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西地区中古生代构造特征与油气前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76条测线近2 238 km的地震解释对豫西地区构造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该地区断裂复杂,受其影响,油气运聚成藏差异较大,但构造特征对油气有明显控制作用,油气具有南北成带、东西分隔的特征。油气勘探的研究基础往往是区域范围内不同的构造单元,同一构造单元的地质构造、沉积环境特征及油气分布特征相对统一,构造单元划分有利于深化盆地地质认识指导油气勘探。综合利用地震、钻井、钻孔以及地面露头等方面的资料,在分析了豫西地区平面和剖面上断裂体系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依据各盆山关系,及各自的构造变形的差异性,将豫西地区分为10个二级构造单元,再由不同构造单元的地质环境及断裂特征,得出油气前景评价的结果,认为伊川冲断-断陷区为当前豫西地区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其次是渑池-新安冲断-断块区。上述研究认识为豫西地区油气地质研究及有利勘探区的优选等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川西地区油气勘探,已在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冲断层片、坳陷、东斜坡”三个带上,发现数十个油气田,根据烃源岩类型和圈闭特征,结合该区地质结构、地史发展等资料,将川西地区近10 000 m沉积盖层中的含油气层系,由下至上划分为:海相含油气系统、海陆交互相含油气系统及陆相含油气系统。峨眉地裂运动、印支及燕山旋回,分别铸造了三大系统的物质基础和形变雏形,喜山运动对各系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破坏和重组。对各系统在盆地三构造单元的分布及勘探思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对勘探高成熟区挖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临南地区的地质特征 ,根据圈闭成因、形态特征将研究区的非构造圈闭分为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 3大类 ,通过对其分布和组合形式的分析 ,认为该地区非构造圈闭类型和发育时代受构造控制 .临南地区的非构造圈闭多数具有近油源、易捕集油气成藏的特点 ,加大对其勘探力度 ,对油田增产上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构造圈闭油气藏对勘探高成熟区挖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临南地区的地质特征,根据圈闭成因、形态特征将研究区的非构造圈闭分为地层圈闭、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3大类,通过对其分布和组合形式的分析,认为该地区非构造圈闭类型和发育时代受构造控制。临南地区的非构造圈闭多数具有近油源、易捕集油气成藏的特点,加大对其勘探力度,对油田增产上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乌夏断裂带构造演化及油气聚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乌夏断裂带构造变形十分复杂,油气地质条件多变,油气成藏条件极不均衡,勘探程度尚低的状况,应用断层生长指数分析法和深层地震相分析法,对该地区进行了构造层和构造单元划分及变形特征、火山岩和油气生储盖组合分析.结果表明:乌夏断裂带具有多期叠瓦冲断和分段性构造特征,从石炭纪末洋壳俯冲结束、弧陆强烈碰撞造山活动后,经历了前陆盆地短期伸展火山活动、前陆盆地前展逆冲-断展褶皱、陆内坳陷后展逆冲-断展褶皱、陆内坳陷压张转换和整体抬升剥蚀4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有着不同的沉积特征,发育不同的沉积旋回.构造演化不仅控制着烃源岩的分布和油气生成,形成了多套断裂体系和地层不整合面,同时也控制着油气成藏期次和运聚过程.受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及储盖组合的联合控制,乌夏断裂带共有4期油气充注过程,油气沿玛湖凹陷呈环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6.
民丰断裂带是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条件复杂的典型复杂断块油气富集区。断裂系统不仅对断块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而且对油气的运聚也有显著的影响。复杂性和经典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多年的滚动勘探工作中,一直未有明显的突破。通过对民丰断裂带油气地质特征分析以及深入研究断块区油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将对该区合理勘探开发、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成藏条件地区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基底性质、地层组合特征及不同地质历史阶段构造背景的不同,南方海相不同地区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平面上,可划分为7种地质结构类型、2大类6种形式的埋藏史类型、4种类型的油气成藏组合,在区域盖层、有效烃源岩及构造运动对保存条件的影响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综合上述油气地质因素的差异,可以将中国南方海相划分为四川盆地区、黔中古隆起及其周缘、江汉盆地南部及苏北盆地等中新生界覆盖区、湘鄂西-武陵-黔南滇桂地区、以龙门山前与米仓山-大巴山前等为代表的山前带5种类型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从而也具有不同的油气勘探前景与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8.
