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笼养下的红胸角雉(Tragopan satyra)雌鸟强,在早晚存在2个高峰,但雌鸟和雄鸟在中午都存在1个何处的高峰。雌鸟的取食行为在繁殖期较雄性强。繁殖期的雄鸟具有较强的领域行为。雄鸟的求偶炫耀过程可以分为6个步骤,各步所需时间及肉裙特征与黄腹角雉和红腹角雉不同。  相似文献   

2.
黄腹角雉的繁殖期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2对笼养黄腹角雉繁殖期行为的观察研究表明,雌、雄鸟进入繁殖期后,活动强度都明显提高,每天存在2个活动高峰.雄鸟求偶炫耀(包括完全和不完全炫耀)在3月中、下旬达到高潮,并随着雌鸟产卵发生周期性变化.每天有2个求偶炫耀高峰.雌鸟于3月下旬进入发情产卵期.雄鸟用嘴衔住雌鸟头顶或颈、肩部的羽毛完成交配.对同笼异性和不同笼同性角雉繁殖期行为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腹角雄的繁殖期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对笼内腹角雉繁殖期行为的观察研究表明,雌,雄鸟进入繁殖期后,活动强度都明显提高,每天存在2个活动高峰,雄鸟求偶炫耀(包括完全和不完全炫耀)在3月中,下旬在室高潮,并随着雌鸟产卵发生周期性变化,每天有2个求偶炫耀高峰,雌鸟于3月下旬进入发情产卵期,雄鸟用嘴衔住雌鸟头顶或颈,肩部的羽毛完成交配,对同笼异性和不同笼同性角繁殖期行为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雌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鸣禽的鸣叫行为在性别间存在着差异,这可能与其前脑内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有关.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雌雄白腰文鸟(onchura striata swinhoci)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大小、神经元数量和密度进行了观察与对比.结果发现:雄鸟的三个发声控制核团均大于雌鸟;雄鸟核团中神经元的数量均超过雌鸟,而神经元的密度则小于雌鸟.以上结果差异均显著(P〈0.05),这说明白腰文鸟的发声控制核团存在着性双态性(Sexual dimorphism),  相似文献   

5.
笼养雄性冠斑犀鸟繁殖期取食与哺育活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 0 3年 5月 11日~ 8月 4日在南宁市动物园内跟踪观察 2只正处于繁殖期的冠斑犀鸟。目标雄性冠斑犀鸟个体发生的 ,或者与其他个体间发生的行为事件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全程观察记录。目标雄性冠斑犀鸟在巢洞口哺育的所有行为采用全事件取样法观察记录。观察得到的数据采用 SPSS10 .0 forwindows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雌鸟封巢期 ,雄鸟的取食频次与喂食次数呈显著正相关 (Sig. <0 .0 1) ,9:0 0~ 11:0 0是取食活动高峰期。雌鸟封巢 6周后 ,在早上 (6 :0 0~ 8:30 )和傍晚 (17:0 0~ 19:0 0 )雄鸟的取食和哺育活动性明显加强。封巢后的第 11~ 13天出现第一个喂食高峰 ,从第 4 2~ 4 5天开始又出现上升峰 ,之后是一个波动型的上升过程 ,第 75天即雌鸟出巢前的一天喂食达到最高峰 ,然后是较快的递减 ,直到雏鸟出巢。  相似文献   

6.
2012—2013年4—7月,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对栗斑腹鹀育雏期双亲递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斑腹鹀双亲均参与育雏,雌鸟和雄鸟递食率没有显著差异;亲鸟每天不同时间段递食次数无显著差异;雌鸟和雄鸟递食频次随着雏鸟日龄增大而显著增加.雏鸟4日龄以前,雄性递食次数高于雌性;雏鸟4日龄以后,雌性递食次数高于雄性.这种递食行为的性别间差异与雌雄分工有关;除递食以外,暖雏、为雏鸟遮阳等行为由雌鸟承担,而领域防御和警戒等行为由雄鸟承担.  相似文献   

7.
虎皮鹦鹉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与鸣叫行为的性双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成年虎皮鹦鹉的前脑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yperstriatum ventrale pars Canssle,HVC)。古纹状体粗核(Nucleus robustus archistriaylis,RA)和嗅叶X区(Area X)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采用计算机鸣声分析技术对虎皮鹦鹉的鸣声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雄鸟的三个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体积明显大于雌鸟的三个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体积。雄鸟的叫声明显比雌鸟的叫声复杂多变。这些结果提示虎皮鹦鹉的发声控制神经核团与鸣叫行为都存在着性双态性。  相似文献   

