面铺装层间应力简化计算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探讨钢-STC-SMA结构厚度、环境温度、桥面纵坡等对层间应力的影响规律,建立轻型组合桥面铺装层间应力估算模型,提出层间最大剪应力、最大法向拉应力简化计算公式. 研究结果表明: SMA厚度、STC厚度、环境温度、桥面纵坡等对层间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下,不计桥面纵坡时,层间最大剪应力变化范围为0.38~0.55 MPa(常温)、0.35~0.55 MPa(高温);层间最大法向拉应力变化范围为0.18~0.23 MPa;层间应力随着桥面纵坡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纵坡从0%增加到8%,层间最大剪应力升幅为9.4%(常温)、12.0%(高温),层间最大拉应力升幅为12.0%(常温)、12.5%(高温);通过纵坡坡度修正,建立高韧性混凝土组合桥面铺装层间应力通用计算公式,并与实桥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误差在9%以内,说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用于估算不同纵坡下高韧性混凝土组合桥面铺装层间应力.  相似文献   

18.
宽浅型河道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于宽浅型河道,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在功能区相应的距离内不能达到横向均匀混合,常用的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不再适用,针对这一情况,从水资源保护规划出发,对进入河段的污染源沿河长进行了概化,在基础上,提出了纳污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并给出宽浅河道不同功能区组合情况下纳污能力的计算方法,为大范围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 Levy‐Mises及Prandtl‐Reuss塑性理论、Rice‐Hill等大变形弹塑性理论及二阶材料的研究,认为所有的变形均为塑性变形,不存在弹性变形。假定混凝土的破坏准则为M ises屈服准则,运用塑性力学原理推导出结构的劲度矩阵 Dep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框架结构的全过程塑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对普通砼和轻骨料砼的变形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计算弹性模量的统一表达式,并讨论弹性系数与砼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