针对乌夏断裂带构造变形十分复杂,油气地质条件多变,油气成藏条件极不均衡,勘探程度尚低的状况,应用断层生长指数分析法和深层地震相分析法,对该地区进行了构造层和构造单元划分及变形特征、火山岩和油气生储盖组合分析.结果表明乌夏断裂带具有多期叠瓦冲断和分段性构造特征,从石炭纪末洋壳俯冲结束、弧陆强烈碰撞造山活动后,经历了前陆盆地短期伸展火山活动、前陆盆地前展逆冲-断展褶皱、陆内坳陷后展逆冲-断展褶皱、陆内坳陷压张转换和整体抬升剥蚀4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有着不同的沉积特征,发育不同的沉积旋回.构造演化不仅控制着烃源岩的分布和油气生成,形成了多套断裂体系和地层不整合面,同时也控制着油气成藏期次和运聚过程.受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及储盖组合的联合控制,乌夏断裂带共有4期油气充注过程,油气沿玛湖凹陷呈环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常规和易采油气资源日渐减少,勘探开发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对降低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列为优先发展主题。复杂地质油气藏具有储层更薄、更深、非均质性更强等特性,现有地面地震波检测技术难以实现有效勘探。井中地震波检测技术将传感器置于井中,更接近目标储层,避开了强烈吸收地震能量的表层低速带,保真记录地震波高频成分,实现储层精细刻画,相较地面地震波检测技术更具优势,是目前复杂地质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但是我国井中地震波检测装备完全依赖进口,且这些装备在复杂地质油气勘探应用中存在着级数有限、级间距大、频带窄、灵敏度低、本底噪声高等瓶颈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陕甘宁盆地是华北陆块西部大型沉积盆地,其西缘,南缘均为中国大陆板块内部重要的地质分界线,由于古生代一中、新生代以来华北陆块与其相邻的各构造单元之间的拼贴作用,致使盆地内先后经历了至少四期迭加的构造活动,它们是1)早—中元古代的北北东向构造;2)古生代—中三迭世的近东西向构造;3)晚三迭世的近南北向构造和4)中侏罗世以来的整体掀斜构造。这四期构造活动依次迭加、改造,控制了不同时代和地区油气的生成、迁移和聚集条件。对这些条件的正确认识,将对区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跷跷板运动是一种地质过程中由于应力场的变化而导致同一地区在不同地质时期发生交替差异升降的运动形式.跷跷板运动对烃源岩的生排烃、储层的发育和改造、油气的运移和保存等油气成藏条件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而构造平衡带是跷跷板运动过程中处于相对稳定的地区,也是最有利于油气保存的部位.为了定量研究构造平衡带分布范围的确定方法,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为例,用地层平均剥蚀厚度表征构造平衡带,通过统计不同目的层地层平均剥蚀厚度与探井日产量的关系发现:平均剥蚀厚度在50—250m的地区,最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而平均剥蚀厚度太大或太小时都对油气成藏不利.在恢复不同成藏期地层平均剥蚀厚度的基础上,识别出了不同成藏期构造平衡带的分布范围,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解放以来先后提出的三种油气地质工作程序方案,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当前我国油气地质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并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出一个新的油气地质工作程序方案。新方案的基本内容是将油气地质工作的全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七个阶段:油气资源予测时期,该时期只有一个阶段,即区域地质研究及含油气性予测阶段;调查时期包括四个阶段:沉积盆地(或地区)普查阶段、含油气有利地区详查阶段、可能储油气圈闭精查阶段及调查油气藏(田)阶段;勘探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油气藏(田)工业勘探阶段和油气藏(田)试验性开采阶段。文章对每个阶段的工作对象、任务、方法和类型、工作成果及储量级别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沉积层序、构造变形样式及地层接触关系,将黔南拗陷沉积盖层划分为3大构造层,并重新划分黔南拗陷的构造区划。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按黔南拗陷断裂特征及其不同部位构造变形强度的差异,将黔南拗陷划分为叠瓦冲断变形区和褶皱冲断变形区。黔南拗陷具有东西分带、上下分层的特点。依据各构造单元变形强度等相关要素的评价,优选出长顺凹陷为相对稳定的油气保存区,结合该区的石油地质条件,指出长顺凹陷为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4.