8.
灰喜鹊在小兴安岭是常见的留鸟.每年3月下旬,灰喜鹊成群地从林内迁到林缘,在沟口或河川附近活动,经常见到20-30只在一起寻找食物.此时为配偶期,雌、雄常站在树梢上鸣叫,雄鸟追逐雌鸟交配.配对之后互敬互爱,雄鸟觅到的食物往往让给雌鸟.有时,雌鸟见到雄鸟嘴中的食物,扇动双翅伸长脖子,张着嘴向雄鸟索取食物.灰喜鹊4月下旬开始营巢,它们喜欢选择枝叶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姬Weng属鸟类一新种-北京姬Weng,它在形态学上与其部分同域分布的黄眉姬Weng的雌鸟有些相似,但又有区别,特别是二者的雄鸟在繁殖期的鸣唱截然不同。给出了新种的诊断性鉴别特征,分布,栖息地和习性以及鸣唱的语图。该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存放于北京师范大学鸟类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姬鹟属鸟类一新种(鸟纲:雀形目:鹟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姬鹟属(Ficedula Brisson,1760)鸟类一新种--北京姬鹟(Ficedula beijingnica,sp.nov.).它在形态学上与其部分同域分布的黄眉姬鹟(Ficedula nacissina elisae)的雌鸟有些相似,但又有区别,特别是二者的雄鸟在繁殖期的鸣唱截然不同.给出了新种的诊断性鉴别特征、分布、栖息地和习性以及鸣唱的语图.该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存放于北京师范大学鸟类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
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的人工授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不同年龄黄腹角雉的射精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3~8岁为其繁殖壮年期;同一年龄的黄腹角雉在繁殖的不同时期,射精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笼养下黄腹角雉的精子生成的高峰时期.从保证角雉安全和获取更多的精子等方面考虑,较为适宜的采精频率为1次*(3d)-1.利用稀释的精液和用原精液输精,黄腹角雉卵的受精率没有显著差异.黄腹角雉精子在雌体内的最长贮存时间为23d.通过对黄腹角雉产精的特点以及对精液的系统分析后,所建立的人工授精技术使卵受精率可达85%以上,解决了长期笼养下的黄腹角雉卵受精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光照对黄腹角雉繁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黄腹角雉饲养场内,进行了光照对繁殖行为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黄腹角雉对光照是敏感的.采用人工光照技术可使之提前产卵并增加产卵窝数和卵数;长光照刺激对幼鸟性成熟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鸡形目鸟类多样性及冰冻灾害对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鸡形目鸟类资源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6种鸡形目鸟类,其中,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和白额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多分布于较高海拔(>1300m),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的分布海拔相对较低(<1000m),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的分布海拔范围最广(800~1900m).对2008年1月至2月的罕见冰冻灾害对物种影响的分析表明,保护区内海拔700~1200m的植被受冻灾影响最为严重,几乎所有的鸡形目鸟类都受到其不同程度的影响,种群数量受影响最为严重的是白鹇;其他物种受影响的表现为推迟了繁殖时间(如白额山鹧鸪)或者繁殖地的海拔高度增加(如灰胸竹鸡).  相似文献   

14.
江西高校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诸多共性,其相似性远高于差异性。尽管性别差异的确存在,但非常小,不如传媒所传说的那样显著。女大学生较之男大学生而言,性别观念相对更为开放与包容,更反映出对传统性别期待的挑战与突破。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队伍性别结构失衡现象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雯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1):136-138
辅导员就其工作内容和性质而言,并无性别上的刻板区分,但不同性别的辅导员由于与生俱来的性别特质,给予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和影响方式却会有所不同。目前不少高校中女性辅导员明显多于男性。针对这种性别结构现状,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充分重视两性性别特质的优势互补,形成整体合力,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池利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5):101-103,106
运用定量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整体上具有较强的学习风格偏好倾向。他们最喜欢动手操作型学习风格、最不喜欢小组型学习风格;男生和女生的英语学习风格偏好中确实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英语专业学生比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现出更多样化的学习风格偏好。对这些结论进行分析和讨论,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大熊猫尿中皮质醇含量变化的日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了4只大熊猫(.2;■.2)尿中皮质醇含量变化的24小时模式.连续两昼夜在动物排尿时收集尿样,尿中皮质醇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只大熊猫尿中的皮质醇含量变化均有明显的昼夜周期,在早晨2—6时持续上升,在6—7时达最高点,随即逐渐下降,雄性与雌性大熊猫分别在21时到21时半及20时到21时下降到最低点.雄、雌性大熊猫皮质醇的日周期相似,两者的皮质醇水平都是在3—7时显著高于日平均水平,中午12时至深夜1时,一般均低于日平均水平,24小时中皮质醇峰的最高值,雄性大熊猫高于雌性.  相似文献   

18.
与其邻近的枝梢顶端相比,雌球花的赤霉素GA1+3和GA4+7的含量显著较高,而脱落酸含量并无明显差异;雄球花与其邻近的枝梢顶端相比,则ABA含量显著较高,而两者的GA1+3或GA4+7含量差异不显著;不令是雌球花或雄球花,其细胞分裂素类中的一组,玉米素核苷组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其邻近的枝梢顶端,而异戊烯腺嘌呤组或二氧玉米素核苷组的含量则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Coleman SW  Patricelli GL  Borgia G 《Nature》2004,428(6984):742-745
Complexity in male sexual displays is widely appreciated but diversity in female mate choice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Males of many species have sexual displays composed of multiple display traits, and females are thought to use these different traits in mate choice. Models of multiple display trait evolution suggest that these traits provide females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inform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mate choice process, or function as redundant signal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ate assessment. We suggest that complex male displays might also arise because of variation in female preferences for particular male display traits. The causes of female preference variation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and the role of preference variation in shaping complex male displays is unclear. Here we show that in satin bowerbirds (Ptilonorhynchus violaceus) female mate choice is a multistage process, where females of different ages use different male display traits in successive stages. Age- and stage-specific female preferences may contribute to explaining the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multifaceted male displ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