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冷拔高碳钢丝织构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方法对高碳钢丝拉拔及再结晶过程织构的演变过程及织构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钢丝应变量的增加,钢丝中除了典型的<110丝织构外,还存在比较明显的<112织构,并且随着应变量的增加<110织构的强度逐渐增加;同时,在ε=1.9时,钢丝表层<110强度及所占比例大于中心部分,而<112织构强度弱于中心部分;在经过600℃退火再结晶后钢丝中产生的再结晶织构与形变织构相同,仍然为<110和<112织构,并且随退火时间延长,织构强度不断变弱.  相似文献   

2.
对冷轧铜板的再结晶织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用理想织构组分修正法扣除了鬼峰影响,并结合显微组织讨论了织构转变机理.  相似文献   

3.
纯钢再结晶织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冷轧铜板的再结晶织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用理论织构组分修正法扣除了鬼峰影响,并结合显微组织讨论了织构转变机理。  相似文献   

4.
3004铝合金再结晶织构及其显微组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取向分布函数(ODF)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3004铝合金再结晶织构及其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退火样品中存在较强的再结晶U({001}〈100〉)立方织构,且该织构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在350℃和450℃时强度级别分别达8级和12级,再结晶R/S({124}〈211〉)织构、S({123}〈634〉)和C({112}〈111〉)织构组分强度较低·TEM形貌像表明:经250℃,120min退火后,样品中回复过程已基本完成;在300℃以上退火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再结晶晶粒不断长大,第二相粒子继续析出,弥散地分布于晶粒内的亚晶界上,并被位错所包围,在再结晶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形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ODF织构分析和偏光金相法研究了冷轧后高温快速和常规两种不同再结晶退火制度对3004合金织构和晶粒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方式的不同对合金织构组分影响不大,但影响各组分之间的相对强弱和分布;高温快速退火有利于立方织构的发展和晶粒的细化,处理后板材中存在更强的立方织构和软弱的残留轧制织构;高温快速中间退火还有利于成品薄板各向异性和深冲制耳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在750、800、825和850℃温度下,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430不锈钢冷轧薄板的等温退火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退火过程中再结晶织构和组织的变化规律,并对关键织构体积分数的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退火过程的进行,α取向线上的织构强度逐渐减弱,而γ取向线上的织构强度则略有加强,并保持在较高的值;再结晶过程中,{111}和{112}<110>织构的体积分数逐渐降低,而{100}和随机取向晶粒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定量分析表明,退火温度越低,完全再结晶后材料内部关键织构的体积分数越偏离冷轧态.最后,针对{111}、{112}?110>、{100}和随机取向织构的体积分数在再结晶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建立了JMAK型再结晶织构演变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Cu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织构定量检测等方法研究了铜元素对高压电解电容器阳极铝箔立方织构的影响, 讨论了相关的影响原理.结果表明, 微量铜元素的变化会改变其在位错附近的偏聚状态, 进而影响轧制铝箔的塑性变形过程和取向分布状态, 因此铜元素会影响其再结晶行为和退火铝箔的立方织构量.较低的铜含量和较高的晶粒长大温度有利于立方织构占有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无取向硅钢冷轧过程中采用同步轧制和速比为1.06,1.125,1.19的异步轧制,以考察异步轧制对冷轧和再结晶织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异步轧制减弱冷轧织构中{001}~{112}〈110〉组分,增强{111}〈112〉并减弱{111}〈110〉组分.{111}〈112〉和{111}~{225}〈110〉形变晶粒内剪切带处分别形成η(〈001〉∥RD)及偏离其15°的η′(Ψ=75°,θ=0~45°,φ=0°)再结晶晶粒,η′因晶核尺寸优势发展成为主要织构组分.异步轧制下形变织构的变化有利于改善再结晶织构特征及性能,其影响随速比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蚀坑法求算取向硅钢再结晶织构的 OD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向硅钢的再结晶织构因晶粒粗大而难以用X射线衍射测量.根据板材表面金相蚀坑的几何特征,确定了晶粒在欧拉空间的取向{ψ,θ,φ},并编制出了由蚀坑测量参数直接求算ODF的软件程序.采用该程序快捷而准确地求算了具有粗大晶粒的取向硅钢的三次再结晶织构.实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合理、实用,弥补了X射线织构分析方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利用背散射电子衍射微织构分析技术及X射线衍射织构分析技术,结合对取向硅钢薄带再结晶各阶段退火板磁性能的分析,系统研究了其形变再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及织构演变。结果表明,薄带内原始高斯晶粒取向发生绕TD轴向{111}<112>的转变,同时晶粒取向还表现出绕RD轴的附加转动,这种附加转动及其导致的表层微弱立方形变组织可为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形成提供核心。退火各阶段样品磁性能的变化对应了{110}-{100}<001>有益织构及其他织构的强弱转变以及再结晶晶粒不均匀程度的变化,综合织构类型及晶粒尺寸的变化推断发生了二次及三次再结晶过程。升温过程再结晶织构演变主要体现了织构诱发机制,也即与基体存在绕<001>轴取向关系的晶粒长大优势结合高斯织构的抑制效应发挥作用;而在高温长时间保温后三次再结晶过程,{110}低表面能诱发异常长大发挥主要作用使得最终得到锋锐的高斯织构。  相似文献   