以洪东洼槽为例 ,根据其钻井剖面、地震测线及测试资料 ,结合油气勘探现状 ,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 ,以沉积、构造演化入手的油气地质动态综合分析法为思路 ,对洪东洼槽的基本成油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其油气勘探成功、失利的原因和油气分布规律 ,寻找有利勘探方向 .结果表明 :早白垩世阿尔善期湖盆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陡岸 ,在纵向上形成多套自生自储式含油组合 ;在平面上形成多期继承、叠加连片的非构造圈闭 .最后指出阿上段、阿中段是油气钻探的主要目的层段 ,努格达构造带下倾部位是非构造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和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5.
昆北断阶带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缘昆仑山前,勘探程度较低,油气成藏较为复杂。通过圈闭类型、圈闭控制因素和断裂展布研究,深入探索研究区主要勘探目标及油气聚集规律。应用构造解释与综合地质研究成果,指出昆北断阶带现阶段勘探的主要圈闭类型为构造型圈闭,以断鼻、断背斜、断块为主,其平面分布主要受断裂发育与构造变形程度等因素控制,与断裂体系有明显的依存关系且大多为断裂分割而完整性较差,沿断裂走向具有成排、成带分布的特点;圈闭主要形成于中新世与上新世,主要定型于上新世;各构造部位圈闭含油气性差异大。研究结果对昆北断阶带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对高邮凹陷西部地区构造样式进行了深入解剖,并分析了它们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高邮凹陷西部地区主要发育"Y"字形、断阶、堑垒等3种伸展构造样式类型,并控制了这一地区主要的油气藏类型,复杂断块油藏及构造———岩性油藏是这一地区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洪东洼槽为例,根据其钻井剖面、地震测线及测试资料,结合油气勘探现状,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以沉积、构造演化入手的油气地质动态综合分析法为思路,对东洼槽的基本成油条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油气勘探成功、失利的原因和油气分布规律,寻找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早白垩世阿尔善期湖盆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陡岸,在纵向上形成多套自生自储式含油组合;在平面上形成多期继承、叠加连片的非构造圈闭,最后指出阿上段、阿中段是油气钻探的主要目的的层段,努格达构造带下倾部位是非构造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和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
韩宝中 《科技资讯》2010,(27):119-119
在油气勘探初期,人们主要在地表有油气苗的地点钻探。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后,认识到油气聚集常与背斜有关,这就是"背斜学说",在此理论指导下,逐步开展以地质测量为基本手段的找油气工作,大大加快了新油气田的发现。其中,构造油气藏是各类油气藏中的最主要一类。目前,其形成机制、勘探方法等理论相对成熟。因此,对构造油气藏的研究、分析是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安达曼海陆续发现多个大中型油气田及含油气构造,因此安达曼海成为东南亚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丹老盆地属于安达曼海的一个次级盆地,其构造演化、油气地质特征和勘探潜力整体研究程度较低。为指导丹老盆地油气勘探,从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出发,系统研究了该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和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并与北苏门答腊盆地进行比较,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分析了其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可划分为前裂谷期、断陷期、裂陷期和弧后走滑拉分期4个时期;丹老盆地主要烃源岩为也拉组海相页岩,主要储层为拉廊组河流-三角洲相砂岩,断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通道,圈闭类型包括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可能的成藏模式包括下生-上储-背斜式、下生-上储-断块式和下生-上储-生物礁滩体;盆地南部的中深层层系以及碳酸盐岩建隆是丹老盆地未来寻找油气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20.
伸展断层是沉积盆地中的主要构造形迹。伸展断层作用不仅控制着构造圈闭的形成及沉积体系的分布 ,而且也是盆地内成熟油气垂向运移的主干通道。由伸展断层及其邻近地层中的次级断层活动产生的“地震泵”作用是油气二次运移的重要动力源之一。在复杂断块区 ,与“地震泵”所毗邻的储集层是主要的油气富集层段。在判断“地震泵”作用的层位及深度时 ,可以采用构造几何学方法与局部平衡剖面法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局部平衡剖面恢复所得到的关键油气运移期的局部伸展量变化曲线 ,可标定出某一断块区的主干伸展层段 ,确定出主干伸展层对预测油气富集的地质层位 ,据此可指导勘探目的层的优选。本文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