11.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manufacture of SWRH82B high carbon steel wire were discussed by sampling and test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steel from the workshop.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for thermal simulation were optimized, and the thermal simulating experiments were carded out on a Gleeblel500 thermal simulator. The process parameters for the manufacture were optimized after analysis of the data, and the productiv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fter the water box in front of the no-twist blocks was reconstructed,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oop layer. The results from the productiv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ooling rate of 10-15℃/s was reasonable before phase transformation, about 5℃/s during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600-620℃ was the suitable starting temperature for phase transformation.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the Ф11.0 mm wire was increased to 1150-1170 MPa with an increase of 20-30 MPa, the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section was to 34%-36% with an increase of 1%-3% by testing the finished products after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2.
在模拟实验和工业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高碳钢高速线材在轧制和冷却过程中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系列模型,包括临界应变、奥氏体动态及静态再结晶、奥氏体相变体积分数、珠光体片间距以及组织-性能关系等子模型.基于以上模型,开发了一个模拟程序,对高速线材生产的物理冶金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轧件的温度场、奥氏体晶粒尺寸演变、最终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模拟结果显示主要轧制温度及最终组织性能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冷镦钢盘条冷锻开裂问题,对盘条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冷镦钢盘条表面质量问题是导致冷锻开裂的根本原因.通过优化减定径机轧制规程,改进NTM,RSM辊环修磨工艺,加强对导卫装置、导轮、起套辊进行检查和更换,解决了盘条冷锻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轧穿孔后毛管直接冷拔无缝钢管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生产工艺。针对用这种工艺生产中径以上无缝钢管的企业,提出了在不改变原有设备和增设必要设备的基础上,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等为出发点,将其改造为具有"冷热结合、普优结合"产品结构的中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轧穿孔后毛管直接冷拔无缝钢管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生产工艺.针对用这种工艺生产中径以上无缝钢管的企业,提出了在不改变原有设备和增设必要设备的基础上,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等为出发点,将其改造为具有"冷热结合、普优结合"产品结构的中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6.
高碳硬线钢82B中Al2 O3-SiO2-MgO-CaO-MnO系夹杂物塑性化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高碳硬线钢82B在冶炼过程中复合夹杂物-钢液-渣及耐火材料局部动态平衡反应过程及Mn、Si和Al脱氧条件下夹杂物成分变化规律. 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进一步计算分析了硬线钢获得良好变形能力的Al2O3 -SiO2 -MgO-CaO-MnO五元系夹杂物所需要的条件:钢液中[Al]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5~100)×10-6时,相应地钢液中溶解[O]的质量分数可以控制在(5~20) ×10-6. 在低熔点区域内,[Si]的质量分数可以控制在0.1%~1.5%;[Mn]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2%~1%.  相似文献   

17.
低碳微合金化含硼冷镦钢的冲击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B含量的低碳硼钢和Nb、V微合金化低碳硼钢的冲击实验,研究了B含量及Nb、V微合金化对低碳硼钢冲击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0.0006%~0.0015%的B将提高热处理状态钢的冲击韧性,B质量分数超过0.003%将降低钢的冲击韧性. Nb、V复合微合金化同时加入适量Al可显著提高热处理状态低碳硼钢的冲击韧性. Ti质量分数超过0.03%对低碳硼钢和微合金硼钢的冲击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18.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无取向电工钢冷轧基体中各晶体学方向的点阵畸变储能和亚晶块尺寸,研究其微结构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并探讨了无取向电工钢中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形变储能和亚晶尺寸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显著,"定向成核"再结晶织构形成机制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冷拔内螺旋凸筋管的成形过程存在极大困难,目前未见公开报道.本文利用Marc软件对此拉拔过程成功地进行了模拟,并详细描述了建模与实施方法,为进一步分